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哥是4月26號來馬樊橋1974插隊落戶的。那天,我媽和我小妹帶我們去村裏,大貨車拉了滿滿壹車人,都是去馬凡橋和北窪給家人送行的知青。只記得那天天氣很好。壹條平坦的土路從西向東通往馬畈橋村。道路兩旁的大楊樹遮住了陽光,春天的樹葉是鮮綠色的。村西出口的北面有壹座南北走向的柳樹山,就是著名的馬凡橋的沙圪當。
到了馬畈橋插隊安頓下來的第二天,我才知道這裏沙塵暴的嚴重程度。第壹個晴天過去了,第二天就下起了沙塵暴,整個天空都籠罩在沙塵中。遮住太陽的灰塵讓天空變得黃灰色,飛沙走石,裹著沙子的風敲打著玻璃和屋頂,黃沙順著屋頂的椽子湧入室內。空中的飛沙讓喉嚨裏充滿了沙子的味道。整個沙塵天氣持續了兩三天,讓我了解了馬凡橋風沙滿天的春天。我不知道如果沒有沙子,風沙會是什麽樣子。
馬畈橋沙地形成於抗日戰爭時期。國民黨軍與日軍對峙期間,武陟大範沁河北岸河堤被挖,於1947年夏再次決堤。馬畈橋村被洪水圍困十幾年,泥沙淤積形成厚厚的沙土。這麽多年,馬凡橋的地都沒法耕種。人們不得不在山裏的煤礦挖煤,去山西做短期工作。老人們說他們都涉水進出村子。沁河決口直到1949解放後才被堵住。此後,馬凡橋壹直在沙與鹽中掙紮。
馬畈橋村西北有兩條路。沙圪垱的南北方向很長,從南邊村中心的主幹道開始,向北到荒無人煙的五谷河。村北的沙圪垱中間有壹條東西向的土路,從陳範橋通往高村。馬畈橋的土地大部分是沙地,但是挖下去壹米多的沙土又變成了紅粘土。1974年冬,馬凡橋大隊平整土地,平整了村西公路附近的沙黨歌段。我們從南到北在土地上挖深溝,把下面的紅粘土挖出來,填上沙子,然後把粘土和沙子混合在壹起。那年冬天,全村的勞動力都在那塊土地上打仗,人們熱火朝天,就為了造壹大片平整肥沃的土地。
在沒有沙塵暴的天氣裏,沙圪當的景色相當美,黃沙綠樹,別具壹格。春天,柳樹最先發芽,那壹片淺黃淺綠令人賞心悅目。夏天,沙地上長滿了茂密的綠柳,走進柳林,非常涼爽。冬天,沙黨歌擋住了西北風,曬太陽曬在沙窩子中間很暖和。
在人民公社時代,土地是集體耕種的,但國家允許將小塊土地分配給個人成員長期使用,這種土地被稱為自留地。人們可以在自留地種植蔬菜或生產農副產品,既能滿足成員家庭生活的需要,又能增加收入。不知道為什麽,馬凡喬沒有自留地。社員們吃生產隊菜園裏的蔬菜。每個生產隊都有專門種菜的土地,有專人負責種菜。馬凡橋四個生產隊的菜地都在沙圪垱之間的沙窩子。每當蔬菜成熟采摘時,生產隊的會計就負責分發到各家各戶。
自從我在生產隊當了會計,沙圪當的菜地就成了我常去的地方。壹年四季,只要我摘菜,種菜的老大爺就會通知我分菜。蔬菜種類很多,春季以菠菜、萵筍葉、荸薺為主。夏秋兩季的菜很多,有西葫蘆、甜瓜、黃瓜、西紅柿、茄子、豆角、辣椒等。冬天以大白菜、白蘿蔔、大蔥為主。菜是按家庭大小分的,每家壹堆。中午,每個人都把菜帶回家。
我們生產隊那個種菜的老人挺高的,但是很瘦。他還可以種西瓜。我不知道他的年齡。那時他頭發白了,牙齒掉了,下巴也白了,還有幾根胡子。現在我甚至忘記了他的名字。他是我們生產隊長的父親。我去菜地,他經常摘壹個西紅柿或者黃瓜給我吃。老人很窮,衣服總是破破爛爛的,冬天只穿壹件破棉襖,但他總是快樂的。
那個種菜的老人有七個兒子,每個兒子又有六七個孩子。他總是被壹群孫子包圍著。冬天,他在沙窩裏曬太陽,張開雙臂抽著長長的壹根煙,看著孫子孫女們,對我說:這日子多幸福啊!老人還告訴我,人生只有兩樣東西,壹個是吃,壹個是曬,就像哲學家壹樣。
黨歌沙灘上的柳條是壹件珍品。馬凡橋每家每戶都會有壹把柳條圈椅,是用柳條木做的。夏天可以躺著坐柳條圈椅,找個陰涼通風的地方躺下睡覺,別提有多精神了。椅背和扶手是用鴨蛋粗細的柳條彎成半圓的形狀,所以叫柳圓椅。村裏用來挑土、運柴、收糞的農具也是柳條做的。
沙圪垱沙土的另壹個重要作用是起到緩沖作用。當時農作物主要靠農家肥生長,這是壹種非常珍貴的肥料。動物被關在圍欄裏,耶戈每天被吃掉和喝掉。為了保持圍欄的清潔,飼養員每天都要在動物糞便上放壹層厚厚的沙子,叫做墊圈。農民家裏養的豬,每天用草席和沙子填滿豬圈。豬在豬圈裏吃喝拉撒,差不多壹個月能出壹次豬圈。黑豬圈是隊裏主要的農家肥。墊子裏的沙子都是從黨歌挖來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黨歌的沙子被挖得越來越少,而黨歌那麽大的沙子卻能被挖出來。2004年4月,我們回村看下鄉30周年。又高又長的黨歌已經變成了馬平川的麥田。
我記得那是我剛下鄉時第壹次下地幹活。我跟著隊裏的壹群婦孺去棉田裏插秧。蹲在地上後,中午腰膝酸軟。這種活我幹不了,犯人渾身不舒服。我讓隊長做壹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我就跟著馬車在沙圪當拉沙子,運到隊裏的馬棚卸下墊片。我在挖沙裝車的時候,簡直像瘋了壹樣。我揮舞著我的鏟子,飛來飛去。很快我就裝了壹車,運到馬廄,卸了車,回到沙攤。我飛快地舞動著我的鏟子,很快就裝滿了另壹輛車。這時和我壹起裝車的壹個叫勾陳的中年農民,並沒有急著讓車走,而是讓我休息壹下。他跟我說我不能這樣幹了,日子長著呢。不用這麽努力,我就傻眼了。事實上,他們很了解自己的工作。他們只需要下午拉幾輛車,拉幾把沙子,不會做太多。在沙圪當,農民給我上了第壹課。
我在馬畈橋生活和工作了四年半。沙格當給我的記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非常喜歡那裏幹凈細膩的黃沙。冬天我躺在沙窩裏曬太陽。溫暖的沙子很舒服,我起來拍拍衣服,很快就幹凈了。夏天,暴雨過後,沙土裏的雨水很快就幹涸了,只剩下長長的草和翠綠的柳枝上,夕陽反射著波光粼粼的水珠,讓我著迷。我在沙窩子裏種了紅薯、金雀花苗、大蔥和小麥。不管我種什麽,貧瘠的沙地都會盡力奉獻自己的生命力。
現在馬凡橋已經沒有沙子了,高高的沙山和密不透風的柳林只留在我的夢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