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個世紀以來,被譽為中國現代會計之父的潘序倫先生率先在中國會計界倡導誠信理念,並大規模開展誠信教育。中國現代會計的發展與潘序倫先生的名字密切相關。早在1928,潘序倫先生就從孔子的古訓“人無信則不立”、“人無信則不知能為”出發,以誠信為理念,創辦了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和立信會計學校。至今已經70多年了。幾十年過去了。在潘序倫先生的個人努力和立信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立信培育了自己的會計精神
自上個世紀以來,被譽為中國現代會計之父的潘序倫先生率先在中國會計界倡導誠信理念,並大規模開展誠信教育。中國現代會計的發展與潘序倫先生的名字密切相關。早在1928,潘序倫先生就從孔子的古訓“人無信則不立”、“人無信則不知能為”出發,以誠信為理念,創辦了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和立信會計學校。至今已經70多年了。幾十年過去了。在潘序倫先生的個人努力和立信幾代人的共同努力下,立信培育了自己的會計精神,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構建了自己的會計業務模式。從職業道德角度看,立信體現了自己的風格,開創了中國會計誠信的先河,立信會計也因此成為中國現代會計發展中壹道亮麗的風景線。這些都使得立信會計在我國會計教育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影響力。因此,宣傳立信會計精神,弘揚立信創始人潘序倫先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思想,不僅對立信會計的發展,而且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和會計誠信教育的完善都具有壹定的積極意義。
潘序倫先生倡導的會計誠信思想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壹、立信會計精神
第壹,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主義融入了潘序倫先生的生活。學生時代,潘序倫先生先後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和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經濟學博士學位。1924年,他毅然回到了祖國的懷抱。他肩負著“教育救國”、“實業救國”的遠大抱負,於1927+0成立了“潘序倫會計師事務所”。為贏得社會聲譽,體現誠信理念,次年公司更名為“立信會計師事務所”,同年成立立信會計學校,並任校長,開始了中國現代會計教育的積極大膽探索,將會計誠信教育融入其會計教育之中。潘序倫先生的辦學宗旨是適應社會需求,培養會計人才,註重實用,振興中華。
第二,無私奉獻的精神
潘序倫先生壹生致力於祖國的會計事業和教育事業。他建立會計事業和會計教育的目標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取自會計,用於會計,取自學生,用於學生。“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立信生涯中,潘序倫先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會計和會計教育事業中,大無私奉獻,小個人需求。潘序倫先生自己過著非常簡單的生活,從不奢侈浪費,從不輕易購買新家具和新衣服。1980,上海立信會計學院復課。潘序倫先生捐出畢生積蓄,設立了潘序倫獎學金,向立信圖書館捐贈了2000多冊圖書,並將事務所賺的錢和在會計教育上編輯出版的立信會計叢書的版稅全部投入,作為購置學校家具、擴建校舍等基本建設費用。
第三,大膽創新的精神
潘序倫先生被認為是中國首屈壹指的會計師。我們可以看到,在辛亥革命之前,我國工商企業的會計核算壹直沿用古代的單式記賬法,西方借貸的復式記賬法幾乎無人知曉。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應用和推廣新會計的歷史重任光榮地落在了潘序倫和他的會計同仁們的肩上。他們適應當時生產發展的需要,以大膽改進舊式會計,建立新式會計為己任,大膽引進西方復式記賬法,先後為許多工商單位設計了新式會計制度。同時,他們創辦會計學校,開展會計教育,傳授西式會計知識,使新式借貸會計源遠流長,開創了中國會計事業的新局面。
第四,艱苦創業精神
潘序倫先生壹生創辦立信會計事業和立信會計教育,苦心經營慘淡經營。後來立信會計事業發展壯大,依然堅持“精心規劃,勤勤懇懇辦學”。對潘序倫先生來說,管理壹所學校不容易。私立學校收費低,但要減免。教職員工都是交學費的,不可能再多設老師了。大部分都是請人去上無薪的兼職課,只給補貼。有的壹周20多節課,收入很少,從不抱怨。這與潘序倫先生的例子是分不開的。他也經常授課代課,但授課從不拿報酬,所有講課都是自願的。立信的會計生涯就是這樣通過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取得成功的。這是立信的優良傳統,也是立信興旺的“傳家寶”。實踐證明,立信辦學效益高,以最少的人力物力消耗取得了更大更好的社會效益。為中國會計界培養了成千上萬的優秀會計人才。
第五,實事求是的精神
會計是壹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會計的本質自始至終貫穿著“實”字。立信會計教育要求培養誠實守信的人,具有紮實的會計知識和技能,發揚腳踏實地的作風。在辦學實踐中,潘序倫先生反復強調“實”字,特別註重每門課程的實踐環節,給學生模擬實習的機會,然後安排學生到工商企事業單位進行現場實習。通常要求學生註意練習珠算、外語、漢字等基本功,並反復加強訓練。這種強調實踐,不斷進行實踐鍛煉的方式,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會計教材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也使學生不斷提高會計實踐技能,受到用人單位的普遍歡迎。
第六,敬業守信的精神
會計工作的根本要求是“真”字,要求會計數據真實、可靠、可信,不得篡改。潘序倫先生的敬業精神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對會計事業的忠誠必須建立在“信”的基礎上:“信以決心為基礎,信以養生為基礎,信以生命為基礎,信以待人為基礎,信而不忘,必有所成”。
潘序倫先生認為“誠信”是做人的重要標準,也是會計的職業道德。他把信用視為會計的生命線,“建立信任是會計的基礎。”沒有信用,就沒有會計”,這是潘序倫先生忠誠和專業精神的深刻體現。壹個人失去信用,就會弄虛作假,在私事上作弊,甚至名譽掃地。更嚴重的是,他會危及他人和單位,給社會和國家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潘序倫先生壹生都很重視“誠”和“信”。他常說,作為壹名會計,99分是不合格的,只有100分才是合格的,因為財務會計賬目上容不得任何差錯和缺點。
在嚴謹的學術過程中,也體現了潘序倫先生的忠誠和專業精神。以前立信學校的及格分數是定在70分,而不是60分。如果立信學校的學生在考試或工作中作弊,他將被開除,無壹例外。這樣,社會上可能就少了壹個騙子。因為在學校投機作弊,必然發展成職場騙子,害人害社會。
以上六大精神既是潘序倫先生個人的誠信思想,也是立信集團的會計精神。立信會計精神是壹種具有優良傳統的會計誠信精神,既具有鮮明的會計職業特色,又體現了強烈的時代氣息。我們現代會計人應該永遠珍惜和發揚立信會計精神。
二,潘序倫先生的會計職業道德思想
1933潘序倫先生在為《立信會計季刊》撰寫的《中國的會計職業》壹文中,從多方面論述了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壹個丈夫的知識、經驗和才能,對會計人員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從根本上來說,沒有道德重要。由於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誘因和威脅;無數個極端。會計如果不強化人的道德觀念,在履行職責時可以代人作弊,存在就可以作弊。但是,會計是壹個職業,其實是為工商企業設計的,是為了保護他們的信用。如果他們做出了不道德的行為,失去了信用,那麽這個職業,也就是它失去了存在的根本理由,違背了國家和社會的意願,就可以馬虎了。”並概括為“壹、義、二、誠、三、誠、四、勤”四條。
事實上,會計是壹個原則性很強的職業,特別強調真實可信,不允許弄虛作假、做假賬、錯賬。潘序倫先生在立信學校畢業生紀念冊上題詞:“若孔聖有言:去食去衣,無信立,因立信為立國之首。如果退而求其次去做會計,建立壹個信就顯得尤為重要。如果妳相信它,妳就不會站立,盡管它是好的和美麗的:妳必須有壹個堅實的基礎,然後妳才能做到最好;這雖然是壹句老生常談的話,但其實是聖賢所揭示的,而且是顯日月的。我願意服從,願意和同學壹起守。”期待的心情溢於言表,坦誠的話語穿透紙的背面,感人肺腑,後人銘記。
潘序倫先生半個多世紀的會計工作;始終強調以誠信為核心的會計職業道德,並身體力行,晚年更加深刻全面。1983潘序倫先生在《會計研究》第四期以“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為題指出:
我們認為,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應包括道德、責任和業務技術三個方面:
第壹,道德。首先,我們應該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祖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為革命事業貢獻我們的知識和才能。既要熱愛自己的工作,又要尊重他人的勞動,謙虛謹慎,真誠待人,廉潔無私,不畏強權,不為利欲所動,勤政務實,全心全意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因此,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第壹,遵紀守法,以身作則。執法者必須遵紀守法,以身作則,絕不允許知法犯法。
第二,堅持誠信原則。要勤儉持家,勤儉富裕,做到清清白白,不占油水,不走歪門邪道,壹塵不染。
第三,忠誠老實,不忘立信。“人沒有信仰是站不住的”。為人處事,為人處事,做事都要堅守信用,搞會計工作者。我們也應該提倡誠實,做誠實的事,說真話。始終堅持求真務實的精神。
第二,責任。首先,盡職盡責,按政策辦事,維護黨紀國法;按照預算做事,不要亂來;按原則辦事,敢於同貪汙盜竊、奢侈浪費和違法亂紀作鬥爭;按制度辦事,不徇私舞弊,不怕打擊報復。其次,要如實反映會計核算的內容,壹個是壹個,壹個是兩個,不能誇大、縮小、隱瞞、歪曲,要誠實,決不作弊。
勤儉建國,辦好各項事業,是中國* * *生產黨的光榮傳統。廢恥救榮,是無產階級的高尚思想。毛澤東同誌曾經說過:“把每壹個銅幣都存起來,用於革命事業,這是我們的會計制度的原則。”因此,每壹個會計人員都必須加強責任心和原則性,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反對浪費,厲行節約,精打細算,為國家積累更多的資金。
第三,業務技術。如果會計人員想很好地為人民服務,他們必須有出色的技能。他們要像白求恩大夫壹樣,在技術上精益求精,不僅要有基本功,還要勤於學習新知識。以前我訓練學生記賬,結算,提交賬目,準確率100%,就像醫生操作壹樣,沒有壹點差錯。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會計工作能否做好。但道德不同於法律紀律,工作要求也不壹樣。只有成為群眾的自覺行為和社會的輿論,才會有巨大的力量,推動黨風民風的根本好轉。目前,我們正在響應黨中央的號召進行壹場偉大的改革。在這樣的新形勢下,關註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具有特殊的意義!
我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的註冊會計師現在正處於前所未有的誠信危機的尷尬境地。在我國會計行業飽受社會各界詬病之時,2002年6月8日,打著“立信”招牌的上海立信長江會計師事務所向全國同行發出了“我們不做假賬”的倡議書,承諾:“以朱镕基總理提出的“誠信為本”為重,嚴格遵循《中國註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勤勉盡責,不放棄保護客戶;嚴格遵守中國註冊會計師獨立審計準則,執行執業準則指南;嚴格執行會計師事務所內部三級監管制度,堅持質量第壹的原則。我們將為我們的上市公司客戶的2001年度報告出具公允的審計報告。”面對各方面的壓力,中國的註冊會計師和會計師事務所都在努力用行動向社會證明:我們不做假賬。而“不做假賬”是社會、國家、人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