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非常感謝您的開題報告《公允價值的本質及其在中國新會計準則中的應用》

非常感謝您的開題報告《公允價值的本質及其在中國新會計準則中的應用》

資產的實際價值總是隨著時間和其他因素的變化而變化。與靜態的成本計價相比,公允價值堅持動態的價值反映,促進了企業真實價值的發現。

關鍵詞:公允價值;持續經營;債務重組

不同的組織對公允價值有不同的定義。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發布的《國際會計準則第39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1999指出:“公允價值的定義中有壹個假設,即企業正在持續經營,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會大幅縮減業務規模或以不利條件進行交易。因此,公允價值不是企業在強制交易、非自願清算或虧損銷售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額(IASC,1999)。”

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在2000年2月發布的第7號概念公告中對公允價值的定義是:“公允價值是自願當事人之間在當前非強制性或非清算交易中買賣(或發生和結算)資產(或負債)的價格(FASB2000)。”

在我國新頒布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中,公允價值被定義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況的雙方自願交換資產或者清償債務。”這個定義充分考慮了基本國情,符合我國的市場需求。與以初始成本為基礎的成本計量方法相比,公允價值計量強調資產估值應堅持客觀計量,以反映資產的真實價值。舉個例子,某公司出租房產,幾年前的入賬價值是建設總成本的6000萬元,但按照實際地價,房產價格已經升值到120萬元。此時,如果仍然以6000萬元的入賬價值來衡量,顯然無法真實反映這項資產的價值。

公允價值最大的“價值點”是客觀反映企業資產的真實價值。資產的實際價值總是隨著時間和其他因素而變化。與靜態的成本計價相比,公允價值堅持了動態的價值反映,可以說是新準則的壹個突破和亮點,促使企業真正的價值被發現。

在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的今天,更多的人對此深感憂慮。公允價值計量方法會成為上市公司操縱利潤的新工具嗎?

首先,新準則考慮到了公允價值的誤用。壹方面,公允價值的應用較為謹慎,主要用於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非同壹控制下的企業合並、債務重組和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另壹方面,公允價值的確認要有相應的規定,比如關於“商業實質”、“計量可靠”等條件的規定,不是企業“拍腦袋”就能實施的。很多不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目前無法實施公允價值計量。

其次,新的指導方針只是壹般原則。業內人士表示,後面出臺的指引和解釋中有具體規定,鉆漏洞不是那麽容易的。

早在1998,公允價值的概念就出現在了債務重組等會計準則的相關內容中。後來因為很多公司利用這個條款來操縱利潤,所以在2001修訂會計準則的時候取消了。新準則中關於公允價值的規定比以前更加嚴格,具體體現在準則的指引和解釋中。

值得註意的是,公允價值計量在大多數準則中並不是強制性的。是否使用這種衡量方式,即使是符合相關條件的企業也會仔細權衡。比如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計量會增加企業的賬面收益和計稅基礎,企業沒有實際的現金流入,選擇公允價值計量就是自討苦吃。

有專家估計,國內很多上市公司以歷史成本計量的資產賬面價值普遍低於其公允價值。隨著全流通的臨近和價值投資理念的深入人心,公允價值所倡導的真正反映企業價值的導向必將是市場的最終選擇。

對於公允價值計量,有的公司研究如何正確應用,有的公司琢磨如何利用其不足。人心的不足和技術的缺陷往往是相互的,所以很明顯,這個問題的解決不能只靠會計準則本身。

不難理解,賬面價值重在解決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而公允價值則強調解決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美國會計協會(AAA)將會計定義為確認、計量和傳遞經濟信息以做出決策的過程。從決策有用性的角度:相關性和可靠性哪個對會計信息使用者更有用?這壹直是理論界長期爭論的焦點。本質上,這是會計信息使用者與會計信息可靠性之間博弈的結果。我國現行的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資產的原值是其成本,即資產取得時實際消耗的資本,原值壹經確定就不能隨意改變。也就是說,資產以歷史成本入賬,現行規定更多選擇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但是,隨著中國加入WTO,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最終將與國際接軌。在壹些西方發達國家,公允價值的應用更為普遍。金融危機在壹定程度上與公允價值計量方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但這不能否認其科學性和合理性。重要的是如何利用好這個工具,使其不被某些投機者操縱。新企業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應用範圍的進壹步擴大是國內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的重要標誌。本質上,公允價值是提高市場對資產或負債價值的評估。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和現值都不是以市場為基礎的,而公允價值突破了傳統會計只提供過去會計信息的局限,對投資者判斷企業未來價值更有相關性。因此,對於金融工具、投資性房地產、債務重組、資產減值、租賃和套期保值等會計對象,以公允價值計量明顯優於其他方法。

本文在國際會計準則和中國會計準則公允價值應用的具體比較中發現了以下差異:

第壹,不動產、廠房和設備(固定資產)。國際會計準則以公允價值或歷史成本衡量。我國新會計準則壹般采用歷史成本計量。

二是業主投入的不動產、無形資產和投資性證券。國際會計準則以公允價值計量。我國新會計準則以投資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確定,但合同或協議約定的價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三,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國際會計準則以公允價值計量,確認收益或損失。我國新會計準則規定,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符合下列條件的:交換具有商業實質,交換資產和被交換資產的公允價值能夠可靠計量,以交換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交換資產的成本,交換資產的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不滿足上述條件的,以交換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應支付的相關稅費作為交換成本,不確認損益。

第四,短期投資。國際會計準則以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分類為“為交易而持有”的,其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金融資產分類為“可供出售”的,其價值變動計入當期損益或在投資出售前計入權益。中國新會計準則以公允價值計量。金融資產分類為“交易性”的,其交易費用計入當期損益。金融資產分類為其他類型的,相關交易費用計入初始確認金額。

第五,長期投資。如果是長期股權投資,國際會計準則以公允價值計量,其價值變動可以在投資出售時計入當期損益或計入權益。如果是長期債務押註,國際會計準則將其歸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以攤余成本減去可能的減值計量;分類為“可供出售”投資的,以公允價值計量,其價值變動可計入當期損益,也可在投資出售前計入權益。我國新會計準則規定,投資分類為“持有至到期”的,以攤余成本減去可能發生的減值計量;分類為“可供出售”投資的,以公允價值計量,其價值變動可計入當期損益。

不難發現,對能夠獲得公允價值的資產采用公允價值估值是國際會計準則、美國和大多數市場經濟國家會計準則的通行做法。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為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提供更有助於其決策的信息。這種做法的技術先進性是毋庸置疑的。比如投資性房地產,賬面價值5000萬。如果市價上漲2億元,會計要反映2億元。此信息真實有用。如果仍然堅持在報表中顯示5000萬元,這種信息不僅不能幫助投資者進行決策分析,甚至會導致誤導。任何改革都不能因噎廢食,會計準則改革也不例外。與國際接軌是方向,是大勢所趨,應該肯定。

新準則要求公允價值應當“持續、可靠地取得”而不是“估計”,公允價值不再是壹把橡皮尺。公允價值要成為利潤操縱的工具,需要同時具備三個要素:上市公司管理層的蓄意欺詐、會計審計人員職業道德的喪失和證券市場的監管失靈。事實上,有了這三個要素,任何制度都無法有效發揮保護作用,再好的標準也無能為力。

公允價值在新準則中的應用非常謹慎,不會導致濫用。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相比,中國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在確定公允價值的應用範圍時,充分考慮了中國的國情,並進行了審慎的改進。公允價值的應用必須滿足壹定的條件。例如,投資性房地產準則中明確規定公允價值模式的,應當同時滿足以下條件:壹是投資性房地產所在地有活躍的房地產交易市場;二是企業可以從房地產交易市場獲取類似或相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等相關信息,從而對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作出合理估計。可見,在投資性房地產準則中,禁止應用假設較多的估值技術,並不是所有的投資性房地產都可以采用公允價值。所以只要嚴格執行標準,公允價值才是真正的公允。

另壹個例子是公允價值在非貨幣交易中的應用。新準則規定了非貨幣性資產交換的兩個前提條件:交換是否具有商業實質;交易各方之間是否存在關聯方關系。關聯方關系的存在可能導致無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資產交換。這些前提條件將有效制約以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方式操縱收益的行為。從這些規定中可以看出,公允價值的應用有嚴格的限制,不允許濫用公允價值。

如今,適合公允價值應用的“土壤”已經形成。公允價值是市場經濟的產物。2003年,中央作出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幹問題的決定,標誌著我國市場經濟由初步建立走向完善,我國市場經濟地位得到確立。此外,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和完善,中國證券市場在加強公司治理、提高運營透明度、清理違規行為、構建上市公司綜合監管體系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中國證監會推進股權分置試點,改革上市和再融資程序,頒布大量監管規則,加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欺詐調查;財政部加強了對會計信息質量和註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的監督檢查;上市公司內外部治理水平進壹步提高,獨立董事、註冊會計師、資產評估師的理性經濟選擇為上市公司的違法違規行為構築了諸多“防火墻”;投資者分析、判斷和有效識別會計信息的能力也得到加強,證券市場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公允價值的應用環境已經初步實現。我們應該用戰略的眼光看待發展,而不是“壹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參考資料:

陳美華1。公允價值計量基礎研究[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6。

2、張效廉。解讀新會計準則[M]。濟南出版社,2006。

3、張。國際會計準則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單位:南昌航空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其中,李菊蓉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