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尋找壹篇關於銀行的創新和發展的文章。

尋找壹篇關於銀行的創新和發展的文章。

解放思想與創新發展

江蘇銀行是近年來新成立的商業銀行。雖然基礎差、問題多、挑戰嚴峻,但也面臨歷史性發展機遇。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逐步縮小與先進股份制商業銀行的差距,同時解決目前存在的突出問題,形成特色鮮明的核心競爭力,走出壹條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唯壹的出路在於創新,通過創新尋求改變,積累財富卻鮮有進步。

壹是充分認識江蘇銀行創新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壹)創新是江蘇銀行實現自身發展戰略的需要。

江蘇銀行的發展戰略是服務中小企業和個人的現代社區型零售銀行。由於發展歷史較短,江蘇銀行對商業銀行的發展規律和自身發展的階段性特征認識不足。理解和把握發展方式和方法的能力有待提高;對審慎管理和合規管理的認識有待加強;對市場化的理解和包容還比較薄弱。

為實現發展戰略,江蘇銀行必須更新理念,加快體制、機制和制度建設,建立與戰略相適應的組織架構、業務流程和考核體系。

(二)創新是江蘇銀行轉換經營機制的需要。

轉換運行機制是學分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江蘇銀行成立後,雖然在公司治理結構和經營機制轉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激勵約束機制仍不完善,特別是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嚴重滯後於業務發展。未建立衡量風險的風險評估模型,風險指標預警體系有待完善;信貸業務專業化、集約化程度不高,權限管理不嚴格;缺乏對客戶信用的全面分析;貸款五級分類的真實性有待進壹步提高;創業貸款退出機制有待完善。

要解決上述問題,只有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堅持商業銀行的標準,結合江蘇銀行的實際,才能走出壹條符合自身條件的經營機制轉換之路。

(三)創新是江蘇銀行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需要。

學分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育核心競爭力,追求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業務發展方面,營銷體系不健全,營銷科學不夠,創新能力不足,營銷隊伍素質不高,激勵機制不到位,營銷渠道單壹,服務功能不全,產品不豐富。迄今為止,沒有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核心競爭力,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劣勢地位。

為了改變江蘇銀行的傳統營銷模式,在保持營業網點規模的同時逐步提高競爭力,需要調整營銷體系和業務模式,加大產品和技術創新力度,將發達城市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引入欠發達地區的企業和個人,讓經濟欠發達地區分享金融改革發展的最新成果,為地方經濟做出自己的貢獻,在服務地方經濟的同時發展壯大自己。

第二,註重通過學習研究提高創新能力。

(壹)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正確的創新觀。

需要明確的是,創新不是目的,而是過程和手段。所以創新要體現價值。首先,創新必須服務於正確的改革和發展目標。就江蘇銀行而言,必須堅持服務中小企業和個人的社區型零售銀行發展戰略,努力培育核心競爭力。二是創新必須符合商業銀行發展規律,堅持依法合規、穩健經營、內控優先、健康發展的原則。第三,創新必須體現先進性。創新之所以能在壹段時間內創造壟斷利潤,在於它的超前性。第四,創新必須符合實際,體現江蘇銀行的特殊性。只有符合江蘇銀行實際的創新,才是真正有價值和生命力的創新。

(二)加強環境研究,提高發現創新機會的能力。

壹是加強對市場環境變化的研究,從市場變化中捕捉創新機會。二是加強對金融環境的研究,研究金融市場和競爭對手。第三,加強對監管環境的研究,包括內控標準、風險評級、市場準入標準等指引和規章制度,了解商業銀行的先進標準和基本要求,了解自身差距,提高創新有效性。第四,加強對自身優劣勢的研究,揚長避短,明確創新的方向和重點。

(三)通過學習提高把握創新機會的能力

發現創新機會固然重要,但只有轉化為創新成果,才有現實意義。對於江蘇銀行來說,提高對創新機遇的把握能力,壹是加強創新理論的學習,準確把握創新的內涵和本質。二是加強創新的規劃和管理,有針對性、有步驟地進行,明確相關部門的任務和責任,腳踏實地,避免盲目性。第三,建立創新工作機制,提高創新實效。第四,加大創新要素投入,包括人力、財力、物力投入,設立產品經理崗位,建立專項創新費制度;同時,加大科技投入,解決創新的技術瓶頸。五是建立創新獎懲制度,設立創新獎勵基金,將創新納入幹部考核體系。

三、當前江蘇銀行創新的重點和突破口

(壹)觀念創新

真正樹立科學的發展觀,正確的政績觀,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追求健康持續發展的目標,堅持服務中小企業和個人的市場定位。

遵循商業銀行發展規律,結合江蘇銀行實際,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學習和掌握商業銀行最新發展動態和管理技術,用科學方法指導實踐,介紹經濟資本管理、風險成本計量、風險定價、成本分配和風險技術控制。

密切關註監管政策變化,及時調整業務政策;及時了解自身經營狀況的變化,隨時調整,保證戰略目標和管理標準的實現,在變化中調整,在調整中創新。

(二)經營體制和機制創新

1.推進以組織結構調整為核心的制度創新。

以零售銀行發展戰略為目標,首先按照管理重心上移、營銷重心下移、前中後臺分離、零售銀行與非零售銀行分類管理的原則,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最終實現批發零售業務分類管理、會計核算、風險和內審集中、垂直管理的目標,進壹步提高經營管理的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二是調整崗位體系,制定崗位職責,明確崗位職責,結合組織架構調整,真正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模式;第三,根據分類考核原則,建立科學合理的指標體系,引入經濟資本考核,實現激勵與約束機制的統壹。

2.以內控體系建設為核心,推進風險管理機制創新。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內部控制觀念。內部控制不僅僅是審計和監察部門的事情,實際上是業務運作中環環相扣、監督制約的動態過程,關系到每壹個崗位、每壹個人。內部控制關系到每個人,所以每個人都有責任。二是真正理解內部控制的內涵,創新內部控制的方法。通過管理制度和崗位職責的調整,實現內部控制的組織控制要求,將不相容崗位徹底分離。三是要通過明確責任和權限,明確授權事項,明確授權責任和審批程序,建立檢查制度,實現內部控制的授權控制要求。四是通過建立員工管理約束機制和優勝劣汰機制,實現內控人員的控制要求,嚴格執行解聘制度、競爭上崗制度、人員失誤追究制度、幹部交流、輪崗、回避和休假審計制度。第五,通過嚴格的審計監督和合規管理來實現對內部控制的監督和控制,並引入了客觀的評價體系。

3.推進以資本約束為核心的考核機制創新。

實施經濟資本評估,必須創新風險和財務管理技術。壹是要建立科學的風險評估和計量體系,準確計算各種風險成本;二是建立以管理會計為基礎的財務核算體系,準確計算產品收益,科學分攤成本;三是建立風險定價體系。在此基礎上,以資本約束為原則,以風險調整收益為主要指標,建立了涵蓋利潤、風險和內部控制的考核指標體系。本著分類考核的原則,逐步建立機構和業務條線並重的考核方式。

同時,要創新以績效考核為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努力提高人力資源管理的市場化程度,建立優勝劣汰、在市場中發現人才、在競爭中選拔人才的用人機制。理順崗位體系,建立固定工資和薪酬與績效掛鉤的薪酬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3)業務創新

圍繞零售銀行建設目標,以產品創新推動業務創新,以改進服務方式和手段推動服務創新,以特色服務推動品牌創新。

加強中小企業金融服務創新。中小企業是江蘇銀行的主要客戶群和業務增長點。由於自身條件的限制,江蘇銀行在高端客戶領域的競爭力嚴重不足,能力無法滿足大企業、大客戶的管理要求。因此,中小企業成為江蘇銀行的必然選擇。當前創新的重點是推進產品創新、商業模式和風險管理技術創新,解決中小企業發展中產品缺乏、成本高、效率低、風控水平弱、員工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全力以赴推進個人金融業務創新。壹是改革零售銀行現有管理模式,按照集中化經營、專業化經營的要求,改造營銷推廣體系、風險管理和售後服務模式,達到以客戶為中心、提高效率、有效控制風險的目的;二是根據零售銀行業務定位,創新業務模式,創新服務方式,拓寬營銷渠道,增加服務內容;第三,加大產品創新力度,盡快填好產品和服務的品種,在此基礎上,結合服務目標和自身條件,進行“原創”產品開發;第四,加強與各類金融機構的合作,整合現有產品,大力推進個人理財業務創新。

大力推進中間業務創新。中間業務是商業銀行業務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是擺脫對存貸利差過度依賴、減輕資本壓力的根本途徑,但也是江蘇銀行的軟肋。發展中間業務,僅僅依靠傳統的服務方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必須拓寬視野,擴大合作,讓商業銀行成為為客戶提供綜合服務的金融平臺,而不是局限於自身的服務功能。對此,壹是要努力增加客戶資源數量,建立客戶群;二是努力完善自身銀行服務功能,建立合作基礎;三是積極創新服務方式和產品,拓展服務範圍和功能,增加服務項目和品種,建立盈利基礎;第四,改革考核方式,建立激勵機制。

(四)管理和技術創新

壹是針對江蘇銀行管理粗放、疏於管理、漏洞多的問題,實施以精細化管理為核心的管理創新。清理管理流程,實行標準化、規範化管理;明確職責,實行網格化管理;完善制度,制定手冊,建立長效機制。二是針對江蘇銀行公司治理不完善、內控體系薄弱的情況,創新決策制度,建立健全透明、公開、民主的決策機制,形成對權力的有效制約。三是創新管理方法和技術,提高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增強管理的有效性。第四是建立嚴格有序的管理和控制系統,確保組織的所有活動有效地趨向統壹的目標。

同時,借鑒其他商業銀行的成功經驗,以新壹代核心業務系統建設為核心推進科技創新,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統,提升產品研發能力,以適應商業銀行服務扁平化、專業化、網絡化、電子化的發展趨勢。

第四,建立創新機制,營造良好氛圍

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就是倡導積極向上、永不滿足的工作氛圍;培養鼓勵創新、容忍失敗的寬松環境;建立嚴謹、務實、積極、高效的創新秩序。讓創新成為壹件“光榮”而“簡單”的事情。建立長效機制,就是要建立符合創新要求的機制和制度,把創新行為規範化、制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