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基本會計假設包含的四項內容

基本會計假設包含的四項內容

會計基本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四項內容。

會計主體。

會計主體是指會計工作服務的特殊單位,是企業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範圍。為了向財務報告使用者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為其決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會計財務報告的編制應著眼於嘲笑妳、反映特定對象的活動,並與其他經濟實體相區別,以達到財務報告的目的。

在基本會計假設中,是會計主體界定了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空間。壹般來說,法人(或法律的主體)可以作為會計主體,但會計主體不是絕對的法人。在會計主體假設下,企業應當對自身的交易或事項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反映其所從事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明確界定會計科目的激烈傾向是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重要前提。

持續經營。

持續經營是指會計主體的生產經營活動將無限期持續下去,在可預見的未來不會因結算而倒閉。在持續經營的前提下,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基礎。

企業是否持續經營,在會計原則和會計方法的選擇上存在較大差異。總的來說。應該假設企業按照目前的規模和狀態繼續經營。明確這壹基本假設,意味著會計主體將按照既定的目的使用資產,按照既定的合同條件清償債務,會計人員可以在此基礎上選擇會計原則和方法。

如果判斷企業將持續經營,可以假定企業的固定資產將長期在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過程中發揮作用並為生產經營過程服務,固定資產可以按照歷史成本入賬,采用折舊法。將歷史成本分攤到各會計期間或相關產品的成本中。如果判斷企業不再繼續經營,則該固定資產不應按歷史成本入賬,按期計提折舊。

分階段核算。

分期核算是指將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等長的連續期間。分期會計的目的是通過會計期間的劃分,將持續經營的生產經營活動劃分為連續的、相等的期間,以便按期結清損益,縮短財務報告,從而及時向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信息。

在分期核算的假設下,企業要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賬,編制財務報告。會計期間通常分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於壹個完整的財政年度的報告期。

貨幣計量。

貨幣計量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應當以貨幣為統壹的主要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是多樣而復雜的。為了實現會計目的,需要全面反映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這就需要統壹的計量尺度。

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過程中,選擇貨幣作為計量基礎是由貨幣本身的性質決定的。貨幣是商品的普遍等價物,是衡量壹般商品價值的同壹尺度。它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存手段和支付手段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