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真實
,只有會計報表所提供的各項指標數據真實可信,才能為報表使用者的決策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據。為了保證會計報表數據的真實性,企業必須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表相符,堅決杜絕在編制和計算時弄虛作假、隱瞞虛報,或者提前結賬、估計數據的錯誤行為。
要確保數字真實,應做到如下幾點:
(1)按期結賬。
(2)認真對賬和財產清查。
(3)編制試算表,以確保報表準確性。
(4)編表後要做好復核工作。
2、內容完整
財務報表要按照規定來編制,不得漏編、漏報報表,也不應漏填、漏列報表項目。對不同會計期間應當編報的各種財務報表,都應該編報齊全;對於報表中列示的各項指標,不得隨意取舍,無論是表內項目,還是補充資料,都必須填列齊全,如果有的項目無數據填列時,應在金額欄用壹橫線劃去,以表示此項目無數據填報。報表中需要加以說明的項目,應在報表附註中用文字簡要說明。
3、計算準確
會計報表的編制必須以核對無誤的賬簿記錄為依據,報表中的數據計算必須準確,嚴禁出現計算錯誤,報表與報表之間、指標與指標之間的有關數據應銜接壹致。所以,要求采用正確的計算方法,保證計算結果準確。同時也應註重謹慎性原則的運用。對不確定因素,如應收賬款的可收回程度等,可實行謹慎性原則,即在有不確定因素的情況下作出所要求的預計時,進行謹慎地判斷,既不擡高資產或收益,也不過分壓低費用。
計算準確程度的確定,要以最大限度滿足報表使用者經濟決策的需要為標準。同時,要註意效益和成本的平衡,會計信息資料所產生的效益,應當超過提供資料的成本。
4、編報及時
編制會計報表,必須遵守規定的報送期限,在會計期間結束後及時編制,並在規定期限內報出,以保證會計報表的及時性,使本單位及外部有關單位充分利用報表資料,進行有效的管理和決策。
要做到報送及時主要做如下兩個方面工作:
(1)會計部門應當科學地組織好日常的會計核算工作,認真做好記賬、算賬、對賬和賬產清查等編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2)要加強與企業內部各有關部門的協作,相互配合,使日常核算工作能均衡有序地進行,財務報表順利編制完成,及時報送。月份財務報表通常應於月份終了後6天或8天內(工業企業為6天,商品流通企業為8天)報出;年度財務報表應於年度終了後35天內報出。
5、指標可比
企業之間的報表指標,應力求壹致,以便使用者比較;同壹個企業的不同時期的報表指標也應保持連貫性和可比性,若客觀情況發生變化,確有必要改變原有的原則、程序和方法時,應履行手續,並說明變化的必要性及由此而產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