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 信息市場的概念
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將信息作為壹種商品進行交易,從而形成了信息市場。
從狹義上講,信息市場是進行信息商品交換的場所。也就是說,信息市場把信息商品納入整個經濟活動中,和其他商品壹樣進行流通、交換。
信息市場涉及信息商品、信息商品交換場所、信息商品生產者、信息商品經營者、信息用戶及其經濟活動和經濟關系。因此,從廣義上講,信息市場是信息商品從生產到消費之間的整個流通過程和領域,是信息商品供求關系的總和。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信息市場由最初的剛剛興起到目前的已形成規模,尤其是2000年以後,取得了相當迅速的發展。國家先後投資上百億元建成了10多個大型宏觀系統,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提供了有益的服務和科學的依據。目前,在全國31個省(區、市)初步形成了以中心城市為依托的信息網絡和以信息中心為中介的信息市場。
信息服務業自1990年以來也產生了革命性的轉折。信息提供業從以手工和印刷媒體為主向電子方式轉換;軟件開發和銷售開始脫離制造業而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現代意義的信息服務業(即新興的電子信息服務業)開始了自己的發展歷程,每年以平均25%~30%的增長率發展著。
由於我國信息市場興起的時間較晚,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在我國,社會對信息市場的認識雖已得到提高,信息交流與***享程度得到發展,但總體收入水平仍然很低,與日本、美國、西歐各國等國家根本無法相比。2000年我國信息服務業的總收入也只有550億元,而美國、日本1997年時信息服務業收入就已分別達到 2170億美元和774億美元,居世界前兩位。
壹般來講,信息市場按照以下幾個原則進行分類:
(1)按所屬層次劃分。按信息商品的所屬層次,信息市場可劃分為壹次、二次、三次信息商品市場。壹次信息商品市場主要經營人們在科研、生產和管理等活動中的成果,最有代表性的當推技術市場,它提供各種技術產品和技術服務。二次信息商品市場和三次信息商品市場主要以信息工作成果和信息系統提供的產品為交換對象。二次信息商品市場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數據庫市場,這是以計算機為中心的各種信息技術用於信息加工處理和存儲傳輸所形成的信息商品的流通領域。三次信息商品市場主要向用戶提供各種信息研究成果、研究報告、可行性論證報告、決策支持報告、市場調研報告等。
(2)按交易性質和形式劃分。按交易的性質和形式劃分,信息市場可劃分為產品型和服務型信息市場。產品型信息市場提供各種信息產品,如轉讓科研成果、出售技術成套設備、出售數據庫、發布專題信息、出售資料等。服務型信息市場則主要提供智力型勞務,如信息咨詢、技術咨詢、技術培訓、專利代理、信息檢索、代譯等服務。
(3)按組織形式劃分。按組織形式不同,信息市場可劃分為固定型、通信型、臨時型、聯營型信息市場。固定型信息市場有著固定的經營機構和交換場所,進行長期的信息交易活動。如信息機構設立的信息商店、科技信息咨詢服務中心以及銀行開辦的經濟信息咨詢公司等。通信型信息市場采用通信聯系的方式進行信息業務洽談和信息商品交易,以及通過商品介紹,促使用戶直接購買某壹信息商品或進壹步洽談。臨時型信息市場發布信息集中、及時,影響大、受益面廣。具體有信息發布、科技成果和新產品展銷會、交易會、科技集會、科技大篷車等。聯營型信息市場由若幹個信息商品經營機構聯合組建壹個經營市場,互為代辦信息商品的交易業務。
(4)按編制屬性劃分。按編制屬性不同,信息市場可劃分為公辦型、民辦型信息市場。公辦型信息市場指國家設置的常設性信息機構。民辦型信息市場指個體勞動者經營的信息市場,包括私營信息公司、信息服務站、信息旅店等。
(5)按信息商品的種類劃分。按信息商品的種類不同,信息市場可劃分可分為經濟信息市場、科技信息市場、綜合信息市場等。
(6)按信息商品流通的方式劃分。按信息商品流通的方式不同,信息市場可劃分為單向對應型信息市場、網絡咨詢型信息市場、大眾傳播媒介型信息市場等。
上述對信息市場的劃分並不是絕對的,還可以從其他角度劃分。但是,無論怎樣劃分,我們都可以抽象出信息市場的***同結構,即必須包括信息商品的供給方、需求方、中介方和管理方,這四個方面缺壹不可,而且還必須有壹個合理的結構才能保證信息市場正常運行,充分發揮其功能。
信息市場的基本模式有咨詢型、固定型、實物展示型和虛擬型信息市場。咨詢型信息市場是以壹定數量的專家或專家組為“信息源”,隨時接受用戶的電話、書面或當面信息咨詢;固定型信息市場是設立的固定信息機構和交易場所,進行長期的信息交易活動;實物展示型信息市場是以眾多的產品樣本的實際展示來提供關於這些產品的壹系列信息;虛擬型信息市場是建立在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交易站點。
信息市場是壹種特殊的交易場所。它有許多與其他市場不同的特征,主要表現在:
(1)交易對象的非實體性。信息市場的交易對象是信息,它是壹種精神範疇的產品,不是物質產品,但又依賴於物質載體而存在。在信息市場交易過程中,信息用戶不是為了獲得物質載體本身,而是為了獲取載體內存信息的真正價值。所以,信息交易的標的具有非實體性特征。
(2)交易對象的動態性。信息流向在信息市場中是不穩定的,信息的流動往往是由不同的需求,不同的時間、空間而引起的,由於受這種不穩定因素的制約,信息市場中的各種運行機制表現出壹種動態特征。
(3)交易對象的轉化性。信息作為壹種商品進入市場交易,其目的在於實現信息的轉化,活化生產力或提高人們的物化能力。這樣,才能真正實現信息的使用價值,體現出信息的商品性。
(4)交易對象的及時性。信息作為壹種商品進入市場交易,和其他商品壹樣,具有壹定的生命周期。交易的信息需要及時,壹旦超過了其生命周期,信息就會失去效用。
(5)交易過程的服務性。信息市場在信息的交易過程中,信息經營者不僅要向信息需求方提供真實可用的信息,同時必須向顧客提供“服務”,即要對該信息的形成、來源、時間提供可靠的依據,對其保真度進行解釋,並備有有關信息的概覽資料,以資鑒別。這種“服務”統壹於信息產品的交換過程之中。
6.3.2 信息市場體系的構成
信息市場是信息商品經濟關系的具體體現和綜合反映,是在各種市場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生關系中的動態有機體。信息市場的基本構成要素有五個:即信息產品、信息的提供方、信息的需求方、信息商品的中介方、信息市場的管理方。
6.3.2.1 信息市場的客體
信息市場的客體是指參與信息市場交換活動的各種交易對象,即信息產品。如果沒有信息市場的客體(信息產品),就不會存在信息市場的交換關系;如果客體不具備商品屬性或商品的表現形式,那麽信息市場的交換關系也無法形成。
6.3.2.2 信息市場的主體
信息市場的主體包括信息商品的提供方、需求方、中介方和市場管理方。信息商品的提供方是信息商品的生產者、開發者或提供者,如果沒有信息商品的提供方,信息市場交易活動就不能存在;信息商品的需求方是信息商品的用戶,他們通過購買行為使信息市場交易活動得以實現,缺少了需求方,信息產品就賣不出去,就形不成交易;信息商品的中介方是信息市場的經紀人,是供需雙方的橋梁,他們使信息市場交易活動由可能轉化為現實,在市場交易過程中起“催化劑”的作用;管理方是信息市場的監督者和執法者,他們對信息市場活動進行宏觀或微觀管理,保證信息市場的合理運行與健康發展。
6.3.3 信息市場的運行機制
所謂信息市場運行機制,就是信息市場中供求雙方實現交換的機制,是指信息市場各構成因素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過程和功能。
6.3.3.1 信息市場的供求機制
信息供給與信息需求,是信息市場存在的前提條件,也是信息市場運行和發育的決定性因素,二者缺壹不可。有了信息需求,就希望有信息供給方來滿足;有了信息供給,就希望能找到信息需求方來實現交易。供給與需求都要求對方與之相適應,以實現供需的平衡、協調。根據信息市場中供給與需求的相對關系,信息市場將出現供過於求、供不應求、供求平衡三種形式。供求平衡是最理想的市場供求形式,因為它可以實現市場的整體福利最大化。當市場中有信息需求後,信息商品供給方會以壹定的供給量和壹定的價格來出售商品,如果商品的利潤較高會吸引來更多的信息商品供給方,信息商品供給方增多後,信息商品供給量也會大量增加,過多的供給使得信息商品市場出現供過於求的狀況;當供過於求後,信息商品需求方的選擇余地增大了,信息商品供給方為了盡快實現商品的交易,願意以減少預期利潤為代價削減商品的價格,或者以減少供給量的方式降低生產,盡量實現供求平衡的狀況;當市場供給方的生產積極性降低後,現有的市場需求量難以得到滿足,從而又出現了供不應求的狀況。
6.3.3.2 信息市場的價格機制
信息商品的價格形成受到信息市場的供求關系、競爭形態、壟斷程度和信息商品的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但是信息商品價格形成的基礎仍是價值。價格的確定與效用價值成正比,信息商品的價格形成機制會促使信息商品生產者盡快地生產出使用價值大、效用高、收效快的信息商品,從而在信息市場中獲得較大盈利,同時也促使信息商品生產者盡快地降低成本和消耗,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對於信息商品需求方而言,只要信息商品的預期效用價值能足夠高,其需求彈性是非常小的,其價格敏感度也低,因為高效用價值的信息商品有利於信息商品需求方獲得更多的收益。可見,在這種價格形成機制下,供求雙方的利益是壹致的,它們有聯結在壹起的良好基礎。
信息市場的供求關系必然引起價格的波動。信息市場供過於求時,信息商品的價格會下降;反之,信息市場供不應求時,信息商品的價格會上升。價格機制對信息商品的生產者來說,是調整生產方向和生產規模的基礎,由此會促使信息生產各部門按比例協調發展。
6.3.3.3 信息市場的競爭機制
由於信息生產和消費的社會性、多樣性和帶有信息主體的鮮明個性,所以不存在完全相同的信息生產過程和信息消費過程。由此,信息市場被多元分割,形成了經營形形色色的效用不同、性質各異的信息商品各類公司。生產者會在這些形形色色的各類信息商品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部分市場,信息用戶也會找到適合於自己的那部分市場。因此,信息市場的競爭與物質市場是不同的。當然,信息市場仍然存在著競爭,且競爭是壹種有效的動力機制,給信息市場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信息市場的競爭機制主要表現在信息商品的供給方、需求方、中介方在信息商品的生產、開發、經營、交易和消費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選擇、自我調節、自我發展從而爭取有利市場地位的壹種相互競爭關系。
6.3.3.4 信息市場的風險機制
由於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對稱性,使得所有市場參與者都面臨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造成了市場運行的風險。對於信息市場而言,由於所經營信息商品的非物質性、信息供求關系的隱蔽性和復雜性,其不確定性因素比物質市場更多。信息市場的風險具體表現如下:
(1)信息商品需求方的風險。信息商品需求方在購買信息商品的過程中,壹般都追求最大效益,但效用大的信息商品其價格也高,這就給購買者帶來了風險;在信息商品使用過程中,信息用戶需要對知識形態的信息商品或服務進行學習、消化,消費能力的大小也給信息商品購買者帶來了風險。例如,某企業購買了某壹信息商品,由於企業員工的知識水平有限,不能掌握信息商品的內涵而使得信息商品無法使用。
(2)信息商品供給方的風險。信息商品在開發投入過程中,需要有大量的資金、尖端的設備和高智能的投入,從而引發風險;在信息商品開發過程中,項目選擇失敗、項目執行過程管理失當,使得信息商品有開發失敗的風險;在信息商品交換過程中,供給方不能獲得全面而準確的市場信息,造成了交易風險。
(3)信息商品中介方的風險。中介方是信息商品供需兩方的橋梁和紐帶,由此引發了成功交易中的中介方風險。在交易過程中,如果供需任何壹方的承諾難以兌現,那麽中介方就承擔著信用風險。信用度是衡量中介方的壹個重要因素,許多情況下,供需雙方是因為信任中介方才實現交易的。因此,對於中介方而言,建立具有誠信的客戶庫和準確及時的信息資源庫是在信息市場中取勝的基礎。
6.3.3.5 信息市場的激勵機制
信息市場的激勵機制是指通過各種有效的管理方法來調動信息市場供給方、需求方、中介各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努力去實現各自的組織目標,實現各自的利益,特別是物質利益。信息市場管理方主要在激勵政策上激勵供給方、需求方和中介方;信息市場供給方需要從企業內部實施獎勤罰懶的激勵措施,擴大業務規模。現階段,我國信息中介方既有公辦、民辦的信息機構,也有各種各樣的個體信息經營者,這些信息中介機構只有實行切實可行的激勵措施,才能夠在信息市場經營中處於主動地位,與瞬息萬變的信息市場緊密聯系,不斷地體現自身的價值。在企業內部管理問題上,激勵機制是員工行為的重要動力源,有效激勵機制會使員工將工作與個人事業融為壹體,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6.3.3.6 信息市場的協調機制
在信息市場中,中介方和管理方的作用比物質市場更加重要。中介方在信息市場中需要起到壹定的協調作用,如在信息商品交換的過程中,信息商品的供需雙方經常會有很多疑問、沖突,這種情況下,作為中介方比其委托方更了解該信息商品的行業信息,其應該站在公正的立場考慮供需雙方的整體利益,給出合理化建議,協調雙方以最少損失達成交易或者愉快地結束交易。目前,我國的某些行業協會如中國證券行業協會、會計行業協會等,監管部門如中國證券期貨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等,都是該行業重要的管理方。這些管理方不獨立提供供需信息產品或服務,而是作為第四方來維護行業信息商品交易、信息市場良性運轉,它們對於信息商品市場的穩定發展、有效組織管理發揮了重要的協調作用。
信息市場的這六種機制不是獨立地存在著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同構成信息市場的運行機制,成為信息市場運行的基礎和依據。在信息經濟中,供求機制、價格機制、競爭機制是信息市場最基本的運行機制,供求機制會影響價格機制,調節競爭機制;價格機制反過來會調節供求機制,也會刺激競爭機制;競爭機制也會影響價格機制,促進供求平衡;價格機制間接調整供求機制,刺激競爭機制發揮作用,激勵機制也會刺激價格的波動和供給的增加;信息市場中存在著風險,風險機制不僅會影響價格機制,約束激勵機制,而且會制約競爭機制和供求機制;協調機制則是始終貫穿信息市場發展的重要機制,它可以通過合理的管理方式約束市場交易行為,使得價格機制、競爭機制、供求機制、激勵機制等市場運行機制高效、有序運轉。
6.3.4 信息市場的管理職能
信息市場的管理職能是指管理機構執行與其主要目標相連的、有壹定程序活動的特殊職責。信息市場的管理職能是合理建立管理組織結構的依據,是確定管理機構職能範圍和隸屬關系的基礎。管理職能只有借助與其相符的管理組織結構才能實現相應的信息市場管理任務,管理機構則是為執行壹定的職能而存在的。
信息市場的管理職能包括計劃、組織、調節、核算、監督、教育等方面的內容,各項職能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從而達到管理的目的。
(1)信息市場管理的計劃職能。其內容包括信息市場發展綱要,以及實現戰略目標而采取的政策、策略和技術途徑等。
(2)信息市場管理的組織職能。組織職能同計劃職能壹樣在信息市場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組織職能的實現是有效地組織市場要素分布的條件,它是借助於適合被組織對象的手段,特別是標準的制定,包括規則、命令以及其他標準行為來實現的,其行為應以客觀要求和現實條件為依據。
(3)信息市場管理的調節職能。調節職能是對信息市場的直接管理,通過對信息市場各要素、信息市場行為和信息市場有序狀態的維持,保證信息市場正常運行。目前,調節職能采取的主要方式有:各種強制性的命令、限制和規劃;經濟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提高社會信息意識、利用社會道德輿論宣傳等。
(4)信息市場管理的核算職能。核算職能的目的在於對信息市場活動結果(中間和最終結果)進行數量上的測量、登記和分類。
(5)信息市場管理的監督職能。監督職能的發揮實質上是以信息管理為依據,檢查信息市場管理實施的情況。監督從形式上可分為:內部監督和外在監督,自我監督和互相監督,自上而下的監督和自下而上的監督等,還可分為事先監督、業務監督和事後監督。事先監督是評價提出的任務和選擇完成任務的手段和依據;業務監督是通過運用組織措施和技術措施系統地評價管理狀況並對它們進行控制;事後監督是最流行、最普通的監督形式,通過評價管理結果,接收反饋信息,改進管理質量。
(6)信息市場管理的教育職能。教育職能是對所有信息市場參與者進行道德、法律、業務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訓,以便提高其業務水平,適應環境及工作的要求和約束,以熟練的工作技能完成市場運行的目標和任務,這是促進信息市場健康發展的必要條件。
以上各職能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缺壹不可,***同組成信息市場管理的職能體系,據此可以構建信息市場管理的組織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