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可分為兩類:壹類是人為編造財務報表數據,另壹類是利用會計方法的選擇調整財務報表相關數據。
人為編造的財務報表往往是基於報送對象的要求,人為編造的財務數據有利於企業本身形成報表。這種形式的手段比較低級,或者虛減、虛增資產,或者虛減、虛增費用,或者虛減、虛增利潤等。,但往往是報表不平衡(分項之和不等於合計),賬表不壹致,報表之間的勾對關系不壹致,前後報表數據不銜接。
利用會計方法的選擇形成虛假財務報表,手段更加隱蔽,技術更加先進,識別難度更大。常見的手段有:
(1)調整收入確認方式,使利潤虛增或虛減。現行會計制度規定收入的確定方式有三種:a、銷售行為完成(商品已經售出,發出商品,取得權利;勞務已經提供),不論款項是否收到,均可視為收入實現;b、根據生產進度進行確認(完成程度或工程進度);c、按合同確認,主要指分期付款銷售。同時規定,確認營業收入時還應扣除折扣、折讓和銷售退貨。造假時,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隨時調整收入確認方法或調整扣除項目。
(2)調整存貨等計價方式,從而對資產和費用進行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比如通過選擇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等。,賬面資產或產品成本虛增、虛增。
(3)調整折舊計提方法,延長或縮短折舊年限,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成本,從而調整利潤水平。
(4)通過資產重組調整利潤。資產重組是企業為優化資本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完成戰略轉移而實現的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但目前利用資產重組做假賬,典型手法有:a、非上市企業借助關聯交易,用優質資產置換上市公司劣質資產;b .非上市企業將盈利能力高的下屬企業低價出售給上市公司;c .上市公司將部分閑置資產高價出售給非上市公司的企業。
這些做法的特點之壹是利用時間差,如在會計年度結束前買賣重大資產,來確認暴利;首先是不等價交換,即借助關聯交易,在上市公司和非上市母公司之間進行“垃圾換黃金”的利益輸送。
(5)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主要途徑有:a、虛構經濟業務,人為擡高上市公司的業務和效率;b、利用遠高於或低於市場的價格,進行購銷活動、資產置換和股權置換;(三)以旱澇保收的方式委托或受托經營,提高上市公司經營業績;d、用低利率或高利率,調整財務費用。e、收取或支付管理費,或分攤同樣的費用來調整利潤。
利用關聯交易調節利潤的最大特點是:壹是虧損大戶可以壹夜之間變成盈利大戶,關聯交易的利潤多體現在“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或“營業外收入”中,但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賺取的橫財往往是斷斷續續的;另壹個特點是非上市公司的利潤大量轉移到上市公司,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6)利用資產評估消除潛在損失。根據會計制度的規定和謹慎性原則,企業的潛在損失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反映在利潤表中。但很多企業,尤其是國有企業,在股份制改造、對外投資、租賃、抵押等過程中,往往將壞賬、滯銷毀損存貨、長期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遞延資產等潛在損失確認為減值評估,通過資產評估沖減“資本公積”,從而達到粉飾會計報表、虛增利潤的目的。
(7)利用虛擬資產調節利潤。按照國際慣例,資產是指能夠帶來未來經濟利益的資源。不能帶來經濟利益的項目,即使符合權責發生制的要求,嚴格來說也不是實物資產,這就引出了虛擬資產的概念。所謂虛擬資產,是指已經發生,但因企業承受能力不足而暫列為待攤費用、遞延資產、待處理流動資產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損失的費用或損失。
企業通過不及時確認、少攤銷或不攤銷已經發生的費用和損失,達到減少費用、虛增利潤的目的。
(8)利用利息資本化調節利潤。
按照現行會計制度,企業為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等長期資產支付的利息支出,可以在這些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前予以資本化,計入成本。投入使用後,利息支出必須計入當期損益。但有些企業在長期資產投入使用後仍將利息支出資本化,明顯濫用配比原則和區分資本性支出與經營性支出的原則,虛增利潤。
利用利息資本化調整利潤的壹種更為微妙的方式是,利用自有資金和借入資金難以界定的特點,通過人為劃定資金來源和用途,將用於非資本性支出的利息資本化。
(9)利用股權投資調節利潤。
主要做法是,在對外投資中,企業根據需要選擇權益法或成本法進行對外投資核算,以增加投資收益,達到虛增利潤的目的。比如盈利的被投資企業,采用權益法核算,虧損的被投資企業,即使權益比例超過20%,仍然采用成本法核算。
此外,根據財政部相關規定,上市公司以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對外投資的,必須進行資產評估,並將增值部分計入資本公積。但規定公司對外投資轉讓時,必須以該項投資借記資本公積,同時貸記營業外收入。這壹規定無疑為企業虛增利潤提供了借口。例如,公司通過與其他企業的協議投資實物資產或無形資產,在評估資產時高估對方資產,然後將其股份轉讓給對方關聯企業,從而虛增對方利潤作為營業外收入。這是用股權投資調節利潤的另壹種方式。
此外,其他應收賬款和其他應付賬款用於調整利潤和虛增資本。
2、虛假財務報表的識別方法
(1)人為編造財務報表數據的識別方法:
主要采取證據、比較分析、審計查證等手段,壹般有以下方法:
①盡可能通過不同的渠道收集同壹時間點的財務報表,比較異同,對不同的數據提出質疑。
(2)同時不斷向企業索要財務報表,對不同的數據提出質疑。
(3)檢查各財務報表的內部平衡關系和報表間的勾對關系,找出疑點。
(4)對照平時觀察和掌握的經營情況,找出重點或重要財務項目的漏洞和疑點。
(5)實地調查,核對帳表、帳物、帳證和帳實。
(2)會計方法選擇形成的虛假報表的識別方法:
這種情況的會計是聰明的,往往做到了報表的平衡和賬表、賬簿、賬證的壹致。因此,在鑒定方法上應采用以下方法:
①不良資產剔除法
這裏所說的不良資產,不僅包括待攤費用、待處理流動資產凈損失、待處理固定資產凈損失、開辦費、長期待攤費用等虛構資產,還包括可能產生潛在損失的資產,如賬齡應收賬款、存貨跌價及積壓損失、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等。其方法的應用,壹是不良資產總額與凈資產的比較。如果不良資產總額接近或超過凈資產,不僅說明企業的持續經營能力可能有問題,也說明企業在過去幾年因為人為誇大利潤,形成了“資產泡沫”;壹、不良資產當期增減與利潤總額、利潤當期增加的對比。如果不良資產的增加額和增幅超過利潤總額的增加額和增幅,就說明企業當期的利潤表含有“水分”。
②關聯交易剔除法
關聯交易剔除法是指從關聯企業中剔除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分析某壹特定企業的盈利能力有多少依賴於關聯企業,以此來判斷該企業的利潤基礎是否堅實,利潤來源是否穩定。如果企業的業務收入和利潤來源主要來自關聯企業,就要特別關註關聯交易的定價政策,分析是否存在以不等價交換的形式與關聯企業進行交易而虛增或虛減利潤的現象。
關聯交易剔除法的延伸應用是將上市公司會計報表與其母公司編制的合並會計報表進行比較分析。如果母公司合並會計報表利潤總額(不含上市公司利潤總額)遠低於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則意味著母公司通過關聯交易向上市公司轉移利潤。
③異常利潤剔除法
異常利潤剔除法是指從企業利潤總額中剔除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補貼收益和營業外收入,從而分析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或股權投資等方式調整利潤時,主要體現在這些科目上,所以這種方式在這類情況下特別有效。
④現金流量分析法
現金流量分析是指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現金流量分別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凈利潤進行比較分析,以判斷企業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收益、凈利潤的質量。如果企業的現金流量凈額長期低於凈利潤,將意味著已經確認為利潤的資產可能屬於不能轉化為現金流量的虛擬資產,說明企業可能存在虛增利潤的情況。
3.財務報表數據真實性的分析與調整
(1)利潤表分析與調整
總的來說,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和調整:
①了解前期和後期的收入確認方法是否壹致;如果沒有,應根據會計壹致性原則重新計算和調整。如果主營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較小,要分析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項目的來源是否真實合理。
(2)了解前期和後期費用的確認方法是否壹致,如果不壹致,應根據會計壹致性原則重新計算和調整。費用成本過高或過低,要分析存貨計價方法、折舊計提方法、折舊年限是否合理,關聯交易之間是否存在不等價交換。
(3)如果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項目在利潤總額中所占比重過大或絕對金額較大,或通過前後報表對比出現較大變化,應分析對外投資的核算方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通過關聯交易虛增或虛增利潤的情況。
④將企業的營業收入和凈利潤與經營現金流量和凈現金流量進行比較分析,通過比較差異來判斷分析營業收入是否正常,利潤是否真實可靠。如果利潤表中的利潤總額較大且主要由營業利潤構成,而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流量凈額較小,應收賬款(包括應收票據和應收賬款等。)較大且發生異常增長,虛假利潤的可能性較大,應進壹步明確情況並進行相應調整。
(2)資產負債表的分析和調整
①流動資產的分析與調整:
A.短期投資:關鍵是落實投資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有哪些種類?
-合法合規嗎?
投資的來源真的是閑置資金嗎?如果沒有,可能會占用經營資金,來源可能是銀行貸款,導致經營資金出現缺口,影響經營活動產生的收入。
-有沒有被抵押或質押?抵押和質押的短期投資不能作為償債資金來源,應從資產中扣除。
價值是什麽?市場價格是否高於歷史成本?
應收票據
數量是多少?是真的嗎?如果太多,就要知道是不是正常的商品交易。對比前後說法,分析是否符合正常業務條件下的發生規律。
誰是接受者?
什麽是可貼現性?
-超過期限了嗎?
合法嗎?有拒付的嗎?
C.應收帳款
數量是多少?流動資產的比例是多少?是真的嗎?
年齡?本文分析了壞賬形成的可能性:在資金形式緊張的情況下,采購單位會將信用作為融資手段,容易導致壞賬。經過分析,可能的壞賬應該從應收賬款中剔除。
-賬戶分配?(客戶和地區分布)
什麽是企業壞賬損失和回收政策?
壞賬準備能彌補損失嗎?
d、庫存
存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占用的,為銷售或耗用而儲備的材料,包括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在產品、半成品、產成品、協作件、商品等。我們應重點關註以下幾個方面:
定價方式是什麽?如果采用後進先出法高估通貨膨脹時的存貨成本,可以減少利潤;先進先出法可以低估成本,增加利潤。關鍵是比較前後期采用的會計方法是否壹致,如果不壹致,總會按照會計壹致的原則進行調整。
存貨在流動資產和總資產中的比例是多少?和合理庫存有多大區別?原因是什麽?
-庫存周轉率正常嗎?
庫存結構是什麽?
材料:過多,是否存在不合理的積壓?
庫存構成的內容在於產品:太少,生產是否萎縮;及格
更多的是生產效率低嗎?
成品:太多了,銷售受阻嗎?
生產用途
生產適應性結構管理部使用
非生產性使用
非業務範圍使用
好品質
質量結構發黴、變質、損壞。
冷背暗沈,流動性差。
-是抵押還是質押?
流動性如何?
市值多少?
E.其他應收款
如果金額長期居高不下,應特別註意以下情況:
-是否有很多長期未還的個人貸款(挪用公款?)
-從國外借款?
-有地方黨政部門轉資金嗎?
-註冊資本有沒有虛增處理?
f,其他
壹般來說,待處理流動資產的待攤費用和損失不是主要的分析項目,但如果金額過大且耗時較長,則應關註其真實性、原因和管理有效性。
②非流動資產
壹、長期投資
經濟過熱?
什麽情況下的投資是正常環境?
擴大生產和經營的需要?
流動性如何?(是否有很強的流動性?)
實現的價值是什麽?
盈利能力如何?
B.固定資產
-原值和凈值在總資產中的比例是否合適?壹般來說,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固定資產價值占比高,過低則可能缺乏競爭力;勞動密集型企業固定資產比例低。如果太高,可能會有設備閑置。
-原值和凈值之間的比較。本文主要分析企業生產技術含量的先進性。
-折舊方法是否合理?
——固定資產結構是否合理?
為了生產。應分析主要關鍵設備配置是否與業務規模相符
適應?
不是為了生產。
-已經抵押了嗎?
C.無形資產和遞延資產
真正的價值是什麽?
金額是多少?
③負債
數量是多少?
壹、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的拖欠?還款意願的判斷。
是否充分體現?
B.應付賬款
-充分體現了嗎?
賬戶的年齡是多少?
是不是經常拖欠?
-是關於貿易負債嗎?
C.應付票據
金額是多少?
—誰來買單?
期限、利率和到期日呢?是否與貸款期限沖突?
D.應付稅款
數量是多少?
-與納稅期的比較。主要分析借款是否納稅的可能性。
E.或有債務
或有負債是企業財務報表中沒有反映的業務,主要指對外擔保、未決訴訟、尚未到期的票據貼現、質量事故賠償糾紛等。信貸人員壹般可以通過報表附註、日常調查等渠道掌握情況。主要應分析以下內容:
數量是多少?
對誰?
在什麽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真實負債?
-有哪些資產用於對外擔保?
④所有者權益
主要分析實收資本的真實性和可靠性。
-虛假資本是在沒有收到票據和驗資證明的情況下,在賬戶表上直接虛擬登記形成的。這種情況可以通過了解企業的現金(包括存款)進出情況進行分析和調整。壹般來說,這類企業的信用風險很大,壹旦發現,無論是評級還是貸款決策都要否定。
——借貸形成資本。企業經常進行以下會計處理:
借錢時:
借方:銀行存款
貸款:資本
還款時:
借方:應付賬款(其他應付款、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
貸款:銀行存款
對於新成立的企業,如果企業的流動資產主要由應收賬款或其他應收款構成,並始終保持較高的金額比例,或者應付賬款和其他應付款有與實收資本相當的借方金額甚至借方余額,則上述情況的可能性較大,應通過審計進壹步弄清真相,對虛假數據進行調整。
在實際工作中,並不是每壹個企業、財務報表中的每壹個項目都要進行詳細的分析和調整。壹般來說,要重點分析和調整重點企業(包括將被評為A級以上的企業,或者將決定在信貸準入方面投入大量信貸的企業);對於具體企業,還應重點分析和調整財務報表中的重要項目(包括對銀行債權有重大影響的項目和分析後可能有較大差異的項目)。總的原則是“抓重點,抓大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