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世界上空降作戰經驗最豐富的國家,蘇聯率先發展了空降坦克、火炮、導彈等壹系列特種或通用空降技術裝備。其中,莫斯科通用機械廠(第468工廠)發揮了作用。關鍵角色。在過去的幾十年裏,該工廠先後推出了機載平臺、降落傘-火箭制動系統和配套的飛機設備(輥道、輸送機等。),救生設備和機場設備。他在相關設備的研發和生產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雄厚的實力,至今仍是許多國家學習的榜樣。
1960年代後半期,為發展“重型”空降兵,蘇聯國防部和軍工綜合體成立了空降技術裝備發展指導機構,負責領導專家空軍和空降兵科技委員會,主要負責空降技術裝備。單位——通用機械配件廠,以及壹些有試驗場、場地和批量生產能力的合作單位(如自動化設備研究所)。當時決定蘇聯機載技術裝備發展的關鍵因素有三個。
首先是裝備空軍特種軍用運輸機(如安12、安22和即將推出的伊爾76)。其次,空降兵的任務從戰術作戰層面拓展到了戰略層面。相比之下,空降兵的武器裝備也得到了加強,要求配合使用。最後,空投物品的性質和數量發生了變化,比如過去不需要同步空投的特種車輛、新型通信指揮設備、燃料容器等。
上述因素中,-1空降戰車及其衍生產品影響最大。它們的出現不僅代表著新的空投目標,也預示著蘇聯空降兵將能夠執行更高層次的作戰任務,這必然導致空降技術的變革。革命。根據蘇聯部長會議和蘇聯中央委員會的決議,通用機械廠於1966年開始研制成套減速減震裝置,用於安-22軍用運輸機空投作戰裝備和物資。
項目名稱為“天使”(工廠代號“項目?134”),跟彼得?庫斯領導的科研團隊先後推出了滿足安-22貨艙要求的1134滾輪平臺和多個配套機載平臺,即空投12噸以下貨物的2134機載平臺、空投16噸以下貨物的4134機載平臺和空投7噸以下貨物的65438機載平臺。
其中2134機載平臺僅通過驗收,而4134機載平臺和14134機載平臺已投入量產。與機載平臺相對應,我廠還開發了新型平臺固定鎖(如14134-0105-0、4134-0130-0等。)和自動脫鉤裝置等。我們廠專門在莫斯科郊外建了壹個35米長的雄虎地。借助專用的牽引機張緊設備,可將飛行質量小於20噸的物體加速至40米/秒,如4134機載平臺帶-9404-63主傘(帶五個傘蓋)和-11782- 1968從8月7日至65438+。還檢查了相關的2131自動脫鉤裝置、1134滾輪裝置和7134完全卸載裝置。
以未來廣泛使用的4134機載平臺為例。它包括用於平臺沿輥道滑動的鋼架和縱梁、平臺固定鎖、兩個網狀側緊固架、可拆卸輪子、用於安裝主傘的傘架(焊接管狀結構)。4134空中平臺配有塑料泡沫墊,插在平臺和貨物之間。裝載額定貨物的4134空中平臺(總重20.5噸)有兩種方式進入飛機貨艙:利用平臺的輪子;或者使用飛機上的7134裝卸裝置。在這兩種情況下,八人小組需要75分鐘才能完成。當貨物總重量超過飛機裝卸裝置的承載能力時,需要滾入裝載。
如果6人壹組把平臺裝上飛機,根據貨物不同需要5-7個小時。根據測試結果,4134機載平臺“可以保證主要類型作戰裝備的裝載和系泊(-85,-76,-60,-50)。重16噸的模型是從飛機戰鬥裝備上扔下來的...塑料泡沫減震保證平臺要素和戰鬥模型落地速度低於8 m/s?當正直”。
1972年,機載平臺4 пп 134以軍號п-16進入蘇軍,而安-22貨艙使用的輥道裝置1пп134早在1970就交付空軍。而且該平臺除了投放бмд系列空降戰車外,還考慮了投放更重型的武器,尤其是2C1 122mm自行榴彈炮,可以為空降兵提供重火力。當時通用機床廠想出了用псм-9404-63 р降落傘裝置空投2C1自行榴彈炮的方案,但這個想法未能實施,因為蘇聯空降兵已經有了自己的自行榴彈炮(基於бм底盤的2C9 120mm自行榴彈炮)。
軍號為“п-7”的14 пп 134平臺於1973投入服役,但該平臺的量產工作交給了以制造卡莫夫系列共軸直升機聞名的庫馬爾套件廠。這個平臺可以空投бмд-12 б(帶輥道)和An -22(帶輥道裝置和中央單軌)空降戰車、бтрд-1空降裝甲車以及各種車輛和火炮。
運-7機載平臺可以通過汽車和拖車(壹套兩個平臺)進行儲存和運輸。在空中時,從汽車(拖車)上卸下平臺,並將其安裝在準備好的場地上。滿載的平臺由拖拉機牽引。水泥路牽引速度30km/h以下,土路牽引速度10km/h以下..平臺由小型高架自動轉運車裝載在飛機上。因為主傘蓋的打開可以延遲,所以-5-128多傘系統的最大允許空投高度為8000m。
Tqi -12130拖曳傘系統包括壹個十字形支撐傘和壹個穩定傘,保證平臺能以40-50 m/s的速度飛行並平穩下降。五大主傘之壹包括,除了面積達760平米的天篷(用於Capron?座艙蓋)、面積為20平方米的錐形降落傘和面積為-47的降落傘輔助連接環,用於自動解耦裝置接合。
整個降落傘系統是這樣工作的:首先,貨艙平臺被牽引傘拉出飛機,穩定傘運行;空中平臺帶著穩定的降落傘和關閉的主傘蓋下降;主傘充氣,平臺隨主傘下降;當平臺觸地時,主降落傘的傘蓋通過-47自動解耦裝置與貨物分離。下降時,平臺避震器釋放,可折疊側板展開,避震器在底部重力作用下展開,迎面而來的氣流通過閥門充滿。著陸時,減震器氣囊通過閥門加壓放氣,保證吸收大部分沖擊能量。
以1976年蘇軍運輸航空兵正式列裝伊爾76軍用運輸機為標誌,蘇軍空降兵進入大發展時代。除了為新飛機研制機載設備,通用機械零件廠還對現有機載平臺進行了改進,以適應伊爾76的客艙尺寸。就是在這壹年,運-7(14134)、-16(4134)平臺和配套的1158滾筒平臺裝置被列入機載設備序列。
-7平臺載重量為10噸。該平臺采用-5-128的多傘系統,主傘閉合。輔助牽引傘為快速釋放傘,4個或5個(視貨物平臺質量而定)主降落傘裝置、降落傘連接扣等。被稱為“向導”的-8牽引傘包括減速傘布、50米長的適配環和面積為8平方米的半圓錐形傘蓋。-8拖傘掛在飛機艙門上的支架鎖上,通過平臺固定鎖連接環與輔助拖傘連接。
輔助牽引傘是壹個帶通風口的圓形傘蓋,面積30平方米。主降落傘由壹個圓柱形傘蓋、壹個5米長的帶連接的環形緩沖器(以減少沖擊載荷)、壹個760平方米的帶通氣孔的圓形傘蓋和四條帶傘繩的帶子組成。據悉,多傘系統的運-7平臺可重復使用5次,有效節約了部隊訓練成本。
運-7平臺是這樣工作的:牽引傘啟動,平臺被拖出飛機貨艙;牽引傘脫開,輔助牽引傘啟動;關閉的主降落傘從傘衣中拉出。關閉頂篷系統後,平臺在4秒內下降。主傘釋放充氣,平臺隨主傘充氣下降;平臺著陸,減震器啟動,降落傘設備脫離。-7平臺著陸後,著陸位置由自身的-128定向信號發射機顯示,空降兵使用-255信號接收機搜索。在1988中,-128變送器升級為-168或-168。
在實戰演練中,蘇軍發現,利用空中平臺批量投放車輛時,出口處的第壹個平臺會在離機時滾動安裝在車架上的滾輪平臺的末端開關。因此,貨物運輸系統將向出口處的下壹個拖曳降落傘系統單元發送運輸信號,這將延長空投時間並增加著陸點的分布,從而延長搜索貨物和著陸組件所需的時間。
因此,通用機械配件廠研究了壹種利用平臺串聯投送貨物和軍事裝備的方法,即利用前壹個投送對象拉動艙內最後壹個投送對象的牽引傘,節省了幾秒的下降時間,減少了空投面積。減少數百平方米。
從後期發展來看,借助-16和-16平臺,機載武器裝備逐漸減少,而機載武器更寬的-7和-7平臺,適應範圍更廣,因此可以繼續蓬勃發展。在俄羅斯空降兵和軍用運輸機服役,應該就是那句“壹把鑰匙開壹把鎖”吧。在使用-7平臺的空降計劃中,部署在平臺上的3輛-1空降戰車可以裝載在伊爾-76運輸機的貨艙中,4輛可以裝載在安-76運輸機的貨艙中。22架運輸機。
如果換成攜帶補給彈藥的運-7平臺,伊爾-76和安-22飛機都可以攜帶4枚。至於-16平臺(使用-1400多傘系統,有四五個主傘),只能同時插伊爾-76(包括伊爾-76和伊爾-76)和安-22飛機。輸入二。以上平臺可單獨、批量或串聯空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