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彩票開獎 - 跪求過去慶祝春節的方式

跪求過去慶祝春節的方式

六十年春節風俗的變遷

九十年代的春節

看看春節期間商家的廣告詞就知道百姓過年有多忙了,“打個電話拜個年,歡天喜地大團圓”、“包餃子貼窗花歡樂在農家,看焰火放鞭炮京郊真熱鬧”、“春節不在家,假日列車遊天下”。總之,圍在家裏包餃子看晚會是老皇歷了,過節也要過出個性過出新意來。這讓北京人過春節也開始犯難:出遊訂不上團,在超市購物交款排大隊,打保齡球球道爆滿,想租個車到郊區轉轉,車早就預訂壹空。春節的樂事多了,品戲、看電影、聽音樂會,連電視頻道也“春運”——節目太多,擠破門檻。想求新求異也不是容易事。不誇張地說,正月過後,就要計劃明年的春節怎麽過了,因為動作慢了計劃跟不上,只能過壹個遺憾的春節。

百姓過節的方式是壹天天變了,休閑度假的意識也壹天天強了,春節在人們的心目中從壹個團圓佳節漸漸變成壹個度假的好機會,提高生活品質從這個最傳統的節日開始了。

年飯 家宴挪到酒樓吃

半數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餃子,速凍餃子出現斷貨現象。

辛辛苦苦壹年了,過春節該享享口福了,家家戶戶為年夜飯張羅,這是每年過節的傳統想法。可越是吃得好了越想在過年的時候吃點省事的、吃點清淡的。老百姓的心思早被商家琢磨到了,1992年,西單菜市場推出五種家庭套餐,每套50元至70元,回家簡單壹加工就是豐盛的年夜飯。

按老禮兒,京城的館子到春節差不多都關門上板了,家家戶戶都忙著在家裏炒菜,誰還會光顧餐館?可到1994年,春節期間最常見的大紅紙“春節休息”見不到了。家宴設在餐館酒樓成了時尚。與其在家壹通忙活還不如在餐館裏踏踏實實吃壹頓呢。而商家也看準了這壹點,為了有個好買賣,為了有個好商緣,都比著賽不關門,加班加點紛紛擺出家宴擂臺。1996年,北京城擺起了年夜飯,百店家宴熱熱鬧鬧。到了1997年,年夜飯也要預訂,訂晚了就剩回家煮凍餃子了。

1990年前後,時興涮火鍋、涮羊肉,之後是烤鴨、粵菜、川菜、上海菜、湘菜相繼而至,中間還穿插著紅燜羊肉、家常菜,各家餐廳為了年夜飯也絞盡腦汁變換花樣,到了1996年,連餃子城也火爆起來。

“破五的餃子”,北京的老風俗還被很多人記掛著,只是初五熱了凍餃子。北京已經有半數以上的人家不自己包餃子了,速凍餃子出現了斷貨現象,就連做餃子皮也成了“新興產業”,壹個小商販春節期間能賣出去三四十斤餃子皮。

年貨 雞鴨魚肉成配角

食品的花費還不到春節花費的1/5,而1/3的錢被用來交朋友了。

到了90年代,正月臨近的日子裏,很難見到被大包小包的“吃物”壓得難於行走的人了,“平日裏也是吃海參魷魚,幹嗎非要趕到春節?”糧店裏挺金貴的菜籽油也開始被冷落了,1992年的春節,盡管張貼了“春節期間每人優惠10斤”,仍沒有達到促銷的目的。因為北京人知道,更好的“綠寶”、“駱駝嘜”之類有的是,根本不用囤積。

盡管民以食為天,但在1994年的壹項調查統計中發現:雖然過年幾乎各家各戶都要購買食品,但食品的花費還不到春節花費的1/5,而1/3的錢被用來交朋友了,吃,已經不是北京人過年的主旋律了,人們把更多的精力和錢用在了自身建設和交往娛樂上了。

會吃了會玩兒了,北京人過年也更實惠了,開始時興批發過年。去水產市場批海產品,到大鐘寺批發水果,當然,還有批發鮮花。去年春節,北京銷售鮮花超過30萬盆,銷售額近1500萬元,和壹個大中型商場的效益差不多。

1995年,必備年貨是金童玉女財神爺和大大的福字。1995年的年貨裏還有壹樣小東西:歡樂球。這是“禁放”之後春節歡樂產品的主唱。上億只歡樂球在那個春節爆響:既安全又聲色兼備。

吉祥物也是置辦的年貨,1996年小老鼠隨處可見,1998年,虎行天下。

年樂 旅遊過年成時尚

春節,從旅遊淡季變為“黃金季節”,機票優惠已成為歷史。

1992年的年三十,五個結伴前往哈爾濱看冰燈的年輕人是新聞人物,過個團圓年的觀念正在被悄悄改變。這壹年,春節機票優惠50%的做法已成為歷史。全家人圍坐在壹起看春節晚會的日子也已經過去。

1996年的春節迎來最長的公休假,從初壹到初七整整壹周,機票價格開始上浮。春節,從旅遊的淡季變為“黃金季節”。

到1997年旅遊過年有錢也難,還在1996年12月,東南亞以及海南、昆明、西雙版納、廈門、武夷山等國內路線已經爆滿。據統計,1997年北京春節旅遊過年的人數在10萬人上下。

1997年開始,留在北京過春節的人包餃子看晚會之後又多了壹個節目:看燈。北京城打扮得火樹銀花,每天有幾十萬人上街看燈。出租車司機都願意在街上多轉轉:亮堂堂的心裏痛快。

春節裏,各個體育場館打開大門,從保齡球、輪滑、羽毛球到室內攀巖,64項體育活動把大約10萬以上人次的北京人從麻將桌和酒桌旁拉走。1997年的春節,5萬人奔了體育場館。

1997年賀歲片登場,《編輯部的故事》續集《萬事如意》除夕之夜在全國30多家省級電視臺同時登場。有人發出詢問:還看晚會嗎?全城同做壹件事的情景不復存在。從這壹年開始,賀歲片年年如約而至。

年話 身體健康排第壹

調查顯示,“身體健康”是1998年最流行的拜年話。

電話鈴聲傳問候,打開電腦接賀卡,賀詞傳進尋呼機。北京半數以上的人電話拜年。這是九十年代北京人的拜年方式。

拜年,不再是兩盒點心跑壹天。先是賀年卡賀年的方式流行起來,賀年卡不是學生專利,已經被全社會接受了,1992年春節前分揀量達到250萬件。盡管郵件量比平日高了近1/4,但增長速度還是放慢了,因為電信發展快了。

北京最早的尋呼臺是126臺,1992年春節每小時尋呼1萬次以上。1997年已經有尋呼臺推出預約拜年,北京有尋呼機用戶上百萬。1995年,1/5的北京人打長途拜年。1983年,北京近壹半的長途電話需要話務員人工接轉,用戶掛壹個長途電話需要等幾十分鐘。而如今,北京長途電話可以直撥全國2000多個城市、縣,230多個國家和地區,直撥比例可在99%以上。

1998年流行的拜年話是“身體健康”,在對北京、上海、廣州等10個城市的調查顯示:“身體健康”是人們排名第壹的願望。而在1995年左右,人們的祝福大多是“恭喜發財”。

進入1999年,賀卡成為落後的形式,因為使用大量紙張,不利於環境保護,電子賀卡在今年流行。每天中國電信網上至少有四五千封電子賀年郵件接來送往,輕輕壹點,祝福可以傳出萬裏之外。

六十年代的春節

緊日子裏過出好興致,60年代的春節因此令人難忘。平日裏粗糧細做難見葷腥,除夕夜的富強粉肉餃子顯得分外香;平日裏沒有零花錢,春節裏糊個紙燈籠,買個風車,哪怕是逛趟廠甸什麽也不買,都能讓孩子大人高興壹年;平日裏父母兒女被隔離,能吃上壹頓團圓飯,哪怕只是蘿蔔白菜,都是平生之幸事。

年飯 過節好處是解饞

春節菜譜裏,主婦們用大白菜變出的花樣差不多能擺壹個白菜席。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年飯可不是壹天做出來的。春節最大的好處是“解饞”。每到春節,北京居民每人多給半斤油、半斤肉,每戶的購貨本上還能多二斤富強粉、壹斤黃豆、二斤綠豆、幾斤小站稻和五斤魚,勤快的主婦們全憑巧心思騰挪全家過年的壹日三餐:臘月二十八發好面(標準粉),二十九開始炸各種面果子,平日裏舍不得用油,現在甜的、鹹的、又酥又香的胡蘿蔔絲丸子、白薯丸子和排叉裝得滿盆滿缽,饞嘴又心急的孩子們趁媽媽不註意,抓上兩把就往外跑,和院子裏的小夥伴換著嘗新。蒸饅頭,包豆包,年三十之前要把過年的主食準備好。除夕的年飯分兩頓,先是晚上五六點鐘吃米飯炒菜,平常的機米換成小站稻,加上燒帶魚、沙鍋豆腐、獅子頭或四喜丸子、豆芽菜,這是壹年裏最重要、最豐盛的壹頓飯,在外的人都要趕回家吃,而且菜裏壹定要有魚,取“年年有余”的吉利;夜裏12點,全家還要壹起吃餃子,餃子用富強粉包,比日常吃的標準粉白得多,壹般是豬肉白菜餡,有時是酸菜餡。吃餃子的風俗使得竹具店每年春節前都要加班加點趕制竹笊籬。大白菜是百姓的當家菜,春節菜譜裏主婦們用它變出的花樣差不多能擺壹個白菜席:芥末白菜墩、菜心拌涼菜、五香辣白菜、腌白菜、醋溜白菜、炒酸菜或燉酸菜、油潑梅幹菜等。

年貨 家裏添個新玩具

過年添個新玩具是辦年貨的家長們的小秘密。

到了臘月二十七八,辦年貨的人把街上擠得熱熱鬧鬧,國營的副食店都在店門口支塊木板在當街賣。過年的票證上還印著兩個喜慶的大紅燈籠,二三斤壹大塊肉,比起平常二兩半斤地買舒心暢快多了。長途島的帶魚、圖門的明泰魚、內蒙古烏拉特前旗的淡水魚、渤海灣的海雜魚,每戶都要多少買壹些做年飯的主菜。

“糖瓜兒祭竈,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個新氈帽。”除北京傳統春節食品關東糖外,市場上有了小娃娃、小花籃、小寶塔、小雞、小鴨形狀的塊糖,餅幹除了什味、橘子和大方外,1963年新出了酥松可口的“63”,包裝上還附有當年的美術年歷。姑娘們喜歡的頭花和襟花有菊花、牡丹、玫瑰、芍藥、劍蘭等花樣,鮮花店裏的梅花、碧桃、茶花、迎春、壹品紅、文竹、瓜葉菊、四季海棠、水仙、仙客來等盆花也常令她們情不自禁地掏腰包。過年添個新玩具是辦年貨的家長們的小秘密,給8—12歲的孩子買個小攢錢罐,給2—4歲的孩子買個小鼓,給六七歲的孩子買個空竹或風箏。木刀槍、腰邊鼓、大擺球、積木塔、鐵鳴蟬、毛毽、臉譜,還有“老鼠滾蛋”、“鬥雞”等新玩具,緊攥著錢包,家長們心裏盤算著挑哪個最劃算。

買個月份牌,添幾張寫春聯的梅紅紙,紮壹只紅紗燈,新壹年的向往就在挑挑揀揀中開始了。

年話 老禮全都放壹邊

不少單位在大年初二組織團拜,領導們倡議“四要四不要”

“爸爸同誌,媽媽同誌,春節好!”時鐘敲過除夕夜12點,有工作的子女常常這樣給父母拜年。

按照風俗,除夕和初壹全家團圓不出門,到了初二,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探望父母,大家也出門給親戚朋友拜年。

鞠躬拱手的老禮不時興了,“恭喜發財”之類的吉利話不時興了,見面只是互相點點頭道聲“過年好”或“春節好”。

小輩兒人給長輩磕頭拜年的規矩也不時興了,壹般都是提著半斤蛋糕或點心盒子,或送張改良的新年畫。

不少單位在大年初二組織團拜。大家坐在壹起開個茶話會,領導們倡議“要講科學,不要封建迷信;要勤儉持家,不要鋪張浪費;要參加正當文娛活動,不要到處遊蕩;要堅持生產工作,不要班前喝酒”的春節“四要四不要”,散會後還能用小手絹包回點兒花生瓜子給孩子。

買張圖畫紙或道林紙,用彩筆畫些風景花草,寫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工作好,學習好,身體好”等字樣,壹張標準的賀卡就做好了,送給老師或要好的朋友,大家都珍惜得不得了。

年樂 紅紅小鞭論個放

壹掛100響,從初壹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個出來過過癮。

“穿新衣,放花炮”,春節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日子。攢了壹年的布票變成紅色、藍色的燈心絨或小碎花布,再忙碌、再手笨的媽媽也要踩著縫紉機“嗒嗒嗒嗒”地幹到深夜。初壹早晨醒來,孩子們的枕頭邊保準都平平整整地放著壹套新衣。平時的衣服都是老大穿小了老二穿,過年了,多困難的家庭都要想辦法給每個孩子做身新衣裳,哪怕是舊衣服翻改的也好。

穿好新衣服,等不及吃早飯,孩子們就跑到院子裏撒歡了。左手舉壹小截土香,右手忙著從兜裏往外掏小鞭。紅紅的半寸來長的小鞭可是寶貝,家裏統***給買了壹掛100響,從初壹放到十五,每次只舍得揣10個出來過過癮。藏在家裏的小鞭如果被兄弟姐妹發現了“偷”走幾個,父母們就成了難斷家務事的糊塗官,只有許諾“再買壹掛”才能安撫孩子們的哭聲。到了晚上,全院子的人都出來看放花,孩子們手上提的小燈籠有五角星的,也有宮燈式的,星星點點煞是好看。妳家的“老頭樂”噴出滿天花雨,我家的“火樹銀花”也不遜色,他家的“螺絲轉”、“耗子屎”躥進人叢,激起壹陣陣笑鬧聲。勞動人民文化宮、北海、陶然亭等公園裏熙熙攘攘,免費開放三天使人們遊興大發,故宮、自然博物館、動物園,要逛的地方真不少。買得起票或單位發票的人們還可以到大華電影院看立體電影,去工人體育場看馬戲。如果有興致,廠甸也是個熱鬧的去處。

八十年代的春節

1983年,第壹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壹炮打響,收到觀眾來信16萬封。當年給觀眾留下印象最深的節目當屬王景愚繞著桌子“吃雞”,而李谷壹壹口氣唱了《鄉戀》等七首歌曲。1984年是陳佩斯和朱時茂第壹次參加春節晚會,“吃面條”的成功使小品成了氣候,壹曲《我的中國心》全國傳唱,《難忘今宵》幾乎成了後來每屆晚會的結束曲……大年三十兒,壹家人壹邊包團圓餃子吃年飯,壹邊看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的春節聯歡晚會,與熒屏上的影、視、歌、曲藝明星同喜同樂———80年代,中國百姓漸漸約定俗成了這樣壹種獨特的過節方式,學者稱之為“新民俗”。壹臺晚會,不僅把壹家人聚在壹塊兒,而且造就了小品等壹些文藝形式,更為如黃宏、宋丹丹、趙本山、鞏漢林、蔡明、郭達等壹大批笑星的茁壯成長提供了土壤。

年飯 票證淡出菜市場

平時想吃什麽就買,弄得人們反倒不知道過年該吃點什麽好了。

1980年,由中國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北京分公司試制的豬肉白菜餡速凍餃子開始在東單等六大菜市場出售。

1981年,北京居民春節每戶供應4~8元壹斤的花茶二兩,大料、黃花、木耳各壹包,大白菜20斤,壹斤糧票豆腐及壹斤糧票豆制品。部分小吃店增添了平時不供應的“蜜三刀”等小吃。

1983年,春節所在的二月份城鎮居民每人供應富強粉三斤、小雜豆壹斤、江米壹斤、花生油4兩、香油壹兩、花生半斤、瓜子三兩、麻醬壹兩、魚兩斤(定量內每人保證半斤黃魚)。

1984年,全市11個副食店出售不憑本豆腐。

1985年,低度酒、補酒熱銷。多家西餐廳爆滿,新僑飯店等為家宴提供罐裝、袋裝西式名菜。

1989年,26種調味品、14種豆制品、35種醬菜大展銷,北京人過年再不為米、面、魚、肉奔忙了。

俗話說,過年過在嘴上。生活在80年代的人們,飯桌日漸豐富起來,開始是定量供應的品種增加,接著是集貿市場恢復。平時想吃什麽,到市場上就買,弄得人們反倒不知道過年該吃點什麽好了。

年貨 新三大件快步來

家庭主婦再不用為過年大洗腰酸背痛,再不用為肉變質發愁。

1980年,各大商場從外地組織的壹批電鍍桌椅、簡易沙發、壹頭沈、搪瓷盆陸續投放節日市場;1981年,尼龍綢夾克、線綈被面供不應求,有人利用反復排隊和托人代買等手段套購,僅新新服裝店節前便抓獲“投機倒把者”46人;1984年,14英寸彩電節日供應量比上年增長42倍;1985年,臘月二十八起向個人預售進口相機,每人限購壹架,半年內付貨,牌號有柯尼卡、亞西卡兩種;1987年,羽絨服受寵、裘皮帽走俏;1988年,壹種名叫馬海毛的安哥拉山羊毛流行……春節穿新衣,80年代,北京人開始走出黑灰藍服裝的包裹,西服、夾克、牛仔、羊絨衫、防寒服、皮大衣流動成壹股彩色的風。與此同時,作為禮品,風行壹時的暖瓶、臉盆、枕巾、臺布,到80年代問津者日少,年禮的文化味漸濃,明信片、賀年片、掛歷流行起來。

80年代,彩電、冰箱、洗衣機這新三大件快步向人們走來,家庭主婦們再不用為過年大浣洗累得腰酸背痛,再不用為早早燉好的豬、牛、羊肉變質而發愁。

年話 春聯貼進單元樓

詞句洋溢著時代氣息:“新長征起步春光明媚,現代化開端金鼓歡騰。”

過年總要求吉利圖喜慶,表達方式多種多樣。貼春聯,大拜年,80年代都有新特色。先說春聯,過去多是農家小院才貼,詞句也無非是“歲歲平安日年年如意春”之類的老句陳辭。80年代大不同了,春聯不僅貼進了城裏的單元樓,詞句也洋溢著時代氣息:“新長征起步春光明媚現代化開端金鼓歡騰”;“富國安邦人歡財旺移風易俗送舊迎新”。壹個倒貼在單元門上的大大的“福”字將人們對未來美好的憧憬表露無遺。從城市到鄉村,人們渴望用這種最傳統的形式表達對時代最深的欣喜。初壹親朋好友壹見面,先遞上壹聲“您過年好”,接著便聊上幾句。上了點年紀的關心:“春節您家的‘加油’(定量之外供應的食用油)買了沒呢?今年的油比去年強,沒什麽油煙子”。壹些年輕人這年春節剛剛相互詢問:“買沒買鄧麗君、劉文正新出的帶子?”轉過年來便已對崔健崇拜得無以復加:“初三都去我家,昨兒我剛置了壹個架子鼓”。孩子的父母們相互抱怨著:“我們家這個‘小皇帝’春節非讓帶著去吃‘肯德基’,店裏人那個多,隊都排到了前門大街上。”

先行壹步“下海”的老板們仍忘不了借這個難得相聚的機會溝通信息:“妳手裏還有多少臺洗衣機,我全要了,冰箱也行。”

80年代,聽人們拜年聊天,聽不到為衣食犯愁,聽不到忌諱與掩飾,人與人之間似乎更近了,人們的話題更廣了,心氣更高了。壹句普普通通的“您過年好啊”,含意是那樣豐富。

年樂 貪看晚會洋相多

打趙忠祥壹露面,爐子上水壺開了沒人提,想上廁所的忍了又忍。

年年春節都高興,80年代樂更多。

不知是有了現場直播的春節晚會,市場上的彩電才緊張,還是家有彩電的人多了,春節晚會才愈發火爆,反正節前“搶購”彩電可稱得上80年代壹景兒。從1984年進口彩電緊張開始,彩電就成了人們心中的緊俏貨。1986年下半年起,商店裏宣告彩電無貨,同時出現彩電票。那陣子,節前能買上壹臺18英寸彩電可是件大樂事,七姑八姨都要通知到:“他舅舅,家裏新買了電視,春節來看呀。”更樂的還在後面:三十兒晚上壹家人早早吃完年飯,預備好記錄晚會公布的謎語的紙和筆,為誰坐在離電視最近的位置爭執壹番之後各就各位。這壹晚上,自打趙忠祥壹露面,爐子上水壺開了沒人願去提,想上廁所的忍了又忍,怕錯過了馬季的相聲、費翔的歌,更怕錯過了節目間穿插公布的有獎謎語。壹番冥思苦想絞盡腦汁之後,已是大年初壹的清晨,第壹件事便是寄答案。苦盼中央電視臺的佳音之余,又該琢磨著去哪兒逛廟會了。80年代,龍潭湖、地壇、白雲觀、大觀園、大鐘寺,到處是廟會。小吃吃膩了,買便宜百貨,工藝品看慣了,花會大賽又開鑼,傳統的賞心樂事未減,晶瑩剔透的冰燈又朝人招手。從三十兒直到正月十五,壹家人總是閑不住,樂不夠。人們開始品味改革開放剛剛富起來的滋味。

keyile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