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金融的入門門檻其實不高,很多人都可以從事。比如理工科和經濟類專業的人,經過半年左右的培訓,處理簡單的業務基本沒有問題。甚至比學金融的還要好。所以我經常開玩笑地跟同事說:“妳要有危機感。現在會做金融的人比掃馬路的還多!”“但是,要想在這個行業裏達到高水平的人才是非常困難,非常困難的!首先,如上所述,如果妳沒有很好的數字感,那麽妳永遠達不到理財專家的境界。我的前老板來自香港,我們三個人花了五天時間給他寫了壹份差不多50頁的報告。但看了不到20分鐘,他就敏銳地指出了很多數據之間的交叉核對關系和矛盾的部分。其間,他幾乎不用計算器,全憑腦子和感覺判斷。老板雖然很嚴厲,但我們由衷地佩服他,就連他的死敵,中方董事長也對他大加贊賞(因為中外合資關系不好,每次董事會總是不歡而散,我老板就是外方董事)。在他們的小組會議上,中國主席曾當著壹大批中國高管的面說:“如果妳們中有壹個人有外國導演壹半的本事,那我就他媽的磕頭!“我認為壹個人即使欽佩他的對手,他也是非常成功的。顯然,我的老板顯然是壹個血液裏流淌著數字的人。其次,財務工作是壹個成就感比較少的工作,因為它的投入和產出沒有很好的匹配。妳能感受到妳的投入,卻感受不到妳的產出——很多財務人每天都在加班,但如果有人問妳做了什麽,妳會覺得很難回答什麽。因為妳說了,別人不壹定聽得懂,看得懂!售貨員可以說,我這個月賣了多少東西;生產人員說,我超額完成了多少;QA人員可以說降低了多少次品率;但是我們呢?跟大家講:報告順利完成?這個月稅收沒問題吧?這個月虧損的原因是什麽?所以,做這份工作需要決心,更需要耐得住寂寞!
再次,財務工作壓力大。這種壓力來自於期限,來自於分析的深度,來自於政策的邊緣。有句話叫遲到是不公平的,同樣,遲到的財務報表也是沒有意義的。這也是為什麽那麽多“表親”每天加班的原因。如果妳花了1個月才拿到上個月的報告,或者提交分析報告,雖然很翔實,很準確,但是對業務沒有任何幫助!大家從各大公司的招聘廣告都能看到“高壓下工作”,可見財務人員的壓力是非生產性的!財務分析也是壹樣,因為財務分析沒有壹定的規則或者非常技術性的硬性標準,所以很多人都可以挑戰妳的分析,也就是壹群人告訴妳怎麽做!這些都會讓妳感到壓抑。同時,金融也是很有政策性的。妳必須遵守會計準則和稅法。雖然妳標準很高,但是法律或者亂七八糟的文件法規都是執法人員解讀的。所以,再小心也壹定會犯錯,或者處於犯錯的邊緣。不管妳平時表現得多好,如果執法部門對妳罰款,那麽妳老板的臉色肯定會很難看。如果妳不想讓老板為難妳,那妳就得和稅務、工商、外管局、海關那些混蛋暖心,這是很多人很痛苦的!
第三,金融需要終身學習。當然,現在似乎沒有什麽業務是不需要學習的,但是中國現在正處於各種經濟法規的完善過程中,所以各種經濟政策變化非常頻繁。不及時更新,就跟不上時代。例如,最新的會計準則是新發布的,從07年開始實施。僅此壹點就足夠妳學習壹段時間了!再比如,如果妳在美國的企業或者在美國上市的公司工作,那麽妳就要了解繼安然、世通之後,SEC要求的薩班斯-奧克斯利法案。另外,我國很多稅收和外匯法律都是以“通知”、“批復”、“XX函”等形式規定的,邏輯不連貫,執法人員的答復也因人而異。所以,妳得自己去了解,才能在被莫名其妙的貼上標簽的時候為自己辯護。中國的執法部門最惡心的就是從來不給妳任何書面的政策建議,所以如果妳含糊其辭,可能會給公司帶來很大的損失。
近年來,財務軟件的應用是大勢所趨,尤其是對於大型企業。但是,妳的思想和大腦沒有及時跟上,妳就會在這些軟件面前感到無助!因為軟件並不是簡單的取代妳的手工工作,而是包含了很多先進的管理理念和內控機制,這也是為什麽中國那麽多企業采用ERP,卻以失敗告終的原因。如果公司管理層的觀念沒有及時更新,改變的決心沒有那麽強烈,那麽好的ERP軟件幾乎就是壹種負擔!特別是像SAP這樣復雜的ERP軟件,壹般企業是用不了的。我們公司剛開始用SAP的時候,也很痛苦。差不多過了1多年,大家才覺得這個東西真好,壹切都離不開它。舉個簡單的例子。為了提高公司的信譽和競爭力,我公司規定每月10日通過網上銀行壹次性支付上個月的所有采購款項。很多人反對這件事,認為有些東西壹定要提前付款,也有人認為客戶部主動要賬,主動付款是很愚蠢的。但管理層很堅決,統壹支付條款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壹是消除了采購或財務部門以權謀私的空間;其次,便於實現掌握資金的需求;再次,可以提高籌碼,最後,樹立公司的良好形象等等。這個系統經過壹段時間的推廣,現在大家都覺得效果很好!以前都說會計越老越值錢,現在越老越不值錢!
最後,我想談談對財務工作的理解。記得大學的時候,老師說“有借必有貸,借貸必對等”,感覺太抽象了。但是,在實際接觸了作品之後,我才逐漸體會到其中的奧妙。這麽多復雜的業務,都被簡單的“借”和“貸”所掩蓋,與自然界的“陰”和“陽”,計算機語言的“1”和“0”,圍棋世界的“黑”和“白”有著驚人的相似。我面試的時候經常喜歡問那些1~2年工作經驗的應聘者:“為什麽資產負債表上的科目和利潤表上的科目不重疊,但是兩個表的累計利潤會是壹樣的?”"為什麽現金流量表是壹個非常重要的表格?""為什麽現在很多大企業用EVA來考核結果而不是利潤?"等提問。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很容易看出壹個人是否有財務頭腦和精神。
可見,在壹般企業做會計很容易,而大企業的財務骨幹沒有真才實學很難相處。這也是為什麽註冊會計師大軍每年都在膨脹的原因。即使不去辦公室,也可以學習充電,或者通過證書證明自己有這個能力。有壹次,壹個國外的董事提出要有人當總會計師,我們董事不同意。外方董事說妳們誰有註冊會計師證,註冊稅務師證。拿出來看看。當時沒人關註這個,結果啞口無言。可想而知,如果我們的工作人員不同意,提議人還是當了總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