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願者支教活動總結(通用5篇)
不知不覺中壹個精彩的活動結束了,我們壹定都增加了不少生閱歷,這時候寫壹份活動總結就很重要了。壹起來學習活動總結是如何寫的吧,以下是我整理的誌願者支教活動總結(通用5篇),僅供參考,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誌願者支教活動總結1
來得轟轟烈烈的xx年湘西支教在八月平平靜靜的結束了,它畢竟是暑假的壹件大事,回頭仔細想想,無論是前期準備,中期運行,結束反思還是教學、走訪、生活……各方面或者對湘西支教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都有必要和價值總結和反思。
壹、支教認識
渴望知識的雙眼,破舊不堪的教室,偏僻落後的大山……這就是我或者不少人視野裏的湘西支教。神聖的誌願者隊伍,他們的行動時多麽的偉大啊多麽令人充滿期待啊,我要去湘西支教,去盡我所能,傳授給孩子們盡可能多的知識……
進入培訓階段,教師技能、誌願者認知、野外生存急救技能,四大主題的培訓,著實讓我充實不少。
會長中肯的介紹:那裏的孩子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麽渴望知識,甚至很調皮上課很容易鬧哄哄的,教學是很難的。支教是危機四伏的偉大,壹群大學生誌願者跑到人家大山裏去支教,並不是想象中的受到很多人熱情的追捧和渴望,反而是很多時候工作沒做好,倒像是去遊玩的,打擾了當地人寧靜的生活,打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影響很是消極。
去過支教的學長學姐的經驗介紹:二十天妳以為妳能做什麽?改變壹個人,不可能!甚至改變壹個人壹個小小的習慣都不大可能,妳能做的只是微妙的影響。二十天也教不了什麽知識,我們要做的更重要的是拓寬他們的視野,啟發他們的思維,傳授學習的經驗方法。
就是這樣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對湘西支教這個概念的認識,漸漸的明白,真的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個樣子,它的影子越來越近,越來越清晰。
二、教學
總以為自己可以專攻寫作,利用自己看過的書還不算太少,再搜壹點專業技巧,或多或少可以啟發孩子們壹點,寫作如此重要的壹塊,對他們會很有幫助的,像寫作文體分類,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等等工具,日記、書信、通知、啟事……等應用文體,都是很有用的。
另外,學長學姐介紹開拓視野很重要,我也打算把自己看過的比較有震撼力的作品介紹給他們,像美國籍阿富汗作家胡塞尼以阿富汗戰亂現狀為背景,以兩個十二時小男孩或者說兩兄弟壹段錯綜曲折震撼人心的友情為主題的小說《追風箏的人》;情節簡單意蘊深沈的抒寫“人生來不是要給打敗的,妳盡可以消滅他,可就是打不敗他”的鋼鐵意誌的中篇小說《老人與海》,當然也借此機會用海明威的人生傳奇刺激壹下他們平靜的神經。還有身世淒涼,經歷坎坷但最終在社會善良人士的幫助下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霧都孤兒》的故事。其他的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由於時間有限,不可能壹壹介紹。真的很想講壹堂精彩的中小學生名著導讀課,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讓他們在文學這個美妙的天地裏盡情品味。為了給孩子們壹個展示自己的平臺,還特意設計了課堂的五環節:今日名言、個性展示、學習內容、每日寓言、回顧總結。咋看挺完美的吧。
實際去支教了,要做真正意義上的老師了,講臺就是我的舞臺,整個教室由我掌控了,還真的有點忐忑不安。
壹二年級因為有機會提前了解壹下他們的接受水平,選好內容後教起來也胸有成竹壹些,第壹堂課上得還挺順利的。接下來要上五六年級課了,不知道他們興趣、接受能力如何,我準備的東西會不會太難了?要是他們沒興趣,冷場,那多尷尬啊。自然備起課來也相當謹慎,幾乎每個細節包括時間的把握都在腦子裏過了壹遍。走進教室還是有點忐忑,不過還好,壹節課上下來,還不錯,很是順利,有點如魚得水,感覺太棒了!最後是要給三四年級上第壹節課了,也許上高年級的課有點得意忘形了,我自在而自然復制了上壹節課的內容,呵呵,結果很意外:上課很安靜,因為幾乎沒人理我!整場上下來太冷了,出問題了,我得重新琢磨……
誌願者支教活動總結2這次暑期的支教,我收獲了很多。認識,走進,讓我感受到的山美,水美,人美。
剛來到時我便被這裏的山水震撼了——原來我以前並不知道什麽叫山清水秀。這裏的山高高低低很有個性地獨立或綿延,這裏的水在哪都能見著,繞山而行又不隨山而止。
第壹天就見識到了這裏村民的淳樸,在這裏誰有困難便會有很多人來關心幫助。我們走到哪裏都能感受到村民的熱情。第壹天就有村支書留我們吃飯,後來就有大哨村支書像鄰居壹般給予我們所需的東西,有次走訪時還有不相識的大姐請我們穿苗服。
來之前以為這裏會很落後,來時才發現這裏並不如想象中的那樣。這裏的路不是爛泥小道,而是寬寬的馬路,村裏的路也多數是水泥鋪成的。經過了解才知道這裏的村民壹心想改變自己的現狀,政府也大力投資發展這裏的經濟。讓人有“軍民魚水壹家人”的感覺。經過了改革開放,經過了新農村建設,這裏已經發展了很多,但是偏遠的地理位置讓這裏不能像其他地方那樣發展迅速。這裏人的生活水平仍然很低,基本還是自給自足的生活模式。自己種糧吃,喝的水是山上引下的泉水,衣服自己做,連布都是自己織。這裏的人壹直在尋求生存的路,多數人選擇外出打工,但去年金融危機打工的人回來了很多。現在有很多人選擇種煙,這倒也成了他們的出路。這裏山多平地少,能種稻的地極少,倒是種煙不僅不需要很大的地,而且收入也比稻谷多幾倍。
但是種煙也不是人們生根立命的辦法,畢竟國家不鼓勵種煙。在我們調研的過程中了解到村會計的想法,他認為補抽要發展還得靠農業,發展大棚蔬菜,開展養殖業,養豬、羊、牛等牲畜。來到這裏我也發現這裏要發展不能靠打工,打工賺不了多少錢。這裏也沒有什麽礦產資源,開展旅遊也並不現實,發展農業才是正道。既然村會計尋求到出路,其他幹部應該也是有想法的,我想他們缺少的是技術上的指導和場地的限制。
來這裏時就發現這裏有很多修路的人,本以為都是本地的工人,壹問才知道這些修路的都是外地的。由於修這裏的路不比修別處的路,這裏山高路險多是盤旋的山路,需要很高的技術,而這裏的人雖然打工的很多但有技術的卻很少。其實技術不是學歷決定的,為什麽這裏的工人就缺少技術,別處的工人就有這些技術呢?這個問題我壹直想不太明白。如果能解決技術上的障礙,這裏也是可以靠自己的力量發展的,不用總是靠政府出資。據我所知,我們所到的地方只是補抽鄉最富的四個村,還有十幾個中等下等的村我們沒有去過。如果都靠政府的力量去改變他們的生活條件顯然是不現實的。
來到過了二十幾天有意義的生活,真有點不舍……希望我們真的為做了點什麽。
誌願者支教活動總結3時光匆匆,年義務支教的情形還歷歷在目,年二十天的支教竟也結束了。記得去年出發前的懵懵懂懂和對的無限向往,到臘乙村後的激情無限;今年看著身旁的隊友對支教充滿著無限的憧憬、充滿著大幹壹場的豪情,自己則少了分沖動,多了分理性與冷靜。冷靜地看待著每壹天、出現的每壹種狀況、遇到的每壹個問題,認真分析、認真解決。解決了,不敢懈怠地迎接著下壹個困難;解決不了,趕緊尋找隊員們的幫助。就這樣,20天裏,壹直繃緊著神經,不敢有半點松懈。支教結束後,疲勞的神經終於松下來了,開始靜靜地回顧支教所有的點滴了:
早在寒假時,我就開始準備支教的事情了。但當時我對於支教竟有壹種發自內心的否定。從去年支教回來的半年裏,我壹直在想:我們那麽多的人、那麽多的時間、那麽多的精力、那麽大的經費開支所做的義務支教意義何在?那邊的孩子真的在我們這學到了多少東西嗎?當地會因為我們的到來而有多大改變嗎?我們真的在其中獲得了多少嗎?而且我們去年在臘乙村的表現相對來說應是很不錯的,無論是在課堂上給孩子們傳授知識還是在當地形成的良好口碑,這樣的隊伍的支教效果都無法令人滿意。另外壹些沒有經驗的支教隊伍呢?他們做的怎樣?他們會讓社會給支教冠上壹個什麽修飾詞?壹系列的問題困惑著我,甚至壹度使我想放棄支教。
但我作為心星家教誌願者協會的負責人,有責任、有義務完成協會最大的壹項工作,我必須組織這次義務支教,並保證它的順利進行。所以在籌備支教時,我想盡壹切辦法使它更具有意義。決心在長沙為的孩子募集壹個“愛心書社”,努力打造壹支“學習型誌願者團隊”,把原先兩個星期的支教時間延長到二十天,並帶給孩子們壹個快樂而充實的暑假,在這二十天裏給當地人留下壹批完美的大學生形象,壹定努力幫助貧困家庭的孩子聯系資助。
而現在以上種種設想均已實現或是正在實現,毋庸置疑,這些措施大大增加了此次支教的實際意義。如果真正圓滿完成了以上幾項設想,相信無論是哪只隊伍的哪次支教都是成功的,都是有意義的。這些設想可以使得否定支教的.人重新審視支教。
剛到補抽鄉,支教還沒進行時就連續遇到了兩個巨大的困難。首先是原定的支教小學過小,如不能換到更大的學校,所有的支教計劃必須跟著調整,很多的設想將成為泡影。經過艱難地努力換到中心小學後,校長卻不允許我們召集學生到中心小學上課,如不能解決,無法想象今年的支教會是怎樣壹個情景。不僅如此,在校準備階段、支教期間還不斷地出現各種各樣的艱難困苦,我們面臨著壹次又壹次的考驗。但這些問題最終都得以順利解決,面對困難,我們毫不畏懼,迎難而上。我為我們面對困難時的魄力與勇氣而感到自豪,更為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得到的成長而感到高興。
拿著隊員們的總結、日記,看到隊員發自內心的感慨、不斷成長的印跡。我知道我們的支教是有意義的,我們的隊員在成長,在支教的順境與逆境中得到的磨練將會受用終身。
當地的孩子們雖是可愛,但畢竟年紀孝不懂事,有很多做得不盡人意的地方。見到我們也不打招呼,看完圖書後不放回原位,借東西不說謝謝,上課不敢發言。
但經過不斷地努力,我們欣喜地發現在路上時常能聽到“老師好”了,碼放整齊的圖書再也不用時不時地整理了,借出乒乓球、羽毛球時常能聽到“謝謝”了,課堂氣氛越來越活躍了。
孩子們點點滴滴的改變,我們都記在心頭,因為這些都是我們努力付出的回報。看著孩子們的進步,我們欣慰自己的付出實現了價值,忘記了困難帶來的傷痛,知道我們來這壹趟是值得的。
雖然近些年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有很大的提升,但地區的教育現狀很讓人擔憂。窘迫的經濟條件,使得壹些孩子甚至無法完成義務教育;沒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家長們哪會把精神層面上的教育擺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讀書與否全由孩子興趣;而幼小的孩子哪裏會真正懂得“知識改變命運,讀書成就未來”的道理,讀完初中就去打工甚至成為理所當然;惡劣的環境、低下的待遇吸引不了老師,僅花垣縣就缺編數百名老師。
這些問題中的大部分都不是我們能改變的,但這是我們通過親身的支教了解到的,現在還有很多人不了解。而我們能通過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這些狀況,使更多的人關註,關註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我們相信關註也是壹種力量,壹種不可忽視的強大力量。
用二十天時間結交了十余位值得銘記終生的朋友。在這裏的每壹位隊員都是有愛心的人,都是為了他人能夠犧牲很多的人,都是有著很強的能力的人,都是選擇了崇高的人,都是我至親的隊友。
二十天裏,我們壹起生活、壹起工作、壹起學習,相互幫助、相互提攜;我們壹起朝著同壹個目標努力,壹起為同壹個理想奮鬥。我們之間深厚的感情是其他人無法取代的,即使是每天生活在壹起的舍友,也可能各忙各的事情,各走各的方向,分開後各奔天涯。而我們則是壹批誌同道合的戰友,我們的感情絕不會因為支教的結束而中斷,這份特殊的感情將壹直延續下去,直至永遠。
此次起筆之前我翻出去年支教的總結和日記仔仔細細地看了壹遍,又對比了壹下今年的日記。發現去年的日記雖然字數沒今年的多、文筆沒現在的成熟,但卻更耐讀,更有思想,更有精神。今年的日記仿佛流水賬壹般,事情壹件壹件的記下來,卻沒有感動、沒有思想在裏面。花了好長時間終於想明白了其中的奧秘。
誌願者支教活動總結4本次活動的地點是xx小學,活動為期兩天。本次支教團隊有八個誌願者組成,由xx帶隊。活動期間,主要目的是針對該村小所缺乏的課程進行修補,如英語、體育、手工等課程。針對此次支教活動的情況,我們團隊進行了以下總結:
壹、前期工作準備:
1、思想方面:
這次支教活動,我們了解到哪裏的學生多為留守兒童,從小便由爺爺奶奶帶大,缺少關愛,而家中普遍貧困,因此孩子們壹般都不善與人交流。對此,我們團隊首先確立了壹個正確的支教方案,明確目標,從學生的學習上、心理上,用我們所學所知,教他們知識,給他們快樂,用愛心、耐心、細心引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講文明、愛衛生,做壹個健康快樂的好學生。
2、備課方面:
我們總結了上壹次經驗,針對課堂上出現的壹些突發狀況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積極開展了備課工作。在此過程中,我們進行了明確的課程分工,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最適合小學生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並在此基礎上,結合實際,進行增刪填補,力求以最好的方式達到最佳的效果,讓小學生在快樂中收獲知識。
3、後勤方面:
根據上次的經驗,本次活動在這方面做得很成功;材料準備恰當合理,沒有浪費,只是有些道具缺乏。沒有多余的材料剩余,飯菜也很可口。
二、活動過程方面
(壹)上課階段
1、成效:
由於前期的準備工作和對孩子們的了解,針對現狀教學,因此學生學得很快,課堂紀律也有壹定的保證。
2、問題:
壹方面,由於條件限制,有些課程,不得不讓不同年級的學生在壹起上課。然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接受能力不壹樣,常出現高年級的學生比低年級的學生更易教學的情況,因此課堂紀律便不能得到保障。另壹方面,在心願課上,大多數孩子的願望能被實現,因此那少部分學生會感到很失落。
3、改進方法:
首先,作為支教老師,我們必須盡到老師的責任,教會每壹個學生所學的東西。接著,應根據學生年級的高低教適合他們年級的知識,盡我們的最大努力去完善這支支教隊伍。最後,在心願課這方面,我們應召集更多有愛心的人幫助他們實現願望,圓孩子們壹個童年夢!
(二)課下階段:
1、成效:
誌願者與孩子們壹起做遊戲、比賽,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同時也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使校園充滿了孩子們的笑聲。
2、問題:
由於有些比賽比較復雜,孩子們聽不懂比賽規則,經常出錯撞倒他人,遊戲進度沒有達到預定的時間。
3、改進方法:
讓誌願者老師盡量做好準確、易懂的示範。多做團隊類遊戲,以達到培養孩子們團隊意識的目的。
三、總體:
支教,帶去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愛與關懷。我們與孩子們的溝通交流,讓他們感受到了心的溫暖;我們與孩子們的開心玩樂,讓他們擁有快樂的體驗;我們與孩子們的教學互動,讓他們更明白知識與命運是緊緊相連。通過我們的努力,希望孩子們可以更健康、快樂、有理想的長大!
誌願者支教活動總結5本次支教活動根據地在花垣縣吉衛鎮排達壩村苗圃希望小學,簡簡單單的4間教室,破破爛爛的壹些桌椅,學生人數超過百人,由於客觀條件有限,不得不安排兩個年級的學生在同壹個班上課。本次支教安排課程豐富多彩:語文、數學、英語、歷史、地、、自然、心理輔導、手工制作、音樂、舞蹈、美術、體育等,力求讓孩子們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教學與走訪相結合,及時了解學生動態,同時進行社會實踐調查,關註當地留守老人生活的現狀。本次支教活動總體上是成功的,有壹些值得借鑒的經驗:
壹、活動前期準備充分,籌劃周密。本次支教活動人員招募、培訓、選拔歷經兩個月,旨在選拔出壹批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符合要求的誌願者。
二、活動中紀律嚴明,分工明確。隊伍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務,分工明確。每晚的例會總結今天,安排明天。隊員在嚴於律己、服從安排的同時又能針對突發情況的靈活應變,確保工作順利開展。
三、活動過程中與當地人相處融洽。當壹些社會青年的行為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活動時,我們的隊員能夠、智、果斷的應對,及時抑制不良影響的產生;同時村幹部跟村民的熱情接待和全面的照顧給我們的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方便,堅定了我們工作的信念。
同時我們也無法回避活動中存在的壹些問題:經費不足導致活動開展面不廣,時間倉促難以對學生們產生顯著的影響,支教活動地點的多變性對當地的教育無法起到本質的改變和長遠的影響。
本次支教活動,去湘西之前,我們就準備了許多課件,可當站在講臺上講了幾次課後發現,準備的資料根本無法按計劃教給孩子們,只能零時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案,根據學生們的知識水平重新制定教學計劃,這在壹定程度上是對我們的壹種挑戰;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壹群孩子,壹開始還不能適應那種認知落差,導致有些人不能用正確的方法跟孩子們溝通,達不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十四個人當中,有學生們敬畏的,但是有些老師太“逆來順受”,被學生欺負。從這點我覺得老師應該親近但不能太驕縱學生們,樹立老師的威嚴。
雖然本次支教只有短短的二十天,但是我們堅持不懈的走訪調查取得了較滿意的結果。走訪讓我們又喜又憂,喜的是可以跟家長們溝通交流,更好的了解學生們,憂的是要走上好幾裏崎嶇的山路才能到達學生們的家,所幸的是我們最終克服了各種困難完成任務。
這次支教活動給予我們的不僅是壹種另類的生活的體驗,更多的是壹種自我人生價值的實現和對自身的認識。但是總覺得幾人之力如涓涓細流微不足道,希望能有更多誌同道合的人加入到這個行列中來,進而匯成壹股洪流,把這種義務教育活動做大、做響,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與支持,從根本上改變湘西貧困地區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