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如何做有競爭力的產品分析?

如何做有競爭力的產品分析?

記住壹句話:沒有目的只講結構的報告不是好報告。

分析競品的時候,先了解以下幾個問題:

1.誰是這份報告的讀者?

2.報告的讀者能從中得到什麽?

3.妳的角色是什麽?

4.妳需要用這份報告達到什麽目的?

以上是《某項目用戶體驗升級報告》中使用的框架。我們可以根據項目不同時期的不同需求,靈活地添加、刪除和使用框架。

競爭產品分析是每個互聯網從業者都需要做的基礎工作。不同的功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比如,運營商可能更關註產品的戰略定位、盈利模式、推廣方式,而產品策劃則更關註產品定位、目標用戶、產品功能。交互設計師更註重產品界面和具體的交互形式。當然,這些方面是有機聯系的,不能孤立對待。

在產品的不同階段,競品分析的目的和側重點會有所不同。競品分析之前,我們需要知道自己處於哪個階段,以便做出相應的分析。

首席分析師:產品經理

使用目的:確定方向,了解市場。

重點:相應領域的市場發展情況,競品的商業模式,產品定位和盈利能力。

常用方法:焦點小組、專家意見、問卷調查和二手資料收集。

首席分析師:產品經理/用戶研究員。

使用目的:研究競品的目標人群和需求的重要性。

重點:競品的目標群體,滿足了哪些需求,用戶滿意度如何,競品的後向分類和維度。

常用方法:問卷調查、訪談、現場觀察和二手資料收集。

首席分析師:產品經理

使用目的:求異。

重點:主要功能、架構、特色功能、開發模式、競品優缺點總結。

常用方法:問卷調查、訪談和二手資料收集。

首席分析師:交互設計師。

目的:優化流程,創造更好的用戶體驗。

重點:競品的結構,主要任務的流暢度,頁面的結構,交互動作,邏輯的準確性,頁面的語言風格。

常用方法:可用性測試、觀察和訪談。

首席分析師:視覺設計師。

使用目的:在保持用戶對此類產品傳統認知的基礎上,創造出該產品的獨特性。

重點:競品的語言風格、色彩、色彩層次、頁面細節。

常用方法:可用性測試、觀察和訪談。

首席分析師:用戶研究員/交互設計師。

目的:驗證產品,優化體驗。

焦點:使用任務和用戶反饋,將競爭產品的測試結果與他們自己的產品進行比較。

常用方法:可用性測試、觀察和訪談。

競品分析的目的簡單來說就是提供通過競品分析獲得的信息和數據,供我公司業務參考。那麽它能提供什麽參考呢?

(1)為企業制定工業產品戰略規劃、產品線布局和市場份額提供了相對客觀的參考;

(2)及時了解競爭對手的產品和市場動態。如果數據挖掘渠道可靠穩定,可以根據相關數據信息判斷對方的戰略意圖和最新的調整方向;

(3)掌握競爭對手的資本背景、市場用戶的需求滿足情況和空缺市場,包括產品運營策略;

(4)自我快速調整以保持其產品在市場中的穩定性或快速提高市場份額;

(5)為產品叠代提供參考,從用戶需求、功能對比、架構對比、流程對比、產品界面等方面進行對比分析。,並結合產品定位提出叠代建議。

在項目的不同階段,競品分析的目的會有所不同,需要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來確定。

(1)市場分析是正確制定產品策略的基礎。

產品戰略決策只有建立在紮實的市場分析基礎上,才能減少失誤,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從而將風險降到最低。

(2)市場分析是實施產品戰略計劃的保證。

在產品戰略計劃的實施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市場分析獲得的最新信息,檢查和判斷產品戰略計劃是否需要修改,以及如何修改以適應新的情況或產品尚未提前掌握的情況,從而保證產品戰略計劃的順利實施。

結合前面提到的市場分析的常用方法(焦點小組、專家意見、問卷調查、二手資料收集),市場分析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分析:

市秤

市場趨勢

市場缺口

用戶組

在進行市場分析時,我們應該註意以下幾點:

(1)目的明確,針對性強。

市場分析的目的是分析相關領域市場環境的變化,把握市場機會,引導和推動市場發展。從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研究分析市場發展,及時回答市場上需要研究解決的各類問題。

(2)真實可靠,紀實。

紀錄片是市場分析的主要特征之壹。在市場分析中,對背景的說明,對事件發生、發展、結果的敘述,必須依靠調查研究的結果,強調真實準確,反映客觀實際,用事實說話,不允許似是而非、道聽途說的成分加入其中。

(3)揭示規律,這很關鍵。

通過市場調研獲得的各種事實和現象,都需要用文字進行簡要的評論和分析。市場分析離不開基本事實和主要現象,但也不能只是描述事實、堆砌現象,而是通過對事物發展全過程的系統、全面的考察、分析和評述,揭示事物發展的本質和規律。

競品的選擇不限於直接競爭的產品,也可以是其他受眾群體大的優秀產品。競品數量可以按照80/20原則選擇,可以密切關註20%的競品。

壹個類似的產品,比如針對大學生和職場人士的在線教育產品,包括:yomi雲課堂、網易雲課堂、學堂在線;我們在分析的時候,難免不可能分析所有的產品,所以要選擇開發產品的直接主要競爭對手,以及可能滲透到該領域其他優秀受眾的產品,也就是潛在的主要競爭對手。

(1)直接競爭者

市場方向目標、客戶群體、產品功能和用戶需求相似或壹致的競爭對手。

(2)間接競爭對手

同行業,但是用戶群體不同,產品的優劣互補。如果對方沒有從這個產品中獲利,那就是壹個很有威脅的潛在競爭對手。

(3)同行業不同模式的競爭對手

(4)資本雄厚的概念先鋒

(5)有遠見、有背景、有資歷的個人、團體、公司。

選對競品會事半功倍,選錯會後悔壹輩子。競品分析的唯壹前提就是競品。如果把競品都選錯了,浪費工作量,得出錯誤結論,傷害團隊,那就致命了。

那麽如何正確選擇競品,所謂知己知彼。首先要了解自己:如果是在項目階段,要了解目前的市場趨勢在哪裏,用戶需求,產品定位等。如果是大規模叠代改版,可能會傾向於老產品的缺點和新興產品的特點。

選擇競爭產品的方法:

(1)首先提取目標關鍵詞,可以是多個。

(2)根據提取的目標關鍵詞,找到相應的產品。

(3)將找到的產品重疊比較,得到目標競爭產品。

(1)公司內部渠道

市場部,運營部,高層領導,還有可能知道的同事。

(2)公司外部渠道

行業媒體、搜索引擎、相關BBS、線下行業聚會、官方財報、相關人士博客、招聘信息、客服咨詢等。

(3)競爭對手

競爭對手的官網、交流互動平臺、動態新聞、產品歷史更新版本、促銷活動等。

(4)調查用戶

普通用戶、活躍用戶、專業用戶等。

(1)公司級

技術、市場、產品、運營、核心目標、行業影響力、年度盈利數據、各產品線投入、主要盈利產品。

(2)用戶層面

用戶覆蓋、市場份額、運營盈利模式、註冊用戶總數、裝機量、活躍用戶、轉化率。

(3)產品層面

產品功能細節對比,穩定性,易用性,用戶體驗,視覺設計,技術實現架構優缺點,關鍵平臺排名,關鍵詞外鏈數量。

長期使用競爭對手的產品,可以讓妳逐漸了解對方的產品策略,同時可以學習到對方產品的優秀細節;關註對方員工的微博,能從幾句話裏分析出很多有價值的信息;定期去競爭對手的官方論壇潛水,看看用戶的抱怨,經過壹段時間的信息積累,壹般會知道競爭對手產品問題的焦點,這往往是競爭對手下壹步的產品改進或發展方向;通過分析競爭對手關鍵崗位的招聘信息,可以看出他們的業務發展方向。

註意信息的可靠性。可靠性越高,基於該數據的分析就越準確。

了解競爭對手的信息數據,數據的可靠性很重要,通過可靠的數據渠道獲取信息數據是有價值的。艾瑞咨詢、DCCI和Alexa是相對可靠的渠道。

產品策略和市場定位。比如“壹個產品”的戰略定位是為中小企業客戶提供全方位的出行需求服務,具備機票預訂、酒店預訂、行程管理、審批管理、差旅管理、差旅統計等服務功能,方便、安全、高效、價格透明。

產品的盈利機會。比如攜程商旅的盈利模式,主要是通過收取代理費和網絡廣告費。

包括:付費用戶構成、付費邏輯、盈利狀況、盈利發展;實際季度年利潤值,每個產品線的關鍵投資信息。

獲取渠道:產品和用戶分析;如果是上市公司,看財報;其他公司只是找互聯網。

產品主要針對用戶群體,需要分析特征(包括性別、年齡、收入、地域分布、受教育程度等。),痛點,使用場景等。

獲取渠道:百度指數、研究報告、用戶觀察、問卷調查。

產品設計維度,主要從功能比較、架構比較、工藝比較、交互設計、視覺表現等方面進行分析。

(1)函數比較

包括:產品各模塊的功能,用戶認知,使用情況,用戶評價。

獲取渠道:產品體驗分析、產品評論、用戶論壇。

1.兩級評價方法

兩種簡單的“是/否”、“是/否”、“打√或×”評價方法;

2.多級評分法

也就是說,競品是按照不同的評價標準打分的,比如滿分是10,沒有功能就是0。如果有功能,就設置壹個產品作為對比打分的參考。比如某產品的功能為5,功能體驗高於該產品,則根據體驗水平得分為6-10。這裏的評分方案可以通過兩兩比較來評分。

3.功能描述方法

可以看作是對上述兩種方法的補充。在評分和評級之後,以更詳細的形式描述該功能。

案例:根據各功能模塊的對比,找出功能差異,根據產品的戰略定位提出改進點。其形式可如圖7-6所示:

(2)架構比較

產品架構比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廣度”和“深度”

從廣度和深度上考慮,主要有“窄深”和“寬淺”兩種架構,各有特色。分析時,根據產品定位選擇相應的架構。

窄而深:

好處-減少了用戶選項

缺點-增加用戶操作步驟

寬而淺:

優點——用較少的點擊完成相應的任務目標。

缺點——每壹級中的“信息分類標準”太多,增加了查找每壹級分類的難度。

2.架構可擴展性

該架構應該是可擴展的,可以容納新內容作為現有結構的壹部分,或者添加新內容作為完整的新部分。如圖7-8所示。

3.壹致性

結構

操作

反饋

(3)工藝比較

過程比較可以和可用性測試結合起來。通過比較幾個產品完成壹個任務的流程,記錄影響用戶體驗的關鍵流程,做出相應的改進。詳見《OK用戶體驗分析報告》。

(4)交互設計

對於交互設計的競品分析,我們需要參考“可用性標準”進行分析。可用性標準有許多不同的版本。目前,通常使用10可用性標準:

(5)視覺表現

視覺表現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競品分析要保證與目的的壹致性,保證競品分析前提出的所有問題都得到回答,對產品戰略定位和用戶體驗提出建設性建議。不要為了分析而分析,這樣才能保證競品分析的有效性。

競品的分析結果壹定要清晰,指出明確的方向或建議,不要分析半天,最後給出模棱兩可的結論。

分析過程中有很多方法。現在我列舉幾種常用的方法,以後可以補充。

SWOT分析(又稱矩陣),即態勢分析圖,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管理學教授韋裏克於20世紀80年代提出,常用於企業戰略制定、競爭對手分析等場合。它會對企業/產品的內外部條件的各個方面進行綜合和總結,然後分析企業/產品的優劣勢、機會和威脅。

分析時註意以下幾點:

1.客觀了解企業/產品的優勢和劣勢。

2.企業/產品的現狀和前景

3.考慮壹切。

4.和競爭對手比較,比如比妳的競爭對手好或者差。簡化並避免復雜性和過度分析。

基於SWOT分析,目前有壹種非常類似的“象限分析”,四個象限根據需要有不同的叫法,這裏可以靈活運用。如下圖所示:

表格的主要作用是更清楚地總結。壹般形式和前面的“功能比較”壹樣,可以根據需要調整,這裏就不細說了。下圖中的內容都可以作為信息對比維度。

比較分析的壹般步驟:

1,尋找產品元素

2.列表和顯示(截圖、標簽、圖表等。)

3.列出各自的優缺點(盡可能思考更深層次的邏輯關系,揣摩競爭對手的意圖)

雷達圖分析又稱蜘蛛網分析,最早應用於日本商界的綜合實力評價。在分析競品時,常用這種方法來描述用戶在可用性、美觀性、啟發性、流暢性、滿意度、有效性、容錯性等方面的評分,如下圖所示。從內到外,得分依次遞增,面積越大,產品綜合得分越高。通過這種方法,可以綜合分析每個產品的優缺點。需要註意的是,分數不是想象出來的,而是通過可用性測試用戶的分數得到的。

卡諾模型通過區分用戶的不同需求,幫助產品找到提升用戶滿意度的切入點。它通常用於對影響指標進行分類,幫助產品理解不同層次的用戶需求,並確定滿足用戶的關鍵因素。

卡諾有以下因素:

魅力因素:用戶意想不到。如果不提供這個需求,用戶滿意度不會降低,但是提供這個需求,用戶滿意度會大大提高;

期望因素(壹維因素):當提供這個需求時,用戶滿意度會提高,當不提供這個需求時,用戶滿意度會降低;

必要因素:當這個需求被優化時,用戶滿意度不會提高,當這個需求沒有被提供時,用戶滿意度會大大降低;

無差異因素:無論是否提供這個需求,用戶滿意度都不會改變,用戶根本不在乎;

反向因素:用戶根本沒有這個需求,但提供後用戶滿意度會下降;

如何應用卡諾模型?

我們可以通過標準化的問卷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結果對每個因素的屬性進行分類,然後計算優劣系數,來表示達到這個屬性對增加滿意度或消除不滿意度的影響程度。

Better的值通常是正的,這意味著如果產品提供了某種功能或服務,用戶的滿意度就會提高。正值越大,提升用戶滿意度的效果越強,滿意度上升越快;

更差的值通常為負,這意味著如果產品不提供某種功能或服務,用戶的滿意度就會降低。負值越大,降低用戶滿意度的效果越強,滿意度下降越快;

因此,根據優差系數,絕對分數較高的項目應優先考慮。

從壹個案例說明:壹個產品想優化五個功能,但不知道用戶需要哪幾個。通過kano調查分析,可以分別計算出五個函數的優劣系數,並構造出如下四分位圖。

根據五個函數的優劣系數值,散點圖被分成四個象限。

第壹象限表示較好系數的值較高,較差系數的絕對值也較高。落在這個象限的因素稱為期望因素(壹維因素),功能5落在這個象限,意味著如果產品提供這個功能,用戶滿意度會提高,如果不提供這個功能,用戶滿意度會降低;

第二象限表示較好系數的值較高,較差系數的絕對值較低。落在這個象限的因子叫做魅力因子,函數1落在這個象限,就是說如果不提供這個函數,用戶滿意度不會下降,但是提供這個函數,用戶滿意度會大大提高;

第三象限表示較好系數的值較低,較差系數的絕對值也較低。落在這個象限內的因素稱為無差異因素,功能2、3、4落在這個象限內,即無論是否提供這些功能,用戶的滿意度都不會發生變化,這些功能點就是用戶不關心的功能。

第四象限表示較好系數較低,較差系數的絕對值較高。落入這壹象限的因素稱為本質因素,這意味著當產品提供這壹功能時,用戶滿意度不會提高,而當它不提供這壹功能時,用戶滿意度會大大降低;說明落在這個象限的函數是最基本的函數。

在實踐中,首先要全力以赴滿足用戶最基本的需求,也就是第四象限表達的必要因素,這是用戶認為我們有義務去做的。在實現了最基本的需求之後,還要盡力滿足用戶的預期需求,也就是第壹象限中表示的期望因子,也就是質量的競爭因子。提供用戶喜歡的附加服務或產品功能,使其產品和服務優於競爭對手,與眾不同,引導用戶加強對該產品的好感。最後,努力實現用戶的魅力需求,即第二象限表達的魅力因子,提升用戶的忠誠度。

所以根據kano模型計算的優差系數值,說明產品需要優化函數5才能滿足函數1。功能2、3、4對用戶來說沒什麽區別,沒必要花大力氣去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