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伯納小的時候,學樂理的旺達·裏爾·李(Wanda Lille Lee)和他們合住壹套房子。受學音樂的鄰居的影響,蕭伯納迷上了音樂。13歲就能吹出很多優秀的歌劇片段。
1870父母分居。蕭伯納,15歲,從都柏林美以教會中學畢業後,因家庭困難不得不輟學。為了謀生,他去都柏林的湯姆森房地產公司當學徒。
1871年,在壹家房地產公司做文員,後做會計。
1876年,父母離婚。喬治·蕭伯納告別了年邁的父親,離開了貧窮的家鄉愛爾蘭,隨母親來到了倫敦。年輕的蕭伯納沒有工作,靠母親微薄的薪水生活,非常渴望找到壹份滿意的工作。他先在愛迪生電話公司的外事部門找了份工作,但公司很快就倒閉了,經人介紹他在《大黃蜂報》寫樂評,但該報也很快停刊了。絕望的蕭伯納試圖通過寫作謀生,但失敗了。然後他寫了五部小說,都被60家出版社拒絕,這讓他更加沮喪。9年,稿酬只有6英鎊,其中5英鎊是寫賣藥廣告的稿酬。1876-1898在倫敦做過記者,《星報》和《周六評論》寫過很多關於音樂和戲劇的評論文章。1879年,第壹部小說《不成熟》被卡普曼霍爾書店的審稿人拒之門外。在易蔔生的影響下,他始終反對王爾德“為藝術而藝術”的思想,大力倡導和創作以討論社會問題為主題的“新戲劇”。
1884年9月,他聽了美國《進步與貧困》壹書的作者亨利·喬治的演講,深受啟發。從此開始關註社會經濟問題,讀馬克思的《資本論》。1884年,改良費邊社成立,蕭伯納加入其中,成為組織者之壹。發表小說《業余社會主義者》,尖銳批判資本主義。
19世紀,英劇不景氣,蕭伯納嘲諷為迎合低級趣味的“糖果店”。他認為戲劇應該依靠對立觀念的沖突和不同意見的辯論。但聽了評論家背誦易蔔生的劇本《珀金特》後,他覺得“壹瞬間,這位偉大詩人的魔力讓我大開眼界。”我對戲劇產生了興趣,靜下心來研究易蔔生的戲劇,寫了《易蔔生的本質》壹書,在歐洲戲劇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在易蔔生的影響下,蕭伯納把戲劇作為壹種武器,既能掃除英國舞臺上的汙穢,又能表達他對這種黑暗現實的不滿。所以他決心改革英國戲劇。
蕭伯納贊助了威廉·舒特的《批評的藝術》,並於1885加入了《博邁線》的審查員。在其他期刊上,包括《戲劇評論》、《街角》和《蓓爾購物中心通報》,他的署名都是“金紫荊星”。同年開始寫小說《卡舍爾·拜倫的職業》和《不合理的婚姻》。開始與威廉·宏合作戲劇創作。由於缺乏協調,劇本最終擱淺。
1888年,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女兒埃琳娜邀請他參加易蔔生名劇《玩偶之家》的業余演出。戲劇評論家威廉·阿徹給他背誦了易蔔生和珀根特,蕭伯納開始研究易蔔生。
1891發表了易蔔生戲劇創作評論《易蔔生的本質》。
1892年正式開始寫劇。他的第壹部戲劇集是《不快樂的戲劇集》,包括三部戲劇:《鰥夫的財產》、《沃倫夫人的職業》和《蕩子》。第二部劇集包含四部劇,《武器與人》;第三個戲劇系列,清教徒戲劇集,包含三個戲劇,魔鬼的門徒。他的劇作真正改變了19年底英國舞臺的陰郁,他本人也成為戲劇領域的革新者,翻開了英國戲劇史上新的壹頁。
1893出版了壹部關於女性問題的劇《蕩子》。
出版於1994,由《鰥夫之家》、《流浪者》和《華倫夫人的職業》三部戲劇匯編而成,第壹部《不愉快的戲劇》蕭伯納戲劇集也已出版。
從1895到1898,在他的朋友弗蘭克·哈裏斯的《臂與人》中,他精辟地指出了維多利亞戲劇舞臺的現實和虛偽,被視為戲劇批評家。
1896完成話劇《星期六評論》,觸及資產階級家庭的解體。蕭伯納結婚了,婚姻改變了他的壹些生活習慣。唯壹不變的是他對戲劇的熱愛,他寫了很多優秀的作品如《不可預知》、《英國人的另壹個島》、《芭芭拉少校》、《皮多裏翁》、《傷心的家》、《聖女貞德》等。
1897出版了《孔蒂坦》和《魔鬼的門徒》兩部劇。
《孔蒂坦》第四劇組,《武器與人》,《風雲人物》成為蕭伯納第二部戲劇集,《不可預知》。快樂戲劇和魔鬼的門徒以及布拉斯班德船長的轉變。第三部戲劇集《蕭伯納、凱撒和克婁巴特拉》,表達了作者對帝國主義侵略政策的憤慨。
蕭伯納的音樂作品很受歡迎,因為它們通俗易懂。他的音樂評論已被收入音樂集。蕭伯納提倡易蔔生的現實主義戲劇,討厭維多利亞時代的大眾。
20世紀初,為了適應文學革命的要求,易蔔生、斯特林堡、蕭伯納等的戲劇。當時對它進行了系統的翻譯和介紹,許多進步青年被“民主與科學”的思潮所攪動。他們以反對中國傳統戲劇和商業化的“文明新劇”,倡導“熱愛美劇”為口號,成立戲劇研究機構和業余戲劇團體,積極組織報刊和小演出。當時中國戲劇的奠基人之壹洪深,深受蕭伯納戲劇的影響。
三部給清教徒看的劇本分別在1900和1914在英國出版,但寫於1881。在維多利亞時代上流社會成員的閑聊和輕浮的氣氛中,年輕的肖介紹了他對藝術、浪漫愛情和婚姻的實際和真誠的看法。他認為愛情和婚姻安定下來,但是真正有才華的藝人和他們壹起工作適應這種模式太累了。小說中的主角傑克·歐文是個音樂天才,有點瘋狂,完全喪失社交禮儀。從壹個糟糕的開始,他聲名鵲起,成為壹個旅遊景點和社會名人,盡管他總是很拘謹。
《美國藝術家的愛情》出版於1900。
蕭伯納關於戲劇的文本中提到,壹個完整的戲劇文本和序言可以在他的作品和他的首次演出中找到。肖在1885年開始寫作,《布拉斯班德船長的轉變》是他的第壹部劇。他與評論家威廉·阿徹合作並提供了結構。後來阿徹認定肖伯納寫不了劇本,於是放棄了這個項目。若幹年後,蕭伯納又嘗試了壹次,在1892完成了《鰥夫之家》,不合作的單打獨鬥。
1903年,他出版了第壹部自然哲學著作《鰥夫之家》。
1907出版歷史劇《人與超人——喜劇與哲學》。
從1904到1907,他的戲劇在倫敦皇宮劇院首演,《凱撒與克婁巴特拉》和《哈利韋貝克》。他的新劇於耶韋德裏納年首次在皇宮劇院上演。
1908年,他出版了壹部關於家庭和婚姻的戲劇《英國人的另壹個島》。
20世紀60年代,蕭伯納是壹位成熟的劇作家。發布於1910征婚。新的項目,如貴族和下等人的婚姻和範妮的第壹部戲劇,已經在大倫敦的觀眾面前運行了很長時間。蕭伯納允許對範妮的遊戲《皮格馬利翁》進行音樂改編,但他對德國歌劇有意見。他堅持他所有角色的名字都要改。雖然輕歌劇實際上遵循了蕭伯納的故事,但它特別保留了反戰信息。
蕭伯納的作品很受歡迎,包括改編自弗朗茲·萊哈爾輕歌劇的《有武器的人》。在他的壹些戲劇形成了音樂劇的基礎後,他最著名的音樂劇《巧克力戰士》被正式改編成電影版的劇本《皮格馬利翁》。
1914年發表《窈窕淑女》壹文,表明了他對戰爭的看法。
蕭伯納的未來被改變了。在第壹次世界大戰中,他毫不妥協地反對,盡管這激起了公眾和許多朋友的憤怒。他的第壹部長篇電影是在戰後拍攝的,主要是在《悲傷之家》中。有壹個新的蕭伯納,他的智慧依然存在,但他對人性的信仰卻減少了。1917年寫了壹部劇《窈窕淑女》,表現了第壹次世界大戰前夕英國知識分子的絕望。十月革命發生時,蕭伯納是亞歐進步知識分子中最早同情和支持革命的代表之壹。
1921年,蕭伯納完成《戰爭常識論》,從工作中的伊甸園出發,走向千年後的未來。展示了蕭伯納的假說“生命的力量”引領進化走向試錯的終極完美。蕭宣布他的傑作,但許多評論家不同意。另壹個由權力導演的良性進化題材出現在2006年的《壹個悲傷的家》。在這個主題中,蕭伯納認為,要維持人類,就必須發展,才能獲得所需的智慧和更長的壽命。同年,壹篇論文《日內瓦》發表在英國雜誌《回到瑪土撒拉》第壹期上。蕭伯納的《工運月刊》在中國演出,是推廣“西學”戲劇的重要舞臺實踐,但這次演出是失敗的。失敗的原因不僅僅是演員的照本宣科的表演,還有其他表演的各種瑕疵。由於新戲劇運動尚未在陳和陳湘陰的社會中生根,戲劇倡導者仍有嚴重的脫離大眾性和民族性的傾向。
其次,《無產階級專政》被普遍認為是比《沃倫夫人的職業生涯》更好的作品。蕭伯納寫聖女貞德寫了很長時間。她在1920的經典化提供了強大的推動力。該劇在國際上的成功被認為是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主要原因。該獎項稱贊他的作品是“理想主義和博愛的象征,其激動人心的諷刺往往註入了壹種獨特的詩意美”。這時,首相大衛·勞埃德·喬治考慮冊封蕭伯納為爵位,但蕭伯納拒絕了。
1925,蕭伯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他向英國瑞典文學基金會捐贈了約8000英鎊的獎金。1926年,他沒有去斯德哥爾摩拿諾貝爾文學獎。
1925上海“五卅慘案”發生後,他表明立場,與世界各國知名人士壹起發表宣言,嚴厲譴責英帝國主義的殘暴行徑,支持中國人民的反帝愛國運動。此後,他壹直關心中國的民族獨立和抗日救亡運動。九壹八事變後,“國際反帝聯盟”委托壹批世界文化名人來華訪問,其中就有蕭伯納的名字。同年,瑞典學院文學獎授予蕭伯納。"由於他的理想主義和人性,他們激動人心的諷刺作品包含了高度的詩意美."。
蕭伯納生前寫過劇本,但由於他的早期作品,這些劇本很少意義重大或經常被改編。
可能是他那個時代最喜歡的工作。後來的瑪士撒拉、聖女貞德、蘋果車都被視為沒落的標誌。他最後壹部著名的戲劇《在巖石上》改編自《聖約翰的歐文》。通常蕭伯納的作品也是同樣的水準。
1931訪問蘇聯,在莫斯科度過75歲生日。高爾基寫信祝賀他,稱贊他是“勇敢的戰士”,並說:“妳活了四分之三個世紀,無數次用妳犀利的俏皮話給人們保守的傾向和庸俗的觀點以致命的打擊。”肖伯納回國後發表演講和文章,贊揚蘇聯人民的卓越成就,多次宣稱未來的世界是屬於社會主義的。1932年,劇本《萬華》出版。
1931訪問蘇聯,1933訪問中國,17年2月到達上海。會見宋慶齡、蔡元培、魯迅等。與高爾基、魯迅結下了真摯的友誼。現在,最後壹部小說《日內瓦》出版了。
1936年,他出版了他的戲劇《好國王查爾斯·金日》、《真相大白》、《黑女人在事故島上為上帝和傻瓜祈禱》。
1944政治理論書《女百萬富翁》出版。
1950 165438+10月2日,蕭伯納在赫特福德郡Eot聖勞倫斯的住所去世,享年94歲。蕭伯納壹生都在創造幽默。他的墓誌銘雖然只有壹句話,卻恰恰體現了他幽默的風格:“我早就知道,不管我活多久,這種事遲早會發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