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是什麽導致了1998年的金融風暴?

是什麽導致了1998年的金融風暴?

(壹)內因1。經濟發展過熱,結構不合理,資源利用效率不好。盡管東亞國家的宏觀經濟在危機前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如高儲蓄率和高投資率、財政平衡、通貨膨脹溫和、經濟增長強勁等。,實際上,過於樂觀的預期導致了資本的過度積累,忽視了資源配置的合理性。電子、汽車制造、家用電器、房地產等部門產能大量過剩,盈利能力明顯減弱。同時,由於缺乏新的主導產業集群,大量資金轉向投機性的證券市場和房地產市場,形成了金融和房地產泡沫。宏觀經濟抵禦各種沖擊的能力下降。2.“房地產泡沫”破滅,銀行壞賬嚴重。東南亞國家在過去十年的快速增長期間房地產價格飆升,吸引了銀行大量投資房地產,壹些銀行甚至降低了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標準。據統計,泰國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貸款約占其貸款總額的50%,馬來西亞占29%,印尼占20%,菲律賓占11%。近年來,由於這些國家經濟發展放緩,商業建築嚴重過剩,導致大量住宅和商業建築閑置,銀行壞賬增加。3.盯住匯率制度不僅降低了人們對潛在外匯風險的意識,也增加了貨幣當局宏觀調控的難度。在固定匯率制度下,貨幣政策失去了獨立性,中央銀行無法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運用貨幣政策調節宏觀經濟運行。尤其是在東南亞長期高速增長的情況下,國內外投資者普遍看好經濟前景,在壹些熱門行業投入大量資金。當經濟出現過熱跡象時,央行的手腳被釘住制度束縛,既不能改變貨幣供應量(國內信貸的變化完全被外匯儲備反方向的變化所抵消),也不能改變利率(因為加息會使更多的資金流入國內,從而加劇經濟過熱的跡象)。特別值得指出的是,香港的聯系匯率制度之所以能夠經受住金融風暴的沖擊,抵禦國際炒家的惡意炒作,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有強大的內地做後盾。內地已明確表示,將堅決支持香港政府維護港元穩定的努力,甚至在必要時與香港金管局合作,共同打擊針對港元的投機行為。內地6543.8+04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對外承諾人民幣不會貶值,是港元穩定的堅強後盾。4.外債期限結構不合理。隨著資本賬戶的開放,東亞國家對外國銀行形成了巨額的外幣債務,而且償還期特別短。而大規模的銀行短期外幣拆借對應的是以本幣計價的對境內企業的中長期債權,境內銀行並沒有對巨額外債進行期限轉換,規避外匯風險。這是危機爆發時各國外匯儲備告罄的主要原因。其中,韓國的金融危機是由外債償還危機引起的。5.制度建設滯後。危機中的亞洲國家受到政府治理不善、投資保護不足、相關借貸盛行、不能嚴格執行破產法規、不能嚴格遵守會計準則等因素的困擾或損害。“裙帶資本主義”造成了市場的不透明。薄弱的制度建設與危機國家的市場化進程不協調。(2)外部因素全球經濟壹體化和國際金融市場的內在不穩定性是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的外部因素。在全球化趨勢下,國際金融市場的內在不穩定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資本流動容易因市場預期和信心的變化而發生逆轉;信息技術的進步使巨額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快速跨境流動成為可能;國際投資基金和投資銀行可利用的資金遠大於中小金融市場所能承受的規模,這使得中小金融市場容易受到它們的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