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早期經驗
1911年,譚震林進入壹所私立學校讀書。兩年後,我在壹家書店當學徒,廣泛閱讀進步書籍,從而接受革命思想。
20世紀20年代初,茶陵在攸縣組織發動了兩次工人鬥爭。
1926加入中國* * *生產黨,歷任攸縣工人糾察隊長、縣總工會宣傳幹事、縣黨部工農運動特派員。他曾組織動員家鄉人民支援北伐,發動農民運動,解除反動勢力武裝。
“四·壹二”反革命政變的消息傳到攸縣後,發起了全縣萬人示威遊行。“馬日事變”後,由於反動派下令通緝,他去了長沙,但武漢仍找不到黨組織,被迫回攸縣從事地下革命活動。
1927年冬,工農革命軍攻占茶陵縣城,譚震林當選茶陵工農兵政府主席。同時恢復茶陵工會組織,任工會主席。年底,他隨工農革命軍離開,在毛澤東領導下投身於創建井岡山根據地的鬥爭。先後當選為湘贛邊界特委常委、副書記、書記和工農兵政府土地部長,成功領導了江西省永興縣的土地分配工作。
65438年至0929年,譚震林任紅四軍二縱隊政治委員、四縱隊黨委書記兼政治部主任、紅四軍前委委員。
1930年,羅炳輝率紅十二軍攻克湖南攸縣、江西吉安,投入中央根據地反圍剿戰爭。
1930至1932任紅十二軍政治委員、中國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紅壹方面軍軍委委員、福建省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
1932年,指揮部隊打贏了水西渡、上杭、馬府戰役。長征結束後,紅軍主力和張鼎丞、鄧子恢壹起,周密部署,進行了三年的紅軍遊擊戰爭。
65438-0935任閩西南軍委軍事部長,65438-0936任閩西南軍委副主席。在整個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譚震林是壹位傑出的政治工作者和傑出的紅軍指揮員。
抗日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譚震林是江南抗日根據地的開拓者。
65438年至0938年,譚震林先後任新四軍第二、第三支隊副司令員,親自率第三支隊在皖南開展遊擊戰爭。還擊退了日寇對清水灘、馬家園的進攻,以小勝防守繁昌,七戰七勝,粉碎了日寇奪取繁昌、掃蕩皖南的計劃。1940年,譚震林以江蘇省抗日武裝建設為重點,將江南抗日義勇軍第壹、二支隊合並,組建江南抗日義勇軍司令部,任司令員兼政委,創建東路抗日遊擊根據地。
1941年任新四軍第6師師長兼政委、肅南區黨委書記。同年夏,譚震林率部主動出擊敵人80余次,粉碎了日寇的瘋狂進攻;同年初冬,他親自深入江都、高郵、寶應等地區,領導新區開發。新四軍第6師第16旅遇襲後,要求回到蘇南擔任第16旅旅長,總結經驗,整編部隊,與敵人展開頑強的戰鬥,保護以茅山為中心的抗日根據地。
1942年,譚震林調任新四軍第二師政委兼淮南地區黨委書記,狠抓機關作風整頓和生產自救運動。
1944年,譚震林率部解放了淮安、寶應以東的廣大地區,取得了濟鋼反頑戰役的勝利,從而扭轉了淮南的被動局面。65438年至0945年內戰期間,譚震林任華中分局副書記、華中軍區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華中野戰軍政委,並當選為第七屆中央委員。隨粟裕指揮部隊作戰40多天,完成華中戰場作戰任務後轉戰山東。
65438年至0947年,譚震林任華中野戰軍第壹副政委,指揮內線“兵團”打贏膠東戰役。
1948年,他和許發動了線西段,威縣、兗州、濟南。隨後,總前委與劉伯承、、陳毅、粟裕等壹起指揮淮海戰役,率領三個縱隊威逼國民黨馮子安起義,與兄弟部隊壹起殲滅黃兵團。
65438至0949,譚震林出席中共七屆二中全會。在此期間,中央軍委對全軍進行了整編。華東野戰軍改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譚震林任第三野戰軍第壹副政委。
1949年2月至3月,根據長江以南進軍的既定方針,中央軍委命令解放軍第二、第三野戰軍及中原、華東軍區約1萬兵力,統壹由第二野戰軍司令員劉伯承、政治委員鄧小平、副司令員兼副政治委員陳毅指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之初,譚震林擔任浙江省委書記、省人民政府主席、省軍管會主任,主持華東局工作,圓滿完成了接管建府、清匪、鬥霸工作,全面部署並組織實施了浙江省建設發展規劃,親自領導了杭州名勝古跡的修復工作。
1954調任中央副秘書長、書記處第二辦公室主任。1956當選第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書記處書記、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65438年至0957年,譚震林回到湖南省攸縣,成功地開展了辦民主合作社的試點工作。在整個農業合作化時期,譚震林對中國農業發展道路進行了漫長而艱辛的探索。十年內亂,譚震林以極大的氣魄,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勇氣,同林彪、江青反黨集團進行了堅決鬥爭,嚴厲斥責了張春橋,暴露了江青的野心。雖然受到迫害,但他不怕強奸,不妥協。
1977-1982期間,譚震林當選為中共第十屆、第十壹屆中央委員,第四屆、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共十二大上,譚震林主動退居二線,當選為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副主任。
1983於9月30日在北京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