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合理避稅的23種方法

合理避稅的23種方法

 會計頻道訊 收入是企業銷售商品或者提供勞務等經營業務實現的營業收入。收入按收入的性質可以有不同的分類,可以分為商品銷售收入、勞務收入和提供他人使用本企業的資產等而取得的收入等。

 主營業務收入是指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等取得的營業收入,其作假的主要方式有:

  1.發票管理不嚴格

 發票是企業銷售產品的主要原始憑證,也是計稅的主要依據。

 工作中,有些企業不按發票管理辦法嚴格管理發票,在發票的使用和保管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開銷售發票,開?陰陽票?,代他人開票等。這樣便給偷稅、漏稅、貪汙盜竊、私設?小金庫?留有了余地。

  2.產品銷售收入入賬時間不正確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及會計制度規定,企業發出商品,同時收訖貨款或取得索取貨款的憑證時,作為銷售收入的入賬時間,但是有的企業常常違反入賬時間,人為地改變入賬時間,改變當期計稅基數。隨意的調查當期的利潤,影響了利潤的真實。

 如:企業某月開據價值50萬元的發票,當期抵扣後應交稅金30000元。但企業覺得上交稅金可惜,便決定只上16000元的稅金,會計授意只能將開據稅額為14000元的發票取出不下賬,待下月再下賬,再找進項。從而使得當月的發票領用存月報表,發票使用明細表等報表全部失真。

  3.產品銷售收入的入賬金額不實

 某些企業銷售商品時以?應收賬款?、?銀行存款?直接沖減?庫存商品?產成品?從而隨意變動記賬的銷售額,造成當期損益不實。

 如:某企業銷售壹批節能燈,價值計20000元,企業為了逃稅,便不通過收入、銷貨成本核算,直接掛往來抵減產成品。

  4.故意隱匿收入

 企業為了逃稅,在發出商品,收到貨款,但發票尚未給購貨方的情況下,將發票聯單獨存放,而作為應付款下賬。

 如:某企業銷售壹臺電腦,購貨方提走電腦,並將款5000元已付給了銷貨方,但未索取發票聯。企業並不知道購貨方何時來取發票聯,便將開據的價為5000元的發票隱藏起來不作賬,從而影響了當期損益。

  5.白條出庫,作銷售入賬

 企業應在發出商品、提供勞務,同時收訖貨款或取得索取貨款的憑證時,確認產品銷售收入的實現。有的企業為了虛增利潤,依據白條出庫來確認銷售收入的實現。

 如:某企業為了調整利潤,便采用作假手法,以白條為依據作為收入的實現,具體表現為:該企業領導人開了壹張白條,命令庫管員將再產品50000個發往M公司,讓其代銷,企業並未收到M公司的簽收憑據,只用倉庫發貨的壹張白條下賬,作為收入的實現。企業本應收到M公司的代銷清單時再作銷售處理,但企業為了虛調利潤,在無任何結算單據的情況下,便以白條下了賬。

  6.預收貨款提前轉作銷售收入

 企業預先收到購貨單位支付的貨款,應通過?預收賬款?賬戶進行核算,等發出商品時,進行沖減?預收賬款?,同時,增加?產品銷售收入?科目的核算。但企業為了調整利潤,在產品還未發出時便作了銷售,視為銷售收入的實現。

 如:企業銷售設備,預收貨款80萬元。企業上月報表利潤虧損,本月為了貸款,想有些盈利。無采取積極的管理措施,卻采用了虛增產品銷售收入的作假手段,將預收的貨款80萬元作為產品銷售收入處理。令該設備的成本為4.8萬元,本期銷項稅為130000,進項稅為50000,則應交納增值稅為80000,應交納城建稅為5600,應交納的教育費附加為2400,當前虛增利潤為800000-480000-80000-5600-2400=232000元。

  7.向預付款單位發出商品時,不作銷售處理

 財務制度規定企業向購貨單位預收貨款後,應當在發出產品時,作實現銷售的賬務處理。但企業通常在預收購貨單位的貨款,向購貨單位發出商品時,為了調整當期損益,直接記入?分期收款發出商品?而不記入?產品銷售收入?。從而偷逃稅金,轉移了利潤。

 如:某企業與購貨方簽定了壹份產品銷售合同,合同中的約定購貨方預付貨款100萬後三個月,銷貨方將貨交於購貨方。該企業在收到貨款時應當借記:?銀行存款?,貸記:?預收賬款?,發出產品時應借記:?預收賬款?,貸記:?產品銷售收入?。但企業不作沖減?預收賬款?,增加?產品銷售收入?的處理,直接按產品的實際成本80萬,借記:?分期收款發出商品?,貸記?產成品?。令企業應交的增值稅5000,則企業應交城建稅350,應交教育費附加費700,企業不僅偷逃稅金6050,還虛減了利潤1000000-800000-6050=193950元。

  8.虛設客戶調整利稅

 有的企業為了調增利潤,便采取假設客戶,編造產品銷售收入的作法。

 如:企業為了保持微利目標,便編造了假設客戶,從而虛增產品銷售收入。具體表現為:財務部受領導授意,在某月未發生銷售,也未收到任何收款憑證的情況下,虛擬壹個購貨單位購買產品,貨款暫欠500萬元的白條作為原始憑證下了賬。月末結轉成本300萬元。令應交增值稅35000元,則企業上交城建稅2450,教育費附加1050,通過多交稅金來掩蓋了虛增利潤1996500(5000000-3000000-2450-1050)的假象。

  9.延期辦理托收承付,調整當年利潤

 企業采用托收承付的結算方式銷售產品,當產品發出,托收手續已辦采取的收取價款的憑據時,應作為銷售收入處理。但企業為了控制利潤數額,少交稅,便采取了延期托收手續,故意減少當期產品銷售收入的手法。

 如:某企業合同約定,12月份發出580萬元的產品,但企業為了少交稅金故意延期到下壹年度才開具發票,辦理托收,從而減少了當年利潤。並將當年實現的銷售利潤轉移到了下年。

  10.銷貨退回,虛擬業務

 按財務制度規定,對銷售退回不論是本年度退回,還是以前年度的銷售退回,均應沖減當月銷售收入。但在工作中,有些企業為了不影響收入利潤,但對退回的產品不入賬,形成賬外物,或者直接虛擬往來,不沖減產品銷售收入。

 如:某企業收到上月退回的價值30萬元的質次商品,企業當月本應沖減當月的產品銷售收入30萬元。但企業為了對當月的損益無影響,便故意將退回的產品虛掛了?應收賬款?或?應付賬款?的某壹子目。

  11.延期結算代銷產品,經辦人員獲利私吞

 企業委托其他單位代銷產品,代銷清單應按企業與代銷單位商品的日期按時提供來作為委托單位下賬的原始依據。有的委托單位經辦個人私欲比較強烈,私用職權,允許代銷單位延期提供代銷清單的壹種不法行為。

 如:某企業委托某公司代銷商品,商定代銷單位每月末向委托單位代銷清單,以便及時進行貨款結算。但代銷單位為了占用代銷款進行其他經營活動,串通委托單位的經辦人,故意拖延提供代銷清單的時間。從而使得代銷單位長期占用資金100萬元,委托方經辦人也從中獲利10000元。

  12.賒銷商品轉作收入,虛增存貨周轉率

 企業將沒有產生收入的賒銷產品,按現銷作為當期的收入辦理。以致於提高了企業的存貨周轉率。

 如:某企業1998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8000萬元,其中賒銷款為2400元,存款平均成本為4000萬元,存貨的實際周轉率為1.4次。企業向銀行提供報表,為了反映企業運作較好,將賒銷款作為銷售收入處理,使得企業虛增了收入,存貨周轉率由原來的1.4次提高到2次。

  13.銷售自制半成品,直接沖減生產成本

 企業為了調整損益,將應入庫後作銷售的半成品,在未入庫之前直接從車間發給客戶,並將取得的銷售收入直接沖減生產成本。

 如:企業按規定,應將加工完畢並已驗收合格的半成品交付半成品庫,並辦理有關的入庫手續。但廠部為了在作合並報表時少交稅款,便將加工完畢的半所品直接從車間發往購貨單位,使車間財務作賬務處理時直接將產品銷售收入200萬金額記入銀行存款,同時減少了?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200萬。結果使得企業少交增值稅50000元,少交城建稅3500元,少交教育費附加1500。從而減少了當年利潤(令成本為150萬元)(2000000-1500000-50000-3500-1500=445000元),少交所得稅146850元。

  14.低價出售產品,經辦人員撈取回扣

 在市場競爭中,企業在業務上允許銷售人員根據情況,在給定的價格變動的幅度內上下浮動。這樣使得有關經辦人銷售價格上便有機可乘。如:某企業與購貨方商談價格中,銷售人員為了自己謀利,談妥了條件,銷售人員以較低價格出售,購貨方不要發票,從而銷售人員從中可得好處5000元。使得企業銷售收入虛減了5000元。

  15.產品?以舊換新?,用差價計收入

 企業采用?以舊換新?的促銷方式,對新舊產品都應下賬處理,對改進的舊產品應作購進處理,對發出的新產品應作銷售處理,但企業卻用差價計收入,使得企業少交稅款。

 如:某企業生產新產品的售價100萬,回收舊產品的協議價為50萬元,新舊產品交換後,購貨方付款50萬元。企業對換回的舊產品進行加工修復後,成本變成了60萬,後以售100萬元售與另壹企業。結果,企業將新舊差價50萬元直接計入收入處理,加工後產品銷售直接沖減了生產成本。結果使企業少計收入150萬,少交增值稅30000元,少交了城建稅2100,少交了教育費附加900。從而影響了利潤和所得稅。

  16.憑空填制記賬憑證,將收入轉為損失

 企業在結賬時,發現收入太大,稅金過高,便憑空填制記賬憑證,虛減產品銷售收入,將收入轉為財產損失計入當年損益。

 如:企業在月終轉賬時,為了調減收入,制作了壹張虛假的記賬憑證。記賬憑證摘要裏註明:因質量問題退回A產品80萬元。財務直接紅字沖減了銷售收入,同時虛掛了壹個?其他應付款?的往來賬戶。從而掩蓋了收入,少交了稅金。

  17.補收的銷售額,直接計營業外收入

 企業因失誤報價錯誤,使企業少收了貨款後,向購貨方追繳貨款的金額,企業直接計入?營業外收入?從而來減銷項稅額。

 如:某企業財務失誤將本應收100萬的銷貨款的產品,只按80萬收賬。後經企業與購貨方商談,購貨方同意補付貨款,同時不要發票,只要壹個內部收據則可。這樣,某企業財務人員將補收的20萬貨款不作銷售收入處理,卻直接計入了?營業外收入?,從而影響了應交增值稅及其附加稅的金額31,966.00(29,060 2,906=31,966)

  18.銷售折扣與折讓處理不規範來調整收入

 按規定,工業企業發生的銷售折扣及折讓應抵減產品銷售收入項目,商品流通企業則單獨將其反映在:?銷售折扣與折讓?帳戶。但企業在工作中經常虛設折扣與折讓事項沖減收入。

 如:某工業企業為了調節利潤,在已結帳的情況下,隨意調整報表上的銷售折扣與折讓,以滿足報表使用者(譬如:銀行)的要求。

  19.用銷售折扣與折讓,截留納入?小金庫?

 企業通常把屬於銷售收入的金額以?折讓?、?折扣?名義擅自截留資金,存入?小金庫?以便用在壹些非法支出方面。

 如:企業領導要送禮,便指令財務作了壹些不合理財務處理,將取得的銷售收入中以銷售折扣與折讓中擠出壹部分資金,以滿足領導的需要。

  20.銷售退回的運雜費壹並混入銷售沖銷

 企業銷售貨物,發生退回。經雙方協議,退回運雜費由銷貨方來承擔。但企業將銷售退回的運雜費壹並沖銷銷售收入,使得企業虛減收入。

 如:企業銷售壹批貨物,因質量問題,購貨方將壹部分價值20萬的產品退回。雙方協商決定,退貨運雜費10,000元由銷貨方負擔。企業收到有關運雜費單據時,本應計入?經營費用?,但企業卻直接沖減了銷售收入,使銷售收入失真,產生了錯誤的會計信息。

  21.來料加工節省材料,不作收入

 工業企業對外進行加工、修理修配業務,按合同規定節省材料可留歸企業所有,該企業將節省材料作價出售,卻不作收入處理,留以後備用。

 如:某企業承攬壹項來料加工業務,合同規定若有余料將歸受托單位所有。該企業對來料加工完畢後,將節省材料對外售出,取得價款8000元,未作收入,直接入了?小金庫?。

  22.工業性勞務,直接沖減成本

 工業企業從事工業性勞務,屬於主營業務,對其收入與成本應進行明細核算,勞務收入記入?產品銷售收入?,期末結轉其成本。有的企業將工業性勞務收入直接記入?生產成本?以沖減勞務成本,達到逃稅的目的。

 如:企業全年提供加工勞務收入100萬元,成本80萬元。企業將取得的收入直接沖減生產成本100萬元,從而逃避了應交的增值稅及10%的附加稅。

  23.在建工程領用產成品,不作銷售處理

 企業在建工程在領用自制產品時,應視同銷售。結算時按產品售價,借記:?在建工程?貸記?產品銷售收入?。有的企業為了降低固定資產的造價,在領用自制產品時,不作銷售收入處理,而是直接沖減成本。

 如:某企業因資金困難,為了緩解資金矛盾,在壹個領用的自制產品的擴建項目中,將應作為收入處理的價值50萬元的產品直接沖減?產成品?成本,使得投資方增大了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