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年間,天保縣府建設科配農、林技佐人員,負責指導和管理農、林技術事務。
解放後,為適應工農業生產發展的需要,1959年德保縣人民政府成立科研室。次年,組建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科委),設主任1人,由縣監委副書記兼任,科技員1人。縣屬各單位建立科技機構,開展科研活動。
“文化大革命”期間,縣科委被撤銷,1972年在縣生產指揮部計劃小組內設科技員2人。1973年成立科技局,設局長1人,科技員3人。1977年增設工人2人。1978年恢復科委機構,設主任1人(由縣革委副主任兼任),副主任1人。1981年9月增設副主任1人,科技員、工人若幹人。 清康熙七年(1668年),通判彭權捐資開始興建鎮安府學,未設教員。各州縣入學讀書的人很少。乾隆八年(1743年),鎮安知府陳謨創建秀陽書院,十三年前後於府治東、西、南、北四鄉各設壹所社學,並設立教授壹名管理教育事務。
民國5年至10年,在天保縣城設立育德、達才初等小學、縣立大成高等小學、女子小學各1所。16年開始實行男女同校。22年天保縣***有初級小學校105所,教員107人,學生4374人,高級小學校24所,教職員42人,學生1314人。24年,天保縣有鄉中心國民基礎學校25所,教職員40人,學生1879人;村國民基礎學校249所,教職員225人,學生9736人。26年4月。天保縣和敬德縣聯合辦天敬聯立國民中學。31、34年天保縣和敬德縣分別設立國民中學。35年天保縣有中心國民學校27所,教員148人,學生4680人;國民基礎學校266所,教員268人,學生8247人。36年敬德縣有中心國民學校11所,教員77人,學生880人;國民基礎學校87所,教員87人,學生2610人。37年,天保縣有大專文化程度28人,高中文化程度232人,初中文化程度967人。
解放後,教育事業雖經過曲折的歷程,但有了長足發展。1952年,德保縣有小學712所,在校學生43236人,有教職工1112人。此後,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新的成績,教育事業也有新發展。1957~1958年貫徹毛澤東主席“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的有文化的勞動者”的指示,調整學校布局,加強教育工作。1958年有小學652所,在校學生40973人,有教職工1256人;有初中7所,在校學生3076人,有教職工132人。此後,還改革教育制度,推行“九年壹貫制”學制和兩種教育制度(全日制、半耕半讀的半日制),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和勞動實踐。對如何搞好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做了探索,但受到“左”的思想幹擾,收效甚少。60年代初遇到國民經濟困難,教育事業走下坡路,在校學生銳減,1963年小學在校學生數只25556人,中學生1124人。1965、1966年在校學生數才恢復到1958年數。“文化大革命”初期的1967至1968年,學校師生停課“鬧革命”,教師多被當作“臭老九”批判。1969年學校恢復上課,1970~1974年實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大隊(村公所)設小學附中,取消考試制度,實行群眾推薦招生入學,生源文化基礎不壹,小學教師充任附中教師,教學質量大大下降,耽誤了這壹代人的文化基礎知識的學習。
1976年粉碎“四人幫”以後至1980年,教育事業處於恢復時期,1979年12月中***十壹屆三中全會後,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中小學布局進壹步調整。1980年有1190個小學(含教學點),在校學生43622人,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2.8%,有教職工2374人;中學有21所,在校學生8761人,有教師671人。隨著農村經濟發展,學校加強了黨的領導,在師生中開展尊師重教活動,註重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改革開放教育,學校教學工作走上了規範化,教學質量不斷提高。隨著經濟增長,學校設備大有改善。至1990年各中學和部分完小起了教學樓;小學調整為1022所(點),在校學生4652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5.9%,有教職工2958人;中學23所,在校學生8638人,教職工700人;並有職業中學3所,民族中學1所;為高壹級學校輸送了壹批學生深造,考上大專院校858人,同時為本縣培養了壹批中等技術人才。 德保縣的文化、藝術活動,歷來相當活躍,民間的戲曲更是豐富多彩,流傳於本縣的地方戲劇和歌舞主要有壯劇、木偶戲、末倫、撈蝦舞、山歌等,而以壯劇和山歌尤其為群眾所喜愛。德保壯劇屬南路壯劇,俗稱“呀嗨戲”或“馬隘戲”。德保山歌民間叫“吟詩”或叫“唱歡”,在壯家瑤寨,男婚女嫁、勞動生產、逢年過節、談情說愛等場合,多以山歌來表達喜慶、歡樂、愛情等。壯族山歌分為南路山歌、北路山歌系。南北路山歌都以七言為壹句,有平仄、有押韻。南路山歌以四句為壹首,以兩人為壹組合唱,有高低聲兩部,唱出的山歌高亢、激情、清雅、動聽。北路山歌以八句或十句為壹首,壹般以3至7人為壹組來合唱,有高低兩部聲,歌聲雄壯、穩定、悠揚、振奮、引人。山歌歷來是采取自唱、對唱、合唱的形式,通過山歌抒發感情、贊頌好人好事、抨擊時弊、揭露壞人壞事。在各鄉鎮歌圩、春節或其他重大節日,縣、鄉、村分別舉辦山歌比賽,吸引成千上萬聽眾,很受群眾歡迎。
德保縣的文化、藝術活動,俗稱"呀嗨戲"或“馬隘戲”,它具有濃郁的民族風俗和地方特色,很受群眾歡迎,現壯劇常用的唱腔曲調有馬隘調、平板、嘆調、喜調、哭調、采花、高腔等,拌奏樂器有馬骨胡(是主奏樂器),配樂器有土胡、二胡、三弦或秦琴及笛子等。演奏時具有和聲色彩,深厚悠揚,悅耳動聽,很有民族情感。
德保縣民情淳樸。縣內壯、瑤民族風俗各異。飲食風俗有打血、筐燙肉、血腸、酸肉、酸魚、黴幹菜、竹棒飲、豆腐團、麥茂、米茂、南瓜甜酒、南瓜雞、金鍋飯、馬由炒冷飯、打菜包、珍珠酥、糯米炒油肝、五湖四海、紅薯窯、花生窯等。生育風俗中有安神、求花、出生小孩、滿月、百日、盤花扣銷、掛彩等習俗。俗稱“收牛魂”。社交風俗有:交同年、交情意、認幹爹娘等。
德保縣民情淳樸,縣內壯、瑤民族風俗各異。 解放前,民間體育活動由民政科管,學校體育活動由教育科主管。
解放初至1957年,體育活動由教育科主管,具體工作由文化館負責,1958年設立體育運動委員會,置副主任、幹事各1人,主管學校和農村體育。1970年由縣革命委員會政工組宣傳小組派壹名幹事專管。1972年由文教小組派壹名幹事兼管。同年下半年成立體育小組。由軍管代表任組長,配幹事1人。1973年下半年撤銷軍管,成立縣體育委員會,配主任1人。秘書、幹事、工人、教練8人。1981年配備主任、秘書、幹事各1人,教練員5人,工人1人。1983年成立田徑、籃球兩個體育協會,***有會員61人,其中田徑協會27人,籃球協會34人。各協會分別設主席1人,副主席若幹人。每協會分設教練、科研選材組。1984年,人員變動,新任命主任1人,會計1人,教練4人,其中籃球、田徑、舉重各有1名中級教練。到1990年底止,全縣通過辦業余體校辦法,先後向百色地區民族體育中學校輸送田徑、舉重、遊泳、水球、拳擊、射擊、射箭等項優秀運動員47人,向廣西體育運動學校輸送5名優秀運動員,向廣西體育工作隊輸送優秀運動員4名,在輸送的優秀運動員中,多次代表地區、自治區、全國參加上壹級比賽,有4名優秀運動員獲得國家級運動健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