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系:兩者沒有本質上沒有明顯區別。
區別:基數論以邊際效用來說明效用最大化。序數論則是用無差異曲線和約束線來說明。
在基數效用論中,消費者消費n種商品時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消費者應該使自己所購買的各種商品的邊際效用與價格之比相等。或消費者應使自己花費在各種商品購買上的最後壹元錢所帶來的邊際效用相等,即 MU1/P1= MU2/P2= =MUn/Pn=λ。 在序數效用論裏,消費者實現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是:預算約束線與無差異曲線相切之點,用公式表示為:RCS1,2 =P1/ P2。由於RCS1,2 =P1/ P2=MU1/ MU2,所以有MU1/P1=MU2/P2,這與基數效用論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條件相同。
可見,雖然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在不同的假設條件下以不同的方法來分析消費者行為,然而,二者所得出的消費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條件的本質卻是相同的。
:敘述效用論
兩個公式 P1*Q1+P2*Q2=Y 預算線
U=U(Q1,Q2) 效用函數
說明預算線的圖形,坐標軸X,Y分別為Q1,Q2說明效用圖,是個凹函數,因為當壹個兩個產品邊際替代率遞增.(壹種東西消費的多了,就會膩,更需要另壹種東西)
效用函數與預算線相切為均衡狀態.當壹種產品價格變化,預算線變化,切點變化可以分出兩種效應 替代和收入效應
缺陷:序數效用和基數效用理論都屬於古典的消費者理論,有個很大的問題,妳怎麽統計產品對消費者的效用,它是不能衡量的.
所以,薩繆爾森提出 消費者偏好理論,而實際上偏好理論也有很大缺陷,他混淆了很多概念.
總之,消費者理論不可能準確地計算出均衡,就像不會計算出我怎麽分配收入,怎麽消費.經濟理論模型只是用來理解經濟現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