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條抵庫亦稱“白條頂庫”,以不符合財務制度和會計憑證的字條或單據頂替合法單據,挪用庫存現金的行為。這些不合規定的字條和單據稱為“白條”。將這些白條用於庫裏抵充現金後,所抵現金即投入市場的貨幣流通,增加了市場貨幣流通量,給控制貨幣投放增加了困難。
同時,造成了帳目金額與實際不相符,擾亂了財務管理,給營私、貪汙等行為留下了缺口。因此,中國現金的收入付出,必須有合法的會計憑證並應按規定手續辦理和實現;由於白條不具備合法憑證所規定的條件,因此,不能履行支付手續。諸如出納員擅自留白條(借條)挪用現金,或給他人通融借款,或付款憑證未經審批就予付款等行為,均屬違反國家現金管理與財經紀律之列。
這種行為,如果規模較小,屬於壹般違法行為,如果情節嚴重,則屬於犯罪行為。
白條抵庫是財務用語,指的是以個人或單位名義開具的不符合財務制度和會計憑證手續的字條與單據,頂替庫存現金或實物的行為。壹般包括不遵守有關現金及物資管理制度要求,用白條或其他憑證,據以借出、挪用或暫付現金、原材料、商品、產品出庫等。
用白條抵庫,會使實際庫存現金減少,日常開支所需現金不足,還會使賬面現金余額超過庫存現金限額,難以進行財務管理。嚴重的,還容易產生揮霍浪費、挪用公款等問題。因此,用白條抵庫是壹種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應堅決杜絕。會計人員在處理相關業務時,應嚴禁將白條作為記賬的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