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張翮的人物生平

張翮的人物生平

不久,辭去局長職務,邀約湖北籍在北京學者名人集資創辦民治中學,任校長。後擴為民治大學,續任校長。北伐前夕,張毅然將學校停辦返鄂。為生活計,曾在武漢自辦會計師事務所。北伐軍抵漢,李漢俊任教育廳長,經劉樹杞舉薦張擔任教育廳督學,旋改任省立第二高級中學(高商前身,即現湖北經濟學院前身)校長。寧漢合流,李漢俊犧牲,劉樹杞接任教育廳長,任張為高商校長。此後10年(1929—1938)張歷任教育廳科長,晴川中學、黃岡中學、黃崗鄉師(現黃崗師範學院前身)及襄陽中學校長。1938年,武漢淪陷,各校隨省府西遷恩施。當時形勢危急,交通緊張,張翮臨難受命,被指派為聯合中學高商分校校長。因日機對宜昌狂轟濫炸,長江水路受阻,張翮率師生由陸路步行西上,經長陽,過野山關,歷盡艱辛,半月後抵達巴東楠木園。該地在崇山峻嶺中,生活異常艱苦,全校師生克服種種困難,於1938年12月12日復課。高商將這壹天定為校慶日。1940年,日軍西犯,沙市陷落,宜昌告急,張翮又率師生二度遷移避難,先乘輪抵四川萬縣,再徒步折返湖北境內,步行月余抵達利川汪家營。當地漢流袍哥橫行,張翮多方聯系周旋,始得勉強復課。再次遷校,張翮深謀籌劃,克盡艱辛,使工作井井有條,受到師生尊敬。

1944年7月,張翮調任湖北省圖書館館長,即著手清點圖書,整理目錄,辦圖書管理人員訓練班,使圖書館很快開架借閱。抗戰勝利,張翮奉命將圖書館遷復武昌。張翮盡職盡責,所運數十萬冊圖書及大量崇文堂版片,安全運抵,無壹損失,受到省教育廳通令嘉獎。

張翮畢生從事教育事業,不入黨派,不慕權勢,不謀私利,安於清貧。其為人處世,樸實而淡泊,在教育界影響頗深,特別在任高商校長期間,任人唯賢,選用教師非常嚴格,所以高商教學質量壹直很高。

張翮先生生平

(作者:萬純琪1922-1996年,湖北經濟學院教授,湖北書法家協會會員)

張翮長於吟詠,曾集有《仁園詩集》及詩友唱和集《南音余韻》、《南音劫後灰》,惜均湮沒。

張翮(1890-1946),原名傳政,字德庭,湖北蒲圻(今赤壁)中夥鋪山蟹張家人,出身張仁昌世家,父宏遠,字仁程,清末太學生。先生啟蒙於鄉裏,就讀於本邑書院。時值張之洞在湖北創辦新學,乃轉入省垣“中學堂”,與同邑劉樹杞(1890-1935)同班友好。辛亥革命成功,先生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商學院經濟系,民國五年(1916)畢業,獲商學士學位。畢業後曾由北洋政要蒲邑張國淦(1876-1959)引薦,短期就任北京政府農商部商標局局長,翌年即辭職。

民主治校,投身教育事業

1917年末,先生協助蔡元培等北大學者創設私立孔德學校,註重科學精神的傳授與訓練。繼而籲請湖北耆宿支持,約集湖北在京學者、名人集資創辦私立民治中學(以北京湖北會館為校址),轉任該校校長。不久,又將民治中學擴辦為私立民治大學,續任校長。此為先生投身教育之始。以“民治”為校名,來源於孫中山先生的治國學說,由此可見先生的民主政治思想。辦學期間,任事負責,實行民主治校,支持學生參加“五四”新文化運動;克服政局動蕩、辦學經費不足等困難,培養了壹批人才。1924年後,目睹北洋政權政治腐敗,民生雕敝,廣東政府正積極準備興師北伐,出於政治上的選擇,乃毅然將學校停辦,校務交由余正清(地下黨員,武漢解放後出任市教育局付局長)、張傳瓊、郭子藩三人處理,偕部分湖北同事同學南歸故裏。初到武漢,曾自辦會計師事務所於漢口。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克武昌,武漢國民政府和湖北省政務委員會(即湖北省政府)相繼成立,李漢俊(1890-1927)出任省政務委員會委員兼教育廳長。適劉樹杞由美學成歸國後從廈門大學回省任職,力促先生將會計師事務所停辦,並舉薦先生為教育廳督學。民國十六年春,李漢俊對全省中等學校實施改組,將前普通科二中、三中、工科高級中學、商科高級中學及漢陽五中(也稱晴川中學)合並為省立第二高級中學(即省立高級商業學校前身)。委任先生為改組後的首任校長。省二中下轄四部,第壹、二兩部分別設在漢口德國球場德華學校(商科六個班)、漢陽針釘廠(工科六個班,旋劃出改為省立三中),第三、四兩部均設在漢口輔德學堂(初級十個班)。大革命失敗後,桂系軍閥胡宗鐸、陶鈞進占武漢,李漢俊壯烈犧牲。武漢處於國民黨右派的血腥統治下,學校被迫停課。先生目睹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悲憤不已。劉樹杞接任省府委員兼教育廳長後,以先生熟諳商學及教育,委請先生繼任二中高商校長。校址設在漢口華清街(現壹元路市十六女中),附辦普通初中部於武昌西卷棚貢院。在先生努力下,“二中高商”在當時社會頗負盛名,壹般家長均以子弟能入學“二中高商”為榮。此後十年(1929-1938),先生歷任教育廳科長,省五中(襄陽)、晴川中學、省六中(黃岡)、黃岡鄉村師範學校校長及教廳督學等職,頗多建樹。

抗日烽火,聯中二度西遷

民國二十七年(1938)八月,日本侵略軍進逼湖北境,武漢告急。湖北省政府為搶救青年子弟免淪敵手,乃匆忙籌措將全省戰區各公私立學校聯合組成適應抗戰形勢的“湖北省立聯合中學”(學生壹律公費),由當時省主席、六戰區司令官陳誠兼任校長,隨省府西遷施鶴地區分別覓址建校。其時形勢危急,交通緊張,先生臨難承乏,被指派為聯合中學高商分校校長。高商分校合原第壹高商、漢口市職、沙市市職三校為壹校。因西遷校址未定,匆促之際,號召學生先自行急到宜昌集結待命。1938年11月初,由於日寇天天向沙、宜狂轟濫炸,省代主席嚴立三急電召集聯中各分校校長開會,責令即日組織師生撤離宜昌,以保安全。高商分校受命後連夜組織撤出。水路校具圖書由教務員馬琴堂押運,乘“寶亭”號小火輪西運巴東,船行至秭歸新灘,水急灘險,在絞曳上灘時,不幸翻沈。陸路由先生親率,他偕同負責教師王鳴琴、職員李鄴仙,提著燈籠站在宜昌江邊渡口上,照著跳板,清點著學生走上過江的渡船,這樣來回過渡十余次,才把學生全部渡到對岸安安廟,再次清點了壹遍人數,暗中摸行到大橋邊過夜。這樣乘夜過江,是為了避免日本飛機的低飛掃射。第二天拂曉啟程,向新校址巴東楠木園進發。爬山渡谷走了五、六天,經過宜昌木橋溪、長陽高家堰、賀家坪、榔枰到巴東野三關。在野三關休息了三天,再度啟程,折向北行,朝著更陡峭、更荒野的高山前進,第壹夜宿野花坪,次日經綠蔥坡宿棗子坪,第三天經茅草荒、楊林荒、韋家荒壹帶。在野山關出發時,探知路險難走,全校分兩天啟程,後壹天動身的,可以看見前壹天出發的人蠕蠕行動在懸巖絕壁的小路上,由此可見山路的陡峻。韋家荒這壹帶,是二千公尺以上的高山,低頭可以隱隱看到楠木園的屋宇人畜,長江如帶,輪船如豆,飛機在腳下蜿蜒西航,雲霧在頭上彌漫開合。目的地雖已經看得見了,可是還得繼續直下陡坡兩三小時之久,才最後達到目的地,這時已是十壹月中旬了。楠木園地處巫峽中段,東接群峰,危巖掩峙;北望對江,峭壁如屏。十數戶人家依山就勢支撐建房,順坡上延成村。高商五百師生突然到達,生活異常艱苦,用水如用油,吃糧如吃金,菜蔬無供應,疫病常流行。驚魂甫定,借民房作宿舍,搭茅屋當教室。因陋就簡,隨遇而安。復課之日,全校歡騰。時為1939年12月12日也。此後定是日為高商校慶日,逐年祝賀紀念,直到中華人民***和國成立。

民國二十九年(1940)九月,日寇更進西犯,沙市淪落,宜昌告緊。先生又率領師生二度遷移避難。全校師生分批乘“建陽”號輪經瞿塘峽抵四川萬縣,再徒步折返湖北境內,過磨刀溪,越齊嶽山,經野茶壩,月余長途跋涉到達利川汪家營鎮。汪鎮又名清源鄉,意為清江發源之處,地處川鄂交界高山,人煙稀少,虎哮狼嗥。鎮上幫會袍哥橫行,高商遷來後,深受挾制,地方惡勢力甚至揚言要殺死學生,趕走學校。先生為消彌隱患,只得忍辱負重,多方聯系周旋,屈尊禮拜並宴請地方“大爺”。為減少矛盾,遷學校至鎮外,每個學生發給壹個小木凳、壹塊方板,草草收拾,即行復課。此時多數學生已無家可歸,與學校相依為命。全校學習蔚然成風,生活有無相濟,教學亦日趨正規、安定矣。

筆者當年以區區少年,自始自終親歷了這兩次西遷,其對身體之磨煉,思想之升華,自毋庸諱言;然以年過半百之先生,其驚人之毅力,堅強之性格,周密之計劃安排及與莘莘學子患難與***之精神,深深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愛戴,每念及此,敬仰之心由衷而生。

桃李滿園,詩友酬詠古今

先生從教凡三十年,培育無數桃李,然以年代久遠,時代變遷,故昔日乏跡難尋。其兩任高商校長,歷經了高商建校史上最艱巨、最壯觀的大革命時期(創校)和抗日戰爭時期(西遷),辦學主張極重實用,理論教學重基礎課程,技術教學重時引制度,選聘教員要求極嚴,所培養學生既有理論,也擅操作,為財會計統諸政業界所樂於任用。學生出路開闊,社會評價良好。時至今日,先生門人健在者仍以其所長服務人民。如中南財經大學教授崔之慶,商業部百貨局局長胡鐵夫,荊州地區糧食局局長邱緒熾,沙洋農場總會計師韓永年,江漢大學財會教師郭斌超及筆者等人,均是先生四十年代桃李。

先生於治學外邃於宋詩,每公余暇日不廢吟詠。1929年在省教育廳任職時即加入著名的武漢南音詩社。西遷離亂之際,與中文教師陳省齋,黃輝鼎,陳鐘煜、熊貞吉諸人及校外同邑賀良璜等重組“南音詩社”,酬唱詠和,以寄憂國懷鄉之情,結有《南音余韻》,《南音劫後灰》兩詩集。當時以自制蠟紙由筆者刻印,流傳不廣。遷復後,經著名詩人覃孝方、賀良璜審訂、余肇熙校正,社會著名人士於右任、馬敘倫等題詞,將先生存詩編纂為《仁園詩集》兩卷(仁園:先生武昌寓所名),原擬出版,後因經濟困難,壹直未能付印。惜至今日均湮沒無存。

承乏赴難,入主省圖書館

民國三十三年(1944),湖北省圖書館(館址省會地恩施)龍洞資料室珍本藏書為宵小所盜,流散於街頭小販之手。消息傳出,朝野震驚。省參議會因以發難,要追究失職責任,原館長因以去職。七月,先生調任省圖書館館長,此次實為再次承乏赴難。履任之後,立即整頓查點圖籍,編印中、西文圖書目錄;舉辦省會區各機關圖書管理人員訓練班;遷館舞陽壩新址,正式對外開放。次年九月,抗日戰爭勝利,省館奉命遷復武昌。先生壹則派員赴漢協助省教育廳委員揚時之接受偽省館書籍及蛇山抱冰堂下新館舍(即現館舍,時被敵偽保安司令部占用);壹則籌備數十萬冊圖籍及大量崇文版片(張文襄督鄂時所刻,在學術界夙稱珍品)的裝箱遷復。為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先生幫助建立了“省恩施圖書館”。經過四個月的精心準備及三個月的艱苦兼程,至民國三十五年(1946)八月,遷復工作勝利完成。九月,報章、雜誌閱覽室對外開放。十月,省教育廳傳令嘉獎先生,略稱“該館由恩施遷復武昌,各項公物雖經長途輾轉搬運,均全整新,毫無損失。足證該館長珍視公物,事先計劃周密,臨時照料得當,應予傳令嘉獎,用示鼓勵”。

先生在省圖書館長任內重視館藏的增加,且成績卓著。省館自抗戰以來即未曾添購書刊。國民黨政府壹向靠增發紙幣維持局面,省館經費歷來沒有定額。但在先生努力下,任內受贈與接收、收購的圖書則是相當可觀的:(壹)接受音韻訓詁學家黃季剛家屬捐贈遺書4996冊;(二)接收興亞研究社漢口分社日文圖書5228冊;(三)接收敵偽武昌圖書館圖書12萬余冊;(四)接收崇文書局舊存崇文版線裝書234種,每種留5部,余均出售;(五)接收其它舊存版片約49000塊;(六)收購省通誌館總篡張繼煦家藏珍本古籍261種,計2098冊。這樣,除版片外,館藏從原有十六、七萬冊增添壹倍,達到三十三萬余冊。

身後哀榮,教界嘆惋推崇

民國四十五年(1946年)先生在長期戰爭動亂和輾轉流亡中慘淡經營,歷盡艱辛,終以心力交瘁,積勞成疾於是年十二月十六日溘然長逝矣,終年五十七歲。先生之逝,學界震慟,門墻悼泣。先生逝世後次日,《武漢日報》即作以下報導:“(本報訊)省立圖書 館長張翮,於昨日十六日晨五時因腦沖血病逝省立醫院。張氏字德庭,蒲圻縣人,畢業於北京大學,曾任省立中學校長十余年及教廳之科長督學等職,為人耿介,擅長詩文,此次復員遷復圖書館不遺余力,克服種種困難,用心過度,同人聞訊,莫不痛惜!”12月22日“張故館長德庭先生治喪委員會”(由省科學館館長、北大校友舒文博主其事)在《武漢日報》發出訃告,略稱已由先生“生前友好組織治喪委員會辦理喪葬壹切事宜,經報省廳奉準將遺體舁回省圖書館大殮。茲擇於國歷十二月二十六日上午十時在省圖書館開會追悼,十壹時發引暫厝武昌大東門外長春觀”等有關事宜。12月26日上午在省圖書館大廳及前廣場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省府代表、教界同仁、親朋師友及先生桃李等數百人參加,會後並均步行送柩長春觀暫厝。儀禮全過程莊嚴肅穆。省高商、省武昌高中、省壹女中等中學校及省科學館、省生物館等教廳所屬單位均因以停課或停辦公。次日,省主席萬耀煌派秘書來館吊唁。翌年,先生靈柩歸葬中夥鋪成家山灣西側之犀牛望月山,車皮進入蒲境後,沿途汀泗橋、官塘均在站臺舉行路祭,到達中夥鋪後,舉行了隆重的接靈和安葬儀式。

先生終生從事教育事業,不入黨派,不慕權勢,不謀私利。安心於清貧生涯,執著於培養人才。兢兢業業,無時或已;聲譽隆重,教界推崇。其為人處世,樸實而淡泊。身無華服,口無虛言,文無浮辭,詩無綺語,言行臻於至境。故其逝世之日,親朋師友,無不嘆惋。痛感哲人早逝,實教育界重大損失,身後哀榮,在當時教育界實屬僅見。

主要

參考資料:

壹、1986年《湖北省商業簡誌》第十壹冊:商業專科學校卷;

二、1984年《湖北省圖書館建館八十周年》館史篇。

壹九八九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