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如何根據註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如何根據註冊會計師的審計報告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

我的看法是,不能完全依靠審計報告來分析企業的財務狀況,因為審計存在審計風險。

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種類繁多,各有不同的審計目標和側重點,揭示了企業不同的財務狀況以及事務所、企業和報告使用者面臨的不同風險。

企業年度財務報表審計的重點是財務報表是否真實、公允地反映了企業的經營成果。此時,壹般應關註財務報表的資產負債權益結構、財務報銷的註釋、審計報告對企業財務狀況、內部控制和經營風險的總體評價以及建議企業進行調整的事項。

在這壹部分,使用者應特別關註審計報告中有關金融資產、存貨、交易、或有事項和營業收入的披露金額和建議,以及這些企業對這些建議的態度。

比如,當審計報告指出存貨與事實不符時,增加或減少大額利潤,意味著企業的資產和利潤面臨較大風險;如果有未決訴訟,但企業沒有披露,利潤是否真實的風險更大。

通常情況下,如果存在上述事項,審計報告壹般為無保留意見的報告。

在專項審計中,審計報告對企業相關事項的評價和調整與財務報告審計同等重要。

比如審計債權債務時,審計報告會對函詢進行說明,反映企業債權債務的真實性,現金流量表的調整關系到企業償債能力的真實體現。

有時候,報告中提出的調整事項,企業收到後不壹定會接受。比如,管理層壓力大的時候,壹般不能容忍利潤的調整,壹些問題金額不大的企業,不願意承認內部控制的漏洞。

考慮到事務所對被審計企業的妥協和對規避審計風險的堅持,只要審計團隊超出整體審計風險,報告中總會有說明,甚至無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也會在壹些陳述或說明中披露壹些企業本不想在報告中披露的東西,因此報告使用者有必要逐字分析審計報告,了解事務所是否想說該說的話。

如果用戶比較敏感,就需要結合國家政策環境、行業風險、交易慣例再分析這些東西。

比如現實中國企年報審計的可靠性和上市企業審計的可靠性並不壹樣。前者的使用者是SASAC,後者是投資者。雙方對報告的敏感程度不同,所以無論是報告的結論還是報告的過程,在標準上都會有所不同。

所以國內外的審計報告並不是壹個完全為使用者規避風險的工具,只能說是提供了壹定程度的保障,這需要投資者的經驗和信息。

如果妳想在報告中找到妳關心的內容,多關註輔助和審計調整以及企業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