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有基礎醫學、工程管理、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流管理、市場營銷、會計學、行政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建築學、歷史建築保護工程等專業。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設有29個專業學院,11家附屬醫院,10所附屬中小學,開設本科招生專業82個,學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哲學、文學、法學、教育學、藝術學、交叉學科等11個門類。
同濟大學(Tongji University;Tongji-Universit?t),簡稱“同濟”,位於上海市,是中華人民***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國家“雙壹流”建設高校,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強基計劃”、“2011計劃”、“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21世紀學術聯盟、國際設計藝術院校聯盟、國際鐵路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歐工程教育平臺、卓越大學聯盟、環太平洋大學聯盟、亞洲校園成員,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學合作聯盟主席單位,國際綠色校園聯盟,中美“10+10”計劃、同濟-伯克利工程聯盟成員,國家世界壹流大學建設A類高校。
學校前身是1907年埃裏希·寶隆在上海創辦的德文醫學堂;1908年改名同濟德文醫學堂;1912年與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3年正式定名同濟大學;1927年成為國立同濟大學,是中國最早的七所國立大學之壹。
截至2022年11月,學校有四平路、嘉定、滬西和滬北4個主要校區,占地面積約2.56平方公裏,校舍總建築面積187余萬平方米;設有29個專業學院,開設82個本科招生專業;有專任教師2815人。
同濟大學科研成果
同濟大學先後承擔了壹系列國家重大專項、重大工程科研攻關,取得了大跨度橋梁關鍵技術、結構抗震防災技術、城市交通智能誘導、城市汙水處理、新能源汽車研發、國產化智能溫室、遙感空間信息、大洋鉆探、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等標誌性科研成果。發表於國際三大學術期刊《Science》、《Nature》與《Cell》;
同濟大學有22位教授擔任“973計劃”項目(含重大科學研究計劃)首席科學家,其中《大跨、高墩橋梁抗震設計關鍵技術》榮獲2009年國家科技進步壹等獎,《心房顫動分子遺傳學和細胞電生理學研究》和《特大橋梁顫振和抖振精細化理論》分獲2005、2010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學校7科研項目成果獲頒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以同濟大學為第壹完成單位、以同濟大學教授為第壹完成人的3項目分獲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科學技術進步獎,以同濟大學教授為主要參與者合作完成的4項目分獲1項特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