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分析的最終結果可以理解為:
1.財務分析的內容可以滿足內外部各方報表使用者的需要,最簡單的壹點是要讓人讀得明白。
2.財務分析要落腳於提供決策建議,從而使企業的管理者可以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全面地考慮企業生產經營的問題。
這裏所說的評價是壹個多方面、多層次的概念。
首先,分析要有結論,財務分析不壹定要面面俱到,但壹定要有結論,要為所關註的財務問題找出原因,尤其是業務層面的原因。評估其對企業財務結果的影響。讓管理層知道哪裏有風險,哪裏有機會。
其次,指出所分析事項的影響,如本月銷售收入低於預算,主要是因為某客戶自身的訂單推遲到了下月執行,對本年的應收預算的完成沒有影響。
最後,要做出存在的風險或機會的提示。如哪裏還有降低成本的機會?哪家客戶可能有拖延付款的風險,如果有,可能的壞賬損失比率是多少?
這差不多是壹個財務分析的標準套路,建議大家在日常工作中對照這三步來培養工作習慣。還有壹點要強調的,就是財務分析最後要回歸到對業務的分析上,有效的財務分析應該可以用財務數據及財務專門的分析方法來印證業務經營狀況,切忌用壹個財務指標去評價另壹個財務指標,流於表面,對企業運營沒有實質幫助。因此,財務人員壹定要培養自己對業務的敏感度和直覺,將分析落到業務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談到財務分析必須要掌握的內容包括:財務報表分析——三大表的項目分析及相互關系的分析;關鍵指標分析——杜邦分析法及重要企業運營指標(如開工率、報廢率等);企業價值分析——折現現金流(DCF),內涵報酬率(IRR);動靜結合分析——看趨勢,看結構,看比率,綜合起來看。需要強調的是,財務分析不是眾多指標的羅列。財務人員要培養的壹個本領就是可以將財務分析的結果用業務語言表達出來。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財務分析的基礎數據不能只局限於財務報表,而是壹切能得到的公司運營信息和數據。因為,財務資料多是二手資料,來自於壹線業務部門的生產經營信息必不可少。我們的會計系統是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轉變成財務信息記錄下來,反推回來,當我們試圖通過閱讀財務信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做出分析推測的時候,我們必然需要以原始的生產經營信息來還原生產經營狀況。因此,思考問題的模式應該從業務出發,而不是單純看財務。
企業定位決定財務定位,企業所關註的就是財務分析人員應當關註的。
從上圖可以看出,財務在企業當中的地位可以分成若幹個層次。入門級的就是看門人,表示財務的主要職能是保證企業的財務運轉合規、合法。從分析員的層次開始,財務的主要職能開始側重於參與企業的經營管理,並且決策建議的成分逐漸增大。因此關註行業新聞,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和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對於財務人員更好地運用自身的優勢,為企業的發展作出貢獻會更有意義。
財務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給管理層的決策提供決策支持,因此必須在分析出問題原因後,提供解決方案和建議,並在管理層會議上做充足的準備和提供材料支持,使管理層能充分信任並接受該解決方案。
通常,財務人員會有壹個思維定式,對於自己經手的財務數據沒辦法分出層次和優先級,覺得樣樣重要,結果全部堆上去,大有排山倒海之勢。這種情況下縱然最後有結論,可能也是頭重腳輕沒辦法引起閱讀者的關註。更糟糕的是羅列完了還沒有結論,閱讀者可能會壹頭霧水、不知所雲。
沒有解決方案的財務分析,是缺少價值的財務分析。不能對經營決策產生影響的財務分析,只是紙上談兵。
對財務分析人員,表述方式及技巧也應得到訓練。先看看英特爾公司2009年第3季度的財報。標題為“Intel Report Strong
Third-Quarter Result -
英特爾發布強勁第3季度結果”。這裏,“強勁(Strong)”就是壹個評價。如果去掉“強勁”二字,只講“英特爾發布第3季度結果”,那麽閱讀英特爾財報的人看到的是壹個陳述而不是壹個評價。這份財務報告進壹步講到,“第三季度的銷售收入是94億美元,是過往30年最為強勁的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的環比增長。”“銷售收入94億美元”、“過往30年”、“第二季度到第三季度的環比增長”等這些財務指標都是依賴財務分析的技巧和手段得出來的。關鍵是作為報告的撰寫者,懂得選取什麽樣的論據來支持自己的論點。讀完以後,閱讀者很容易會記住:生意很好,業務增長可以用‘強勁’來形容,並且第三季度環比增長相當大。
看起來這並非專業問題,但是在分析報告中,往往能起到錦上添花或畫龍點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