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讀《社會性動物》社會認知

讀《社會性動物》社會認知

鄰居家壹歲的小男孩在外婆家玩得挺好的,可是壹回家就哭鬧不止,持續了好幾天,於是,家裏的長輩請來道士為孩子驅“鬼”。道士果真在小男孩父母的臥室裏發現了“鬼”。

道士描述得有模有樣,是他家的太爺爺,太爺爺是基督教徒,當時走的時候沒有請和尚道士為他開路,所以還留在家中,現在他將這個“鬼”請走了。

鄰居家壹歲的小男孩幾個月之前的壹個夏天,有次爸爸回家舉高高,不小心將小男孩的頭碰到吊扇上,當時頭被吊扇旋轉的葉片,刮了壹道長口子,血流不止,送到醫院縫了好幾針。

出院後孩子在外婆家玩了壹段時間。在外婆家,孩子不哭鬧,壹回到家孩子就哭鬧。壹歲的孩子,雖然不能記住具體的事情。但是恐懼、害怕這樣的情緒是有記憶的。

我們人類是認知吝嗇者,也就是說人們總會盡力保存自己的認知能量,小孩子哭鬧肯定是有原因的,當我們利用有限的認知無法處理復雜的問題時,我們會試圖采用復雜問題簡單化的策略。

影響人們 社會 判斷的因素有哪些

對比效應

對於某件事物的判斷會受到進行比較事物的影響,從而造成判斷失真。

例如服裝店賣的外套都是幾百上千的,他家的打底衫壹兩百,在前面高價格的對比下,他家的打底衫也不那麽貴了,雖然他家的打底衫比壹般店都要貴幾十元。

啟動

人們做出的判斷,很大程度上受到近期考慮的事情的影響,這就是近期接受的信息,對於判斷形成的啟動作用。

最近我的表弟生了壹場大病,我去探望,這讓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多了很多擔憂。自己在飲食上也更有規律,每天給自己也安排了固定的運動時間。自己在飲食、運動上的調整,可能就是受到表弟生病事件的啟動。

為決策設置框架,也就是損失厭惡

人們不喜歡損失會想方設法避免損失。

失去100元所體驗到的痛苦,要比得到100元所帶來的快樂強烈得多。

首因效應

在某種特定的條件下,人們最先聽到的論證會對他們產生特別的影響。我們最先對壹個人的了解會對我們判斷這個人產生決定性的作用。

為什麽會出現首因效應?

2 解釋性定勢,產生最初印象的信息,隨後被用於解釋後面的信息或者低估不壹致的信息或者對後面出現的詞加以巧妙的改變。

例如,史蒂夫是聰明的,但很挑剔。

如果史蒂夫是聰明的,那麽挑剔,就是壹種正向品質。

史蒂夫是固執的,但很挑剔。

如果史蒂夫是固執的,那麽挑剔,就是壹種負向品質。

稀釋效應

中性的和無關的信息弱化判斷或印象的趨勢。

比如壹個不太討人喜歡的政治家,可以通過不相關的信息(他或她同年的小故事的描述)的競選廣告來降低他在人們頭腦中的負面形象所造成的影響。

便捷式判斷

是壹種心理捷徑,它是壹種解決問題的簡單的規則和策略。便捷式判斷幾乎不需要思考——只需選擇特定的規則(在此運用的規則可能並不正確)

比如,來自 健康 食品店的食物壹定會對妳的 健康 有益。

城市裏的孩子比鄉下的孩子聰明。

便捷式判斷又分為代表性便捷式判斷,易得性便捷式判斷和態度便捷式判斷。

代表性便捷式判斷

比如, 社會 青年比較喜歡紋身,看到紋身的就會傾向於認為他不是個好人。

易得性便捷式判斷

依據我們很輕易想到的具體事例而做出的判斷。

如果妳和朋友尼爾去喝咖啡,點了兩杯不加糖的咖啡,而服務員送上的卻是加糖的。“噢,加糖也行吧?”尼爾說。妳認為尼爾軟弱嗎?如果妳了解尼爾,妳可以迅速回答,假如沒有真正考慮過尼爾是否軟弱,我們多數人會借助於很容易想到的事例。如果妳很容易想到尼爾表現很堅定的場合(例如,有壹次他制止了某個在電影院硬擠到他前面的人),妳便會推斷尼爾是壹個非常堅定的人。妳很容易想到尼爾表現很軟弱的某個場合(例如,有壹次,他竟然聽從了電話推銷員的勸告花費29.9美元購買了壹套食品處理設備),妳便會推斷他是壹個非常軟弱的人。

態度便捷式判斷

態度是對特定對象的累積性評價。依據態度,我們可以將認知對象歸為有利的壹類(對這壹類所適用的策略包括喜歡、接近、贊揚、珍愛保護)或者不利的壹類(對這壹類所采用的策略包括厭惡、逃避、責備、忽視、傷害)。

光環效應

對某個人良好的或者不好的總體印象,會影響到我們對這個人的推測與期望。

錯誤壹致效應

我們每個人都傾向於高估人們在每個問題上贊同自己的比例。

導致人們運用便捷式判斷的主要原因,沒有時間思考,信息過多不可能全部處理,問題不重要,可用於決策的可靠知識或者信息很少。

社會 解釋中可能出現的三種偏差

基本歸因錯誤

描述和解釋 社會 行為的原因時,與情境和環境性因素的影響相比,人們會過高估計人格和氣質因素的重要性。

例如,我們帶著上小學的孩子散步,路上碰到壹個環衛工人,作為父母的我們可能為了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告訴他“妳要好好學習,如果不好好學習,妳將來就要幹這種又臟又累的活。”這種描述可能正確,但更有可能是基本歸因錯誤的體現。選擇環衛工作,除了他們個人原因,可能還包括缺少工作機會,貧窮,缺少接受良好的教育的條件。

行動者——觀察者偏差

行動者趨向於將他們的行為歸因為情境性因素,而觀察者則傾向於將同樣的行為歸因為行動者穩定的人格素質。

比如,A和B約會遲到了,A(行動者)可能將自己的遲到解釋為碰巧趕上了壹路紅燈。兩(B)觀察者可能推斷A對自己失去了興趣。

自我偏差

自我偏差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1 自我中心思維

人們會高估自己對於事情進程和他人行為的影響。

例如,買彩票時人們壹般喜歡自己挑選號碼,彩票中獎僅僅是由機會決定的,不論誰來選擇,任何壹個號碼都不會比另外壹個號碼具有更多的中獎機會。但是,由自我中心思維形成的控制錯覺發揮很大的作用,人們認為經過自己挑選的號碼,中獎機會更大。

2 自利偏差

對自己的成功進行性格歸因,而對自己的失敗進行情境歸因。

例如,我參加完讀書訓練營,今年準備完成壹個主題閱讀。如果我能完成,我可能會認為自己是個有毅力、專註、不拖延的人,而如果沒有完成,那我會找各種理由沒時間、工作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