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兩家公司在某壹財年實現了相同的利潤份額,這是否意味著它們具有相同的盈利能力?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兩家公司的資產可能並不相同,甚至差別很大。又如,某公司2000年實現稅後利潤654.38+0萬元。顯然,單憑這樣的會計數據,只能說明公司在特定會計期間的盈利能力,仍然無法為報告使用者做出最有效的經濟決策。但如果將公司1999年的稅後利潤60萬元與1998年的30萬元進行對比,就可能得到公司近年來的利潤發展趨勢,從而使財務報表使用者從外部獲得更有效的經濟信息。如果分析公司近三年的會計數據,會有更多的主要信息清晰地隱藏在財務報表之外。可見,財務報表的使用具有壹定的局限性,只能反映企業在壹定時期的利潤水平、財務狀況和資金流動情況。為了獲得對經濟決策更有用的信息,報告使用者必須以財務報表和其他財務資料為基礎,運用系統的分析方法,對企業過去和現在的經營成果、財務狀況和資金流動進行評價。據此可以預測企業未來的經營前景,從而制定未來的目標,做出最佳的經濟決策。
為了準確揭示各種會計數據之間的主要關系,全面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財務報表分析技巧可以歸納為以下四類:橫向分析;逃逸分析;趨勢百分比分析;財務比率分析。
壹、財務報表分析技巧之壹:橫向分析
橫向分析的前提是通過前後期的比較來編制比較會計報表,即將企業幾年的會計報表數據進行平行排列,設置“絕對金額刪減”和“百分比刪減”兩欄,揭示比較期間各會計項目的絕對金額和百分比刪減的變化情況。下面,以ABC公司為例進行分析(見下表)。
比較利潤分析及利潤分配表;
ABC公司比較利潤表和利潤分配表金額單位:元
項目2006 54 38+0 2002年年度絕對減少額減少百分比(%)
銷售收入7655000 9864000 2209000 28.9
減:銷售成本50090062320001223000 24.4
銷售毛利2646000 3632000 986000 37.7
減:銷售費用84.9萬65,438+05,000 46,338+0。
管理費用986000 103000 217000 22.0
息稅前利潤811000110400293036.33438+0
減:財務費用28000 30000 2000 7.1
EBT 783000 1074000 291000 37.2
減:所得稅317000 483000 166000 52.4
稅後利潤466000 591000 125000 26.8
年初未分配利潤為1463000 1734100 271100 18.53。
加:本年凈利潤466000 591000 125000 26.8。
可供分配利潤1929000 2325100 396100 20.54
減: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46600591001250026.8
提取法定公益金23300 29550 6250 26.8
優先股股利
現金股利125000 150000 25000 20.0
未分配利潤1734100 2086450 352350 20.32
①2002年,ABC公司銷售收入比上年增加2209000元,減少率為28.9%。
②②ABC公司2002年銷售毛利較2001增加98.6萬元,下降37.7%。這意味著公司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壹些成績。
③2002年公司銷售費用大幅減少,減少率高達56.1%。那會影響公司銷售利潤的同步刪加。
④2002年④ABC公司分配股利65,438+05萬元,比上年增加20%。現金分紅的大幅刪減和增加對潛在投資者是有吸引力的。
二、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二個技巧:逃避財務報表分析
橫向分析實際上是對不同年度會計報表之外相同項目的比較分析;逃逸分析是同壹年度會計報表中各項目之間的比率分析。逃逸分析還有壹個前提,就是財務報表必須以“可比性”的形式編制,即把會計報表外的壹個主要項目(如資產份額或銷售收入)的數據取為100%,然後把會計報表外的其他項目的余額以那個主要項目的百分比的形式排列,從而揭示會計報表外各項目數據在企業財務報表外的相對意義。以這種形式編制的財務報表可以比較不同規模的幾家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因為每個報表項目的余額都換算成百分比,所以即使企業規模相差很大,報表項目之間仍然存在“可比性”。但比較不同企業必須有壹定的前提條件,即幾家企業必須屬於同壹行業,采用的會計核算方法和財務報表編制程序必須大致相同。
仍以ABC公司的利潤表為例,分析如下:
①ABC公司的銷售成本與銷售收入的比率從2001年的65.4%下降到2002年的63.2%。說明銷售費用率下降導致公司毛利率上升。
②②ABC公司的銷售費用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從2006年的11.1%上升到2002年的13.4%,上升了2.3%。那會導致公司營業利潤率下降。
③③ABC公司分析的經營情況如下:2002年毛利較上年大幅下降37.3%,次要原因是公司銷售額增長28.9%,銷售額刪除幅度超過銷售費用刪除幅度,使公司毛利率上升2.2%。但相對於公司毛利的快速增減,公司凈利潤的提升並不理想。原因是銷售費用失控,使得公司凈利潤未能實現刪增同步。
三、財務報表分析的第三個技巧:趨勢百分比分析
趨勢分析看似是壹種橫向百分比分析,但又不同於橫向分析之外的百分比刪除提示。橫向分析是用環比來比較,趨勢分析是用百分比來比較連續幾年財務報表外的壹些主要項目的相應數據。這種分析方法對於提示企業幾年內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變化趨勢是十分有用的。趨勢分析首先要選擇某個會計年度作為基年,然後將基年會計報表外的壹些主要項目的余額設置為100%,再將後續年度會計報表外相同項目的數據按照基年項目數的百分比列示出來。
接下來,將趨勢分析技術應用於ABC公司1999-2002的會計報表,以了解該公司的發展趨勢。
根據ABC公司的會計報表編制下表。
ABC公司1999-2002部分指數化財務數據
項目1999 (%) 2000年(%) 2001 (%) 2002年(%)
貨幣資金100 189 451 784
咨詢份額為100 119 158 227。
銷售收入100 107 116 148。
銷售分成100 109 125 129。
凈利潤100 84 63 162
從ABC公司1999-2002年度會計報表的相關數據中我們知道,ABC公司的現金金額正在被刪除,三年內增加了近八倍!壹方面,公司現金充裕說明公司償債能力加強;另壹方面也意味著公司的機會成本會大大降低。如果大量現金投入資本市場,會給公司帶來可觀的投資收益。此外,公司的銷售收入連年刪增,特別是2002年,公司的銷售量比基準年刪增了差不多50%,可見公司當年的推廣工作是有成效的。但是銷售收入的增減低於成本的增減,使得公司2000年和2001凈利潤下降,2002年那種情況正在得到控制。但從公司拆分的角度來看,從1999到2002年,公司的資產份額翻了壹倍多,刪除了127%。相比之下,公司的經營業績卻不盡如人意。即使在最好的2002年,公司的凈利潤也只比基準年增長了壹半多壹點。那說明農行的資產利用效率並不高,公司在生產經營上還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挖掘。
四、財務報表分析的第四個技巧:財務比率分析
財務比率分析是財務報表分析的下沈。財務比率分析是將兩個相關的會計數據進行分割,用得到的財務比率來表示同壹會計報表外不同項目之間或不同會計報表中相關項目之間的正邏輯關系的壹種分析技巧。但是,計算各種財務比率是非常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計算出來的財務比率要進行多維度的比較分析,幫助會計報表使用者準確評價企業的經營業績和財務狀況,以便及時調整投資結構和經營決策。財務比率分析的壹個顯著特點是將不同規模企業的財務數據所傳遞的經濟信息標準化。相反,由於該特征,可以在企業之間比較橫向和行業標準。例如,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和蘋果公司是美國生產和銷售計算機的知名企業。從那兩家公司會計報表外的銷售額和利潤來看,IBM比蘋果高很多倍。但是壹般來說比較份額沒有太大意義,因為IBM的資產份額比後者大了將近壹倍。因此,絕對數的比較應該讓位於相對數的比較,而財務比率分析是壹種相對關系分析技巧,可以作為評價和比較兩個規模相差很大的企業的經營和財務狀況的有效工具。財務比率分析根據結算點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四類:①流動性分析或短期償債能力分析;②財務結構分析,又稱財務杠桿分析;(3)企業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4)與分紅和股市相關的股票投資收益分析。
1.短期償債能力分析。任何企業要維持壹般的生產經營活動,手頭必須有足夠的現金來收回各種費用和到期債務,而最能反映企業短期償債能力的目標就是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1)流動比率是全部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即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2)速動比率是流動負債與流動資產扣除存貨和待攤費用後的余額的比率,即速動比率=速動資產÷流動負債。速動比率是壹個比流動比率更為嚴格的指標,經常與流動比率壹起使用,以更準確地評價企業支付短期債務的能力。壹般來說,保持流動比率為2: 1,速動比率為1: 1,說明企業短期償債能力較強,但不能壹概而論。其實沒有哪兩家公司各方面的情況是壹樣的。對壹個企業來說,財務比率表明了嚴重的問題,但對另壹個企業來說,它可能相當令人滿意。
2.財務結構分析。股權結構的合理性和穩定性通常可以反映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當企業通過固定的融資手段為其資產融資時,就被認為是在使用財務杠桿。除了企業的管理者和債務人,企業的所有者和潛在投資者也非常關註財務杠桿的使用,因為投資回報率的高低受財務杠桿使用的影響。衡量財務杠桿使用情況或反映企業股權結構的財務比率主要有:(1)資產負債率(%) =(負債份額÷資產份額)× 100%。壹般來說,比率越小,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這個比例過高,說明企業財務風險較大,企業新債下沈能力會受到限制。(2)權益乘數=資產份額÷權益份額。毫無疑問,倍數越高,企業的財務風險就越高。(3)權益負債比率(%) =(負債份額÷所有者權益份額)× 100%。目標越低,企業的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對債務人權益的保護程度越高。相反,說明企業使用了較高的財務杠桿。(4)已獲利息倍數=息稅前收益/利息費用。這壹目標既是企業負債經營的前提,也是衡量企業長期償債能力的主要標誌。企業要維持壹般的償債能力,賺取利息的倍數至少要大於1,倍數越高,長期償債能力越強。壹般來說,債務人希望負債率越低越好。負債率低說明企業償債壓力小,但負債率低說明企業缺乏活力,運用財務杠桿的能力低。但如果企業負債率過高,沈重的利息負擔會讓企業不堪重負。
3.企業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分析。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之壹是實現企業內部資金流的優化配置。經營效率是衡量企業整體經營能力的壹個主要方面,它影響著企業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是企業內外各方都非常關心的問題,因為利潤不僅是投資者獲得投資收益、債務人獲得利息的資金流,也是企業維持擴大再生產的主要資本保障。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越高,就意味著能以最小的投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反映企業資產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財務目標主要有:(1)應收賬款周轉率=賒銷凈額÷平均應收賬款凈額;(2)存貨周轉率=銷貨成本÷平均存貨;(3)固定資產周轉率=凈銷售額÷固定資產凈值;(4)資產周轉率=凈銷售額÷平均資產份額;(5)毛利率=(凈銷售額-銷售成本)÷凈銷售額×100%;(6)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凈銷售額×100%;(7)投資回報率=凈利潤÷平均資產份額×100%(子資產周轉率×營業利潤凈利率);(8)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股東權益× 100%(投資回報率×股權乘數)。以上八個目標都是反目標。價值越高,企業的資產利用效率越高,意味著可以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4.股票投資收益的市場檢驗分析。雖然上市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對於投資者的決策非常重要。然而,僅僅依靠股票市場價格為潛在投資者提供的信息來做出數十家上市公司之外的最佳決策是不夠的。由於不同上市公司發行的股票數量、公司實現的凈利潤和分配的股利金額不壹定相同,投資者必須分析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和財務報表提供的相關信息,才能計算出股東和潛在投資者非常關心的財務比率。這些財務比率是幫助投資者評價和判斷不同上市公司優劣的主要財務信息。反映股票投資回報率的市場測試比率主要包括:
①普通股每股凈收益=(稅後凈收益-優先股股息)÷已發行普通股數量。通常情況下,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大,預期利潤的刪除和增加,會使公司股票市場價格漲跌互現。因此,普通股投資者對公司報告的每股凈收益非常感興趣,認為這是評價壹個企業經營業績和不同企業經營狀況的主要目標。
②市盈率=當前每股市價÷普通股每股凈收益。壹般來說,經營前景好、前景看好的公司股票市盈率趨於提高;而發展機會少、業務前景暗淡的公司,市盈率低。市盈率是廣泛用於評估公司股票價值的主要指標。特別是對於壹些潛在的投資者來說,可以用來分析上市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在不同的公司之間進行比較,以便最終做出投資決策。
(3)分紅率=公司發放的分紅金額÷公司稅後凈利潤金額× 100%。同樣,每股分紅1元的公司,有的是在利潤豐厚的時候分紅,有的是在利潤吃緊的時候拼命分紅。因此,股利支付率可以更好地衡量公司的股利支付能力。投資者將自己的資金投資於公司,希望獲得更高的回報,而股票回報包括股息收入和資本利得。對於壹貫穩健,對長期利益視而不見的投資者來說,他們希望公司目前少分紅,將凈收益用於公司內部再投資,擴大再生產,使公司利潤保持高速刪增的勢頭。公司實力和地位增強,競爭能力提高,發展前景看好。公司股價穩中有升,穩中有降,股東獲得資本利得。但對於其他以股息收入為生的投資者來說,他們不願意用當前的股息收入來賭公司股票未來的價格走勢,他們更希望公司定期支付股息,以便作為可靠穩定的收入流動。
(4)分紅市值比例=每股分紅金額÷股票當前市價× 100%。壹方面,這個目標提醒股東他們股票的股息收益率;另壹方面,它也向投資者展示了出售其股票或放棄投資那些股票而轉向其他投資的機會成本。
⑤每股凈資產=普通股權益÷已發行普通股數量。每股凈資產金額越高,公司內部積累越強,即使公司處於衰退狀態。此外,在購買或合並過程之外,普通股的每股賬面價值和當前市場價格是估計被購買或被合並企業價值時必須參考的主要因素。
6.股票價格與凈資產的比率=每股當前市價÷每股凈資產。高比率表明該公司的股票價格很高。這個目標是從股票的角度來分析公司的資產價值,重點是獲取公司解散時剩余財產分配的份額價值。
⑦股價與現金流的比率=每股當前市價÷(凈利潤+舊費)÷發行的普通股數量。這個比率表明,人們正在以數倍於每股現金流的價格買賣股票。比例越低,公司股價越低;反而說明公司股價偏高。
總之,近年來大量的經濟案例告訴我們,企業通過粉飾財務報表來欺騙投資者的情況越來越多。對於財務報表的使用者來說,如果不使用分析技巧和工具,僅僅瀏覽表面的數字,很難獲得有用的財務信息,有時甚至會被會計數據誤導,被表面的假象所蒙蔽。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國外加入WTO後將面臨國際競爭對手,趁狼入室的時代已經到來,企業之間的兼並和個人投資越來越普遍。只要財務報表的使用者在閱讀財務報表,用分析的技巧分析企業公布的財務數據,就可以從外部獲得更多對經濟決策有用的財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