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是由各種利益驅動的,這是上市公司財務舞弊的內在動因。
1.申請上市、配股和避免股票退市。
根據《公司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企業申請上市配股有嚴格的條件和嚴格的政策約束。壹些業績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不得不進行財務造假,以獲得上市資格和配股要求。更嚴重的是,上市公司連續三年虧損,證監會將暫停其股票交易,限期消除虧損。逾期未消除損失的,其股票將被摘牌,並終止其在本所的交易。虧損的上市公司為了保住上市主體資格,寧願在會計處理上玩點花樣,也不願連續三年虧損,被判死刑。
1997年2月,PT洪光主要負責人在明知公司瀕臨虧損的情況下,決定調整賬目,虛增利潤,虛報利潤,欺詐上市公司股票。上市半年,公司居然虧損近2億。
2.擴大其融資能力。
上市後,公司可以向公眾公開發行股票以籌集大量資金。曾經創造中國股市績優神話的藍天股份(1996)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上市融資2.4億元。在國家政策對農業的大力支持下,公司剛剛上市1年,再次獲得融資資格,融資1.1億元。公司上市前9年,總資產只有2.77億元,凈資產只有654.38+7200萬元。這只傳奇的股票,背後隱藏著壹個又壹個謊言和騙局,最終造成了轟動全國的“中國農業第壹股”藍田股份造假事件。另壹方面,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差、財務狀況不健全的企業,為了獲得信用和商業信用,不可避免地要對會計報表進行粉飾。
3.實現管理層的利益。
上市公司的管理層不僅擁有豐厚的經濟回報,還擁有耀眼的政治光環。沈陽黎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宏明榮獲第二屆“中國十佳女性”稱號,多次被評為遼寧省勞動模範、沈陽市特級勞動模範,還榮獲全國“五壹”勞動獎章。鄭公司董事長、法人代表李福幹也先後獲得全國勞動模範、優秀企業家等壹系列榮譽,並當選為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4、其他相關利益者的利益需求
首先是地方政府的利益需求。上市公司大多是當地的明星企業,對當地經濟發展有很強的推動作用,其經營狀況往往涉及所在地區的利益、形象和政績,因此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曾被譽為中國“國企改革壹面紅旗”的鄭州柏文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後紅極壹時,進入中國內資上市企業100強,成為當地企業界耀眼的改革明星和率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典型。河南省有關部門將其樹立為全省商業企業學習的榜樣。二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利益需求。壹些會計師事務所為了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取得優勢,參與了虛假會計信息的生成和傳播。如果銀廣夏事件中的審計會計沒有參與造假,對於它來說。
1999、2000的虛假財務報表被出具無保留意見,廣大股東不會遭受重大損失。電視上那個中年人從股市中醒來消失的畫面,讓更多想投身股市的中國股民記住了壹句話: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二)欺詐成本低
在我國資本市場,會計造假的收益很高,但會計造假的成本很低,對會計造假違規行為的懲罰力度遠遠不夠。2002年8月
“瓊民源”從股市最大黑馬變成最大騙局,股價全年漲幅高達1059%。“瓊民源”控股股東民源海南公司攜手深圳有色金屬財務公司。在這起操縱股市的違法行為中,兩家公司分別非法獲利665100元和6630萬元。瓊民源董事長馬玉河被指控做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後,僅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這是中國適用法律規定的最高刑期。瓊民源終止上市後,在北京市政府及其他政府主管部門的支持下,瓊民源保留了其法律主體地位。通過換股,瓊民源的股東變成了中關村股東,但並沒有真正退市,政府最終成為了這家上市公司造假事件的買家。目前我國《會計法》中,對違反會計法規的單位最高經濟處罰為65438+萬元,對具體責任人最高處罰為5萬元,遠低於預期的違法所得,處罰並未傷筋動骨。
(三)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準則體系不完善。
在我國現行會計準則中,對同壹會計事項存在多種可供選擇的會計處理方法,這使得公司在選擇會計政策時具有較大的隨意性,客觀上為上市公司操縱利潤提供了壹定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