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1。對會計主體假設的影響。傳統會計的主體假設在空間上界定了會計工作的具體範圍。在這壹假設的基礎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基本要素具有空間所有權。在網絡經濟時代,企業作為會計主體,外延是不斷變化的,至少表現在兩個方面:(1)模糊性。例如,形成母子公司關系的企業集團出現後,會計服務的主體變成了雙重的;再比如,基於網絡的臨時性聯盟組織,如虛擬公司,不同於傳統的企業組織。借助計算機網絡,可以根據工作任務或市場變化的需要,迅速進行劃分和重組,即其“主體”可能有時擴大,有時縮小甚至解散;例如,最近基金項目的出現和迅速發展使得會計的空間範圍處於模糊狀態。對於會計主體的模糊性,有必要重新認識和拓展會計主體假設的空間邊界。(2)整合。隨著全球經濟壹體化和國際資本流動的加劇,企業不斷分化、重組和兼並,跨地區、跨行業、強弱聯盟、強強聯合,企業集團,甚至跨國集團公司、會計主體也在不斷整合。過去,由於傳統方法的空間限制,集團企業(總公司)對異地機構(子公司、分公司)的會計和財務管理在技術和管理成本上都非常困難。因此,它在壹定程度上限制了資金的流動,而基於互聯網的企業會計系統的整合已經突破了這種空間限制,沒有必要越線。通過遠程上報和遠程監控,將物理距離變為鼠標距離,使其管理能力可以輕松擴展到世界上的任何壹個節點。結果,也讓“大企業更小”,“復雜的機構更簡單”。從這個意義上說,也縮小了會計為其服務的空間。
2.對持續經營和會計分期假設的影響。持續經營假設和會計分期假設確立了會計工作的時間範疇。前者假設會計主體是“健康的身體”,後者假設便於對會計主體的“健康狀況”進行定期診斷。網絡會計對持續經營假設和分階段會計的突破是:(1)即時性。持續經營假設設定了企業在未來壹定時期內不會解體清算的前提,是資產評估、收益分配和費用分配的基礎。然而,現代經濟中不斷增加的不確定性隨時可能導致企業的解體。比如根據摩爾定律,IT企業的生命周期只有18個月。網絡會計的短期資金項目和虛擬公司都是臨時組織,多為壹次性交易,完成後會解散,生命周期極短,很多都不到壹年。它顯示了開和關的“即時性”特征。因此否定了持續經營假設,縮短了會計核算時限。(2)實時性。會計分期假設為定期報告企業財務狀況和確定經營損益提供了前提,也是權責發生制和會計要素確認與計量的基礎。在網絡環境下,計算機強大的計算和傳輸功能消除了人工處理住宿費用高的障礙。如果說PC時代的記賬系統主要解決的是工作量問題,那麽網絡記賬將在此基礎上重點突破速度問題。在時間上,會計核算可以實時實現,財務管理可以從靜態走向動態。只要需要,點擊鼠標即可生成所需的會計信息,豐富了會計信息的內容,提高了信息的質量和價值。因此可以滿足期貨業務和衍生金融工具的特殊需求,滿足投資者(股東)的投資需求。網絡會計的實時性消除了會計分期假設的時間和斷點。
第二,會計電算化的概念。
答:會計電算化就是會計電算化。區別無非是電算化會計是以“會計”為基礎,把電算化作為壹個會計範疇或會計崗位來對待,強調電算化更多的是壹個新的、獨立的、可以與其他會計制度或形式並行的會計範疇;但是,會計電算化的基礎是“但這些區別更多的是關於基本概念,實際上,兩者的具體內容是相似的。妳可以去圖書館翻翻《會計電算化》和《會計電算化》兩本書。除了題目不同,本質上都是壹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