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業務發生後,取得和填制會計憑證;
2.按會計科目對經濟業務進行分類核算,並運用復式記賬法在有關會計賬簿中進行登記;
3.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各種費用進行成本計算;
4.對賬簿記錄通過財產清查加以核實,保證賬實相符;
5.期末,根據賬簿記錄資料和其他資料,時行必要的加工計算,編制會計報表。
二、會計核算的七種方法,雖各有特定的含義和作用,但並不是獨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彼此制約的。它們構成了壹個完整的方法體系。在會計核算中,應正確地運用這些方法。壹般在經濟業務發生後,按規定的手續填制和審核憑證,並應用復式記賬法在有關賬簿中進行登記;壹定期末還要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費用進行成本計算和財產清查,在賬證、賬賬、賬實相符的基礎上,根據賬簿記錄編制會計報表。
三、會計信息化下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原則:
(壹)規範化原則
信息化條件下會計信息的開放性、智能化和實時化特征要求會計信息規範化,因此會計核算方法也應遵循規範化原則,其意義在於:
1. 有助於真正實現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實現會計信息系統與企業內外有關系統(如證監會、銀行、稅務、企業)的實時對接,進壹步促進了會計系統之間的協作和相互監控。
2. 可以促進會計核算軟件研制的標準化、規範化,加快管理型軟件的開發應用。
3. 保證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減少會計人員主觀判斷的機會,在壹定程度上增強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二)準確性原則
在信息化條件下,最需要考慮的是核算方法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準確性將成為會計核算方法選擇的重要原則。會計信息化條件下,大部分核算業務交給計算機處理,因此在選擇會計核算方法時,不必計較核算工作量的多少;而且,由於信息化環境下信息高度***享,會計數據較手工環境下更易取得,不必為了權衡結果的精確性和過程的復雜性而選擇次優的方法。
(三)及時性原則
信息化環境下的壹個顯著特征是實時性,會計數據采集、處理,會計信息的發布、傳輸和利用能夠實時化、動態化。會計數據處理的動態化要求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必須考慮及時性原則。
(四)開拓性原則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會計核算方法的質量在不斷創新和發展,會計人員在選擇會計處理方法時,應當選擇會計發展過程中最現代化、最新穎也最具生命力的會計核算方法,實現會計方法的不斷變革,與時俱進,提高會計核算的效率與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