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答案是:壹萬米寬,壹厘米深。這是成敗的主要原因!
姜二郎這裏不是在說誰,而是在揭示壹些人總是不成功的原因,因為他們習慣了每天做“三件”以上的事情。如果他們十年每天只做“壹件”事,效果會怎樣?
“三”是很多窮人和迷茫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他們做了太多的事,卻沒能“專註於壹件事”!大家好像都很忙,從早到晚做很多事情,和夢無關!
講個故事:
有壹個叫孟莉的公司職員,在壹家物流公司工作。他最大的夢想是成為壹名作家。
接下來姜二郎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個男人做了多少和他的夢想(當作家)有關的事情。
早上7點起床刷牙,吃早飯,出門坐車,到公司,先看報紙,然後出辦公室接壹杯水,泡壹杯茶。然後今天開始看壹些素材報道。
10召開部門會議1小時,11公司老板找他談工作1小時。午飯後,他休息了半個小時。下午開始往工地跑,和工地的同事交流,然後聊了半個小時。
看著下班時間,趕緊回公司,把跑工地的結果匯報給經理。
打卡,坐公交回家,回家,做飯,吃飯,洗碗,坐沙發看電視。沒有自己喜歡的節目,就看壹些又臭又長的電視劇和壹些娛樂節目,直到晚上11點。洗洗睡吧。
白天,李夢見做了很多事,粗略數了壹下有近30件,但他從來沒有集中精力做壹件事超過3個小時,也從來沒有和當作家扯上任何關系。
因此,他的夢想從未實現。當作家只能是和朋友喝酒時吹牛的話題。
他仍然是壹個普通的職員,年復壹年,直到他老死。
普通人成為大師,小白逆襲成大咖。在我看來,其背後的核心原則只有壹個:
壹厘米寬,壹萬米深。
接下來,姜二郎講述了第二個故事:
壹個美國人做事的方式,讓我們比較壹下這個人和孟莉在壹天內做事的數量和效率上的區別,妳就知道這是牛逼的原因了。
愛迪生是壹個多產的發明家,壹生中有2000項發明。84年後,愛迪生每年有23.8項發明,每個月有2項發明!
愛迪生取得了如此傑出的成就,以至於大多數人想破腦袋都想不通該怎麽做。讓我們壹起來揭開這個秘密。
如果妳早上7點起床,晚上11點睡覺,妳就已經工作了16個小時。
不同的是,別人做很多事,我只做壹件。如果妳把這些時間用在壹件事情和壹個方向上,妳也會成功。
那就是:把妳所有的時間、心思、體力、智慧、心思聚集在壹件事上而不是很多件事上,年復壹年,妳會有所成就!
愛迪生壹生做出了近2000項發明,涉及光、電、磁、機械、化學、生物等諸多方面,看起來更像是壹個“多面手”。
但他的“交流”是基於壹次只專註於壹項發明。
如果他想同時研究電燈、蓄電池和留聲機,最後可能什麽發明也做不出來。
最後分享壹個對我影響很大的故事:
1979年,15歲的王文靜走進江西財經大學的校門時,對自己的未來毫無概念。他不太喜歡自己的會計專業。
當時壹個生產隊有個會計。會計不就是記賬嗎?妳能做什麽?
22年後,王文京創辦的用友軟件公司以每股36.68元的創紀錄價格發行了2500萬股。上市首日暴漲100元,持有用友55%股權,王文靜身價暴漲10倍,達到50億元,成為“知識創造財富”經典故事中的標準主角。
談及自己的成功經歷,王文京說:
“壹生只做壹件事,專註,堅持,趕上好時候。就這麽簡單。”
最近看到壹個新聞,中國被稱為“業余中國”,因為自由職業者越來越多。現在的人也很浮躁。他們不把事情叫“做”,叫“玩”。他們今天彈這個,明天彈那個。這個平臺因這個而流行,那個平臺因那個而流行。
總之,壹切都成了業余愛好者...
普通人都很勤奮好學,但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只是人的精力有限。什麽都想做的結果就是什麽都做不好,最後會壹事無成。
陽光如何點燃火柴?答案很簡單,用壹個凸透鏡把所有的光例聚集到壹點就可以了。壹個人怎樣才能創造奇跡?
答案也很簡單,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己的目標上就行了。
幾年前,壹支由7名業余愛好者組成的登山隊攀登珠穆朗瑪峰,中央電視臺首次直播。七位選手中,有兩位最引人註目。他們壹個出生於1951,深圳公司董事長,壹個是深圳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
在房地產行業,沒人懷疑他的實力,但對於登山來說,他充其量是個業余愛好者,攀登世界第壹高峰輕而易舉。
另壹個是比王石小10歲的隊友。他身體素質特別好。在懷柔登山基地訓練時,他的成績總是第壹。
人們已經預測這位選手應該是第壹個登上珠穆朗瑪峰的人。
他還會拍攝登山的全過程,並準時把壹些相關的圖片發給家鄉電視臺。(請註意:就像前面提到的“李夢”,他每天做很多事,而不是壹件事。)
在海拔8000米的地方露營時,金色的夕陽傾瀉在白雪皚皚的珠峰上,景色美極了。隊友們非常興奮,除了王石,他們都跑出去欣賞美麗的風景。
無論隊友如何邀請,王石都躲在帳篷裏呆在家裏,這似乎不人道。
第二天,當接近頂峰時,危險和挑戰變得越來越嚴重。呼聲最高的隊友因為身體耐力不足,不得不放棄登頂。此時,他的體力已經耗盡。
王石是團隊中唯壹沒有受傷的人,幾乎完美登上了世界第壹高峰。
王石用兩個字壹針見血:專註,只有專註才能有成效,從而壹舉成功。
攀登珠穆朗瑪峰每次都讓我想起,不僅讓我想起各行各業,也讓我通過“專註”和“專註為壹”,到達人生的巔峰,實現自己的夢想。
下面有很多姜二郎研究的對象。如果妳把它們壹壹列出來,妳會看得很清楚。
余只專註於做與訓練相關的事情。
牛根生專註於只做和牛奶有關的事情。
趙本山專註於只做東北二人轉相關的事情。
劉謙只專註於做與魔法有關的事情。
成龍和甄子丹只關註功夫電影。
孔子只專註於做與傳播仁愛有關的事情。
佛陀專註於只做與普渡眾生有關的事情...
總結壹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專註於自己的領域,堅持下去。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企業可以利用的資源也是有限的。只有把他們的全部力量集中運用到壹點上,才能超越他人,取得非凡而持久的成就。
當妳設定理想的時候,妳需要不斷地用專註來提醒自己:人只能專註於壹件大事,壹輩子做好這件事。
嗯,姜二郎的分享在這裏。這次我很期待妳。學了之後,妳會迷失。讓自己每天專註壹點,慢慢的,甚至少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