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士厘:中國使用公歷第壹人
公歷,亦稱“格裏歷”,由儒略歷修訂而成。它首先在天主教國家使用,後推行到新教國家,至20世紀初期成為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通用的歷法。公歷傳入中國是明末之事,但采用則在辛亥革命後的1912年。而中國的鄰國日本早於明治維新後,就采用公歷。單士厘隨丈夫到了日本,居日壹久,深感公歷便利,便在家庭中改用公歷。她寫道:“世界文明國,無不用格裏陽歷,壹歲之日有定數,壹月之日有定數,歲整而月齊,於政治上得充分便利,關會計出入無論矣,凡學校、兵役、罪懲,均得齊壹。故日本毅然改歷,非好異也。予知家事經濟而已。自履日本,於家中會計用陽歷,便得無窮便利。”
但由於受傳統的影響,單士厘沒有拋棄中歷。她非常看不慣拋棄中歷,完全采用西歷的留學生。她寫日記中西歷兼用,且以中歷為主。
1912年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時,宣布中國改用世界通用公歷,也叫陽歷、新歷。並決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為民國元年1月1日。1月1日叫新年,但不稱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壹屆全體會議決定在建立中華人民***和國的同時,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紀年。為了區分陽歷和農歷兩個“年”,又因壹年24節氣的“立春”恰在農歷年的前後,故把陽歷1月1日稱為“元旦”,農歷正月初壹正式改稱“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