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道怎麽拼?

道怎麽拼?

道姓

第壹個起源:

源於蜀人,屬歸依,改姓為氏。投靠改姓道。整個故事的細節有待考證。

第二個來源:

起源於苗族,來自渤海族,屬於進入苗族,然後在漢語中改姓的女真。據說有些道苗原屬渤海女真族。五代時被契丹族滅後,南下避難,與西南苗族合並。後來,在元明時期,明朝的將軍王紀平成為當地的酋長,並給當地的蠻族起了三個姓氏:帕、道和多。後來壹些道族人改為刁。這個理論還有待檢驗。

第三個來源:

源於傣族,出自元代雲南傣族首領貢祿,屬於賜姓改姓的皇帝。在古代,傣族人有名無姓。傣族有名無姓,主要用“巖”“玉”兩個字來區分男女。所有的名字都叫閻、、閻...指未婚男性,而那些所謂的尤拉,玉嬌,玉...參考未婚女生。傣族人的名字有好幾個,年輕時男人進佛寺,有個和尚的名字,世俗化後還是用他們的俗名。他們結婚後,也被稱為“某某之父”。例如,如果孩子的名字是燕文,他的父親將是伯顏。女人婚前也叫娘家姓,生了孩子後要改稱“某某之母”;如果稱呼有職務的人,也要在職務後加壹個地名,如“會計滿井蘭”(滿井蘭村的會計)、“景洪鎮長”(景伯鎮的鎮長)。按照傣語來說,就是倒敘閱讀。傣族人的名字根據他們的生活階段而變化。

傣族漢族姓氏多為道、白、李、陶、胡,尤以道為多。據考證,道的名字來源於“昭”字,在傣語中是“主人”的意思。事實上,趙、道並不是傣族的原始姓氏。在舊社會,傣族分為貴族、窮人、官員和普通百姓。窮人經常把舊的男性貴族和官員稱為趙賀島。比如宣威大使叫片領,土司叫趙萌,頭像叫島帕亞。趙宇島是舊土司和貴族的名字,不是傣族人的姓。傳說“道”是皇帝給的。早在1500年前,傣族首領就在離萬裏不遠的東漢洛陽進貢。皇帝見他沒有姓,就賜他壹把寶刀,以“道”為氏。所以,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傣族人壹般取中文名“道”。到現在,姓“道”的壹般都是有錢的貴族或者曾經是土司的人。

以刀為首名,最早見於李宣威世系第六代,稱刀補瓦。史書《車中宣威譜牒簡史》記載:“道恒隆繼位時,是宋理宗年間。朝廷把景隆王戲裏的道恒隆的“道”字翻譯成“道”。從此,景隆王的中文名就以“道”字開頭...刀恒隆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有刀補瓦……”補瓦刀是車上第壹個以“刀”字命名的人。後來出現了道暹答,道弓滿,道更孟,道八光,道雙。元朝至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設立軍政總政,傣族首領鞏俐、共鸞、魯公管理轄區。元朝朝廷封魯公為道氏,從此開始了這個道氏家族的姓氏。明朝永樂四年(公元1406年,戴歷768年),孟連司第四任土司進京朝貢,永樂皇帝賜他壹個刀名。此後歷代都宣稱土司及其官員姓道。那麽“道”姓和“趙”姓是什麽意思呢?“道”是“道”的演變,讀音相近,“道”與“趙”同音。道的名字可能是趙的簡化,也可能是島的音譯,是“貴族”和“官員”的音譯。壹開始並不是特指姓氏。後來在歷史演變中,“道”、“島”、“趙”成為傣族貴族的主要姓氏。不管起源如何,道氏已經被傣族人所認可,成為傣族首領所采用的姓氏,是今天傣族人最流行的姓氏。

第四個來源:

源於朝鮮族,源於自古以來最流行的百濟姓,屬於漢化改姓。唐代魏征壽在《隋書傳》第四十六篇中記載:“百濟源於朝鮮。國王有個女仆突然懷孕了,國王想殺了她。丫環道:“有個東西長得像雞,所以摸起來像我,所以有孕。“王社之。後來生了人,棄了廁所,活了很久,以為自己是神,就取名東明。及龍,韓王避之,東明懼之,逃至水淹,夫* * *奉之。東明之後,恨臺之人忠仁,才在家鄉立國。漢朝遼東太守公孫度,以妻為妾,逐漸興盛,成為東夷強國。當初百家幫海,故取名百濟。歷經十余代,中國,代臣,詳史。開皇之初,曾派遣使臣向常進貢,分別擔任上開官、首領和百濟王。主國東西450裏,南北900多裏,南有新羅,北有朝鮮。它的首都叫朱巴市。官有十六品:龍說左平、二大率、二慈率、二德率、二劃率、二奈率、二將軍德、紫帶;二級實德,肥皂帶;第二古德,紅帶;二級閱讀,綠帶;第二對德國以下,全是黃帶;第二個杜文,第二個吳毒,第二個左軍,第二個真武,第二個柯玉都用白帶。其冠制相同,奈率之上飾銀花。悠久的歷史每三年講解壹次。京師有五部,部有五巷,故士少。五方各有壹方領袖,另壹方輔助。有十郡,郡有將軍。其民族有新羅、朝鮮、日本等。,以及中國人民。它的衣服和高麗的差不多。女人不化妝,結了婚就分兩路戴在頭上。庸俗的還是騎射,讀史,能做官,還懂醫術,獵龜,相占。雙手尊重地面。有僧尼,多寺塔。有鼓,有鼓,有箏,有鈸,有笛子,有甩鍋,有圍棋,有伏普,有牽手,有做珍珠。宋代的元嘉歷始於銀月的建立。初中有八個姓:沙、燕、道、謝、貞、郭、穆、苗。結婚的儀式和中國的相似。喪葬制度就像高麗。有五谷,有牛,有豬,有雞,大部分不吃帶火的。當田地潮濕時,每個人都住在山裏。有巨型栗子。每年四月,國王祭祀天庭和五帝之神。在郭城建立其祖先秋臺寺,時年四歲。中國西南有15個島民,都有城市。”道氏在這裏,也就是百濟國的最大勢力,是八大家族之壹。唐朝、遼國、元朝、明朝,在壹次次的軍隊進攻下,最終國家被滅,人民多次被強行遷居中原,其中就包括刀族。

名人姓氏:

道樹山:(公元1909 ~至今),傣族;雲南西雙版納。現代名中醫。

5月1909、11日,雲南省宜良、阿米地區連續發生地震。災難過後,瘟疫出現,各種皮膚病伴隨著流行病爆發。盡管妻子懷有身孕,但道氏傣醫第十五代傳人道吉仁帶領十余名傣醫從西雙版納北上,在道氏皮膚愈合術的幫助下,連夜趕往疫區。疫區的人們稱贊道吉人,把他的善行傳遍天下,希望用壹份豐厚的禮物來回報他。道吉人心裏惦記著老婆,婉言謝絕的人都是好心趕回家得知老婆壹個月前生了個兒子。道濟仁高興極了,給兒子取名“蜀山”。

道樹山從小就才華橫溢。從八歲開始,他就和父母壹起收集外國的草藥,至今也忘不了很多類似的草藥。隨行的壹位傣族老醫生稱贊道:“這孩子將來必成大器”;十歲開始幫父親熬中藥,學習如何利用各種動植物入藥。十二歲那年的初春,我和父親壹起去叢林深處捉了幾條當地的珍稀蛇——烏梢蛇。後來,我目睹了父親治愈皮膚和治療白化病和麻風病的神奇配方。病人痊愈後,上門磕頭,久久不能下跪,痛得流下眼淚。場面極其感人。這位道人對善的描述深深震撼了他,他決定從現在開始行醫,造福所有的人。聽到這些,我父親深感欣慰。除了每天陪父親外出就醫,每天晚上爺爺還督促他要善於言談,學習醫書。時光飛逝。5年後,道樹山在祖父和父親的教導下,經過不懈努力,掌握了道氏祖傳醫術的輪廓。同年冬,祖父將道的護膚絕技“黑蛇皮康方”傳授給他。次年,道樹山第壹次開始獨立行醫。壹年之內,他造福了附近無數村民,跌打損傷感冒發燒等小病都治好了。以《黑蛇皮康方》為藍本,將黑蛇入藥,治“白咳”、“風疹”、“蛇串瘡”、“蛇帶瘡”,此後,道樹山足跡遍布西雙版納,在他的指揮下治療了數萬名患者。被尊稱為“傣藥蛇祖”,名聲傳遍雲、貴、川,國內外多位達官貴人曾來此就診。作為民族醫藥史上的壹朵奇葩,道的傣醫藥煥發著嶄新的光彩。

道美蘭:(公元1944 ~至今),傣族,女,雲南景洪人。著名的舞蹈表演藝術家。

1954當選為西雙版納自治州民族文化藝術隊專業舞蹈演員。他因在傣族舞劇《趙書屯和木南納諾》中成功扮演七公主而成名。1958、1961年在雲南省歌舞團、東方歌舞團任舞蹈演員。歷任中國舞蹈家協會雲南分會副主席、雲南省歌舞團舞蹈家、雲南省文聯副主席、道美蘭民族藝術希望學校校長、第九屆政協委員。被譽為“傣家金孔雀”、“舞蹈女神”的道美蘭,從小生長在風景如畫的西雙版納,從小深受傣族傳統文化的影響。在她故土這片神奇而美麗的土地上,她像沃土中的壹株幼苗,喝著大地賜予她的甘露,使這個從生命盡頭踏上求學之路的傣家小女孩,以壹種奇異、自然、純凈、甜美的藝術風格,從竹樓走向世界舞臺。在周恩來的親切關懷下,從西雙版納民族藝術團、雲南省歌舞團到北京東方歌舞團,她以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魅力舉世矚目。傣族舞劇《孔雀公主》,優秀的傣族舞蹈如《捉秋千》、《小布哨》、《喝壹條河》、《大型音樂舞蹈史詩《東方紅》中的花環舞領舞、柬埔寨《百花園中的舞蹈仙女》、印度舞蹈、非洲舞蹈等。,都給人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人評:道美蘭自己的形象和真實。20世紀80年代以來,道美蘭在吸收世界各地優秀舞蹈的基礎上,創新發展了傣族舞蹈,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她的代表作《金孔雀》、《水》在首屆全國舞蹈大賽中獲獎,而她主要自編自演的獨舞晚會更是將她的表演藝術推向了壹個更加完整和成熟的巔峰。信息需要補充。

道安國:(公元1938 ~至今),傣族;雲南盈江人。雲南德宏民族出版社副總編輯。

1959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現任雲南德宏民族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中國出版協會民族出版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民族作家協會理事。主要成就:出版《西遊記》等7種傣語譯本。1984被中共德宏市委、州政府授予先進科技工作者稱號;1987被中國新聞出版署、編輯協會授予長期出版工作榮譽證書。

道寶瑤:(公元1938 ~至今),傣族;雲南德宏人。著名教育家。

畢業於昆明師範大學文史系。原德宏教育學院院長,德宏廣播電視大學校長,教授,德宏作家協會副主席,現已退休。德宏州戴研究會副會長,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作家協會會員,香港國際教育交流中心顧問。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62以來,先後在蘆溪中學、德宏民族師範學校、德宏師範學院、德宏教育學院任教師、講師、副教授、教授。院長、副院長、院長等行政職務;德宏教育學院委員會委員、德宏教育學院工會主席。教學課程有《中國古代文學》、《民族民間文學》。在教學、科研、黨政工作等方面成績突出。,先後被授予德宏州黨員、德宏州教育學院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雲南省高校德育工作先進工作者,雲南省優秀教師,獲得曾憲梓教育基金獎。著作有《論民族文化》等。並合作翻譯整理了傣族民間敘事詩《九顆寶石》和傣族民主革命家、詩人道安仁的詩集《抗英故事》、《旅行故事》等。,並參與了傣族文學史的編纂。

道:(公元1948年至今),戴,雲南盈江人。著名教育家。

畢業於雲南師範大學(函授部)。他現任雲南德宏教育學院院長、副教授,廣播電視大學副校長(校)。黨委委員;德宏數學學會理事長、德宏傣族學會理事。先後調任盈江老城中學教學主任,盈江民族寄宿制中學副校長並主持工作,德宏二中民族中學校長、黨支部書記。1989以來,連續三年被評為國家級“優秀教師”;1992獲國家級“先進教育工作者”稱號;1994被省級表彰為“優秀教師”。學術論文《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學方法的再思考》獲雲南省中學數學論文評選三等獎;重視基礎教育,提高國民素質被中國教育成果系列65438-0997全國中小學教師優秀論文選登。探索新世紀德育面臨的新問題及其對策,《形成學生良好認知結構的數學教學反思》入選全國論文系列《教育研究與實踐》。《用鄧小平教育思想和理論分析我國教育現狀和問題》壹文受到了社會的關註和政府的采納。

道愛民:(公元1947 ~至今),傣族;雲南景洪人。著名計生幹部。

畢業於中央黨校先進教研部文化大專班。現任雲南省計劃生育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主要業績:歷任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團委書記、縣長、副州長、副書記、州長。他在擔任省長期間,圍繞省委、省政府的發展戰略,結合實際,提出了“旅遊興邦、邊貿活起來、生物富起來”的工作思路並付諸實施,為西雙版納對外開放、對內搞活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短短5年,他使泉州國內生產總值提前5年翻了壹番,財政收入增長4倍多,旅遊創匯增長50多倍,邊貿進出口額增長20多倍,鄉鎮企業營業收入增長10多倍,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倍多。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黨和國家領導人也高度評價。調入雲南省計生委後,努力改善內外工作條件,突破工作中的重點和難點,提高了人口計生工作的整體水平,縮小了與發達地區的差距。上任不到兩年,他就深入全省16個地州市的70多個縣(市、區),針對全省計劃生育工作和委辦局機關的現狀,明確提出“重視調查研究,抓基礎建設;註重政治理論學習和機關作風建設;註重團結協調推進事業改革發展”,將1998定為“調查研究年”,1999定為“基層基礎工作年”。通過狠抓基層基礎和薄弱環節,全省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明顯下降,從1994開始實施的全省計劃生育“三化”計劃圓滿結束。工作得到了國家計生委和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肯定,先進事跡在《人民日報》和《中國人口報》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