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西方審美差異
自從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大
量的西方美術作品被介紹到了我國,使我
們終於可以足不出戶就盡覽中西美術的傑
作,由於視角的拓寬和切換,使我們可以
站在中西文化之外壹個相對客觀的立場上
來看待二者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對中國繪
畫幾千年的優秀成果可以有壹個新的視角
來思考,這樣的視角有很多,但我們著重
從審美方面來談壹些自己的感受。
通過中西繪畫的比較發現中國傳統繪
畫裏的優秀作品基本上都是審“美”的,關
乎“醜”與“痛”的作品非常少,而西方繪
畫卻恰恰相反,特別是關於“痛”的作品非
常多,包括古典油畫時期很多與宗教題材
的作品都有著對人類命運之痛進行思考的
悲劇意味,到了近現代更是出現了許多在
這方面大師級的人物。如:蒙克,挪威畫家,
被稱為“近代人類心靈的肖像畫家。”愛情
與死亡是他壹生繪畫的主題,他用熾熱的
情感把死亡對人類生命的威脅真實的表現
在畫布上,他自己稱自己的畫為“生命、愛
和死的詩歌。”《吶喊》《病中的孩子》《馬拉
之死》等作品充滿了世紀末的不安,頹唐甚
至悲觀絕望,是那個時代所有人的心靈寫
照,另壹位來自英國的畫家培根,專門喜歡把人畫成半人半獸,奇醜無比的怪物,而
且還刻意的放在鐵籠裏讓其徘徊吶喊,充
滿了悲觀與割裂的氣氛。而在中國傳統繪
畫裏,這樣的作品似乎很少見,作為傳統
國畫三科之首的山水畫,能畫出痛感的恐
怕只有朱耷的山水,那種苦澀、孤獨與無
奈的意境,著實令人感慨,但這只是個別
現象,大部分的中國畫家則是站在壹個中
立的立場上來對待藝術。那麽何以會這樣
大的差異的,畫面背後壹定還有著深刻的
文化原因。
壹、善、惡觀對藝術的影響
在西方的宗教裏有壹種“原罪”觀
念,即人生來是惡的,雖然經過洗禮可以
洗掉“原罪”,但“本罪”卻不能赦免,
所以要不斷地向上帝懺悔並做善事,以減
輕罪惡。而西方的繪畫似乎很像這樣的壹
種懺悔儀式,即說出人性的惡所導致的那
些醜與痛,這樣就能不斷的接近真善美,
只不過不是以宗教的形式,而是以繪畫的
形式。而中國人則認為“人之初,性本
善,茍不教,性乃遷”,在中國看來人
性本是善良的,之所以變惡,是因為後天
的教育工作做得不夠好,既然這樣,那就
必須從壹開始就創造壹個良好的生活與視
聽環境,所以做人要有“禮法綱常”約
束,以免越軌變惡。因此只要從事藝術,就
要表現真善美,以便耳濡目染,陶冶心性,
按中國人的美好願望,從沒見過惡,怎麽會
變惡呢?因此在中國,任何爐火純青,登峰
造極的藝術都必是清新雋永,美好安詳的,
而這樣的壹種氛圍,又反而其實很像宗教。
試想壹個基督徒或是壹個穆斯林忙碌了壹
天,到教堂裏去做個祈禱,壹個中國人忙碌
了壹天拿出幾個珍藏的扇面對著昏黃的油
燈細細品讀,這兩者在本質上是何其相像。
既然繪畫無意中承擔了這樣的壹種作用,
這就要求那些作品壹定是安靜的、祥和的、
美的,否則它將起不到這樣的類似於宗教的作用。
二、中西方傳統哲學對繪畫觀念形
成的影響
任何民族的繪畫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
景,而文化背景裏最根本的就是哲學。在
中國,人們對道家哲學的認同幾千年來是
那樣的虔誠和專壹,而傳統繪畫就根植於
這樣的哲學背景之上,雖然大師輩出,但
基本面貌卻沒有根本性的差異。
東西方哲學都認為宇宙的基本結構是
和諧的,但西方的畢達哥拉斯也好,柏拉
圖也好,都認為那是壹種數學比例上的和
諧,畢達哥拉斯的“數論派”認為“數”
是萬物之內在的質,而柏拉圖的“理念”
宇宙本體論,也是壹種合乎數學形體的理
想圖形,道家哲學當然也認為宇宙本體是
和諧的,但這是壹種音樂般的和諧。所以
西方繪畫重模仿、重形體、重比例、結
構。而東方繪畫則重感覺,在道家哲學看
來所有物只有與宇宙的這種“和諧”保持
壹致。才是美的,所以美好的繪畫必是宇
宙本體,自然之道的體現,繪畫無論所繪何
物,終極目的是要進於道,達於道,是要象
征宇宙洪荒中那種不可捉摸的和諧,西方
的赫伯特·裏德就曾說:“中國藝術家試圖
在他的作品中表現出宇宙的和諧,有些關
於宇宙的用詞對描述中國藝術家的創作目
的是十分必要的”。《樂記·禮論篇》有雲:
“大樂與天地同和”,即藝術的精神境界是
壹種圓滿具足而又與宇宙相感,相調和的
狀態,在此狀態中,藝術的精神是大超脫大
自由。宗白華也反復強調,中國藝術的境界
是求返於自己的心靈節奏以體會宇宙內部
的生命節奏,在這樣壹種思想指導下,紙面
上表現的不是別的,正是人類與大地和睦
與否,協調與否的關系,中國藝術家終生努
力的目標也是克服私欲的泛濫而達到與萬
物本性的同壹,而萬物本性最終都統壹於
道,藝術的終極目的,也便是達於道。既然藝術要達於道,而這個道又是永恒和諧的,
那麽藝術也只能是和諧的。
三、中國藝術不幹涉現實的哲學背
景
西方繪畫中的審醜也好,審痛也好,
有壹個***同點即藝術不是束之高閣的空中
之物,而是要與血肉人生、社會現實發生
關系。而中國藝術的審“美”則很少幹
涉現實,這有其深刻的文化背景,即都與
老莊哲學的人生觀有很大的關系。
老子最主要的思想就是“無為”,由此
以達到“無不為”。他認為,有壹個“無為
而無不為”的大道,萬事萬物都有壹個獨立
不變,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著什麽神道作
主宰,更用著人力去造作安排,擾亂自然的
秩序,自有“天然法”來處置他,不用政治
和社會的幹涉。正因為對於“大道”的深信,
導出了老子的人生哲學,即胡適所說的“不
爭主義”,老於說“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
與之爭”,在老子看來對抗是沒有用的,還
不如壹切聽信自然,相信“天網恢恢,疏而
不失”。
而莊子在人生哲學上,在老子的基礎
上更進了壹步,如果我們把老子稱為“看淡
主義”的話,那莊子就是在看淡基礎上的達
觀了,即對於“是非”的達觀。我們都知道
莊於妻子死了時,他“鼓盆而歌”的故事,
足見他對人生壹切壽夭、生死、禍福都壹概
達觀,壹概歸到命定,其人生哲學也可以用
這四個字來概括,即樂天安命。這樣的思想
壹旦進入藝術家的思想裏,肯定不會去過
多地關註現實世界的傷痛,怎樣的天災人
禍,怎樣的打打殺殺,自有大道去處置,而
我本人畫畫悟道就是了。所以我們不會期
望中國傳統藝術作品裏會有多少審“醜”或
審“痛”的作品,在傳統中國畫家看來,這
是無用功,對此幾千年來都是不屑壹顧的,
即使有,也大多是文人士大夫的失意,不遇
之痛,是個人小痛,至於人類命運,在中國
人看來,是“大道”意誌的必然。
另外,中國藝術裏審美大於審醜和審
痛,我想還有其現實的原因,即與畫家個
人的人生境遇有很大關系,翻開古代畫家
的簡歷,可以看到,基本上都是達官顯
貴:待詔、侍郎、尚書、丞相、大學
士,甚至還有皇帝,可想而知,這樣的
壹些人本身就是當時社會制度的受益者,
這樣壹種制度存在本身就是保證他們“衣食無憂”從而放心逃避到藝術世界裏的前
提和現實基礎,無論他們有多麽大的社會
責任感,畢竟自己的生存狀態不會給他們
帶來“切膚之痛”。這樣的壹種狀況,決
定了他們看不到現實世界的醜與痛,作品
自然就不會有太多的苦痛感。
從全球文化氣候來看,西方文化現在
是強勢文化,作為現代中國的年輕人,在沒
有建立起對本民族傳統文化堅定信仰的時
候,是很容易被西方文化影響的、況且西方
文化裏確實也有很多優秀的思想,但在我
們的傳統裏卻很少甚至找不到,可能我們
過於追求那種“天人合壹”的高境界了,而
在對現實人生的關懷上是不及西方的,西
方藝術作品中那種對人類命運的關註意識,
悲劇感崇高感是我們文化的壹個弱項。我
們的文化的確是高級,可正因為這樣它往
往只是屬於少數士大夫的壹種個人奢侈品,
而有不適合現時代的發展需要的地方。在
今天這樣壹個提倡民主、自由平等的社會,
對人本身關註的文化,可能更容易被接受
和傳播,也就自然會成為當代人文化構成
裏的主要方面。正因為西方文化關註現實
人生本身而不是抽象了的生命,所以它們
不是單壹站在審美的立場上來看待藝術,
藝術還要讓大眾活得深刻和明白。所以要
袒露出人類本性裏的醜和痛給人看,但這
並不是為了醜而醜為了痛而痛,只不過他
們是用壹種極端的方式來呼喚真、善、美,
這與東方藝術用真善美本身來傳達真善美
是殊途同歸的。
在此通過對中西方之審美差異的比
較,是因為筆者認為這樣壹個轉型期過
後,其優秀合理的部分壹定會被消化、吸
收後重新貼上中國的標簽,真正的傳統不
是單壹的回歸,而是不停的吸收,回歸,
既有超越又有著天生的自律,從而永葆這
壹文化血統的純正和活力衍生金融工具——按照適用的會計準
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
被審計單位管理層的責任。在編制財務
報表時,管理層需要作出與衍生金融工
具相關的認定(1 6 3 2號準則第八條)。
預測性財務信息——管理層負責編制
預測性財務信息(3 1 1 1號準則第四
條)。
代編財務信息——管理層應當對提供
給註冊會計師的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
責(4 1 1 1號準則第七條)。
三、管理層的責任貫穿於註冊會
計師業務工作的全過程
1、客戶及業務承接與維持時
註冊會計師承接與維持業務及客戶的
第壹關,首先是對客戶單位及其環境進
行了解,在此過程中,註冊會計師必須
明確提及客戶單位管理層的責任問題。
2、簽訂業務約定書時
在業務約定書中,應明確管理層對
鑒證對象、鑒證對象信息及其他相關信
息的責任。
3、管理層提供書面聲明時
註冊會計師執行業務活動時,應獲
取管理層聲明,對管理層責任予以進壹
步明確。
4、註冊會計師出具業務報告時
註冊會計師出具業務報告,對管理
層責任的說明是其中重要的內容。審計
報告,無論是標準審計報告、還是標準
審計報告加強調事項段的審計報告以及保
留意見、否定意見、無法表示意見的審
計報告,均應有關於管理層責任的專門
段落。驗資報告的範圍段、審閱報告的
引言段、歷史財務信息審計審閱以外的
其他鑒證業務報告、預測性財務信息的
審核報告,代編財務信息報告中均應明
確提及管理層責任,通過這種明示,以
便業務報告的預期使用人正確區分管理層
責任和註冊會計師責任,防止誤解,防
止以註冊會計師責任來減輕管理層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