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考試 - 財務會計為什麽選擇歷史成本作為基本計量屬性

財務會計為什麽選擇歷史成本作為基本計量屬性

懸賞分是0啊…… 

壹段時間以來, 壹些經濟理論界和會計準則研究人士希

望以公允價值完全取代歷史成本, 而以IASB和FASB為首的

會計準則制訂權威機構不但支持這種做法並在實際制訂準則

時貫徹這種做法。這不僅使我們產生疑問, 歷史成本過時了

嗎? 但作者認為歷史成本將長期存在, 而且在幣值穩定的情

況下仍然會成為財務會計根本計量屬性。在這裏我不想貶低

公允價值和其他計量屬性的作用, 但我們也不應該貶低歷史

成本在提供會計信息中的巨大作用。本文準備從歷史和現實兩

個角度來論證歷史成本仍然會成為財務會計的根本計量屬性。

壹、從歷史上看, 歷史成本是經過歷史長河篩

選出來的計量屬性

(壹) 從歷史角度考察, 人們很自然地選擇了

歷史成本計量模式

“考古發掘文物證實, 在舊石器時代晚期, 人類最初的

會計行為———原始計量、記錄行為已經發生了。”[ 1 ]但這些記

錄大部分以實物形式來進行, 難以提供匯總的信息。在剩余

產品較少、商業活動不發達的情況下, 所需要反映和傳記的

信息量有限, 通過實物數量形式來反映收支活動不會遇到太

大的問題。後來隨著物品增多, 再使用單純的數量記錄就變

得困難而且煩雜。因為商品都是人類物化勞動的通約物, 人

們發現用壹般等價物的貨幣衡量普通商品, 可以使交易變得

很方便, 所以會計記錄很自然通過價值量來反映交易行為,

這也使會計提供的信息發生了質的飛躍。因為利用壹般等價

物的通約性, 商品價值量很容易匯總在壹起, 並通過會計報

表列報, 從而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綜合的信息。約到20

世紀初, 會計記錄才逐漸以采用價值計量為主, 使用實物數

量為輔。這種計量模式的出現使會計擺脫了實物計量基於不

能通約而產生綜合的困難, 極大地促進了會計的發展。

當采用價值量計量時, 仍然存在壹個應選擇何種計量屬

性的問題。正如FASB所說“每壹個財務報表要素都有多種

屬性可以計量, 而在編制財務報表之前, 必須先確定應予以

計量的屬性。”①

企業經營之初, 會計首先要解決的是資產的初始入賬價

值計量屬性的選擇問題。20世紀以前, 會計理論並不發達,

只有交易時的市場價格成為記賬唯壹可選擇的屬性。並且把

當時的交易價格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確定之後, 就不再改變, 壹直到該項資產被處置報廢或者企業清算為止, 逐漸形

成會計的慣例②。可見從歷史角度來看, 人們是很自然地選

擇了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作為會計的基本計量屬性。

(二) 歷史成本計量屬性歷經幾次大的劫難仍

然屹立不倒

歷史成本計量模式自20世紀初在會計計量中占據主流

位置起就不斷成為有些學者批評的對象, 批評的焦點集中在

幣值穩定假設上。1936年henry sweeney在其《穩定幣值會

計》壹書中提出了現行成本原則、重置成本原則、可變現凈

值理論等範疇。

上述計量屬性的提出僅限於理論界的研究, 基本沒有對

歷史成本屬性產生太大的沖擊。對歷史成本計量產生比較大

的沖擊應該是下面三個時期。

111929年經濟危機之前資產重估增值對歷史成本的沖擊

20世紀30年代經濟大蕭條之前, 美國會計實務幾乎沒

有任何形式的會計標準, 會計人員將會計教科書和專業雜誌

視為最佳的實務指南。這些文獻壹般支持以成本為基礎的方

法對資產進行計價, ?而不必反映物價變動的影響[ 2 ]。然

而, 在“Smyth v1 Ames”判例及後來資產重估在“公用事

業”企業普遍應用的影響下, 會計界的各種不同觀點也開始

出現。它們被編入教科書或發表在有關專業雜誌上。壹些人

堅持以成本為基礎的計價; 另壹些人則認為資產重估價是可

取的。

1928年2月, 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對公***事業企業財務

問題展開調查, 調查結果令人觸目驚心。僅在電力行業18

家壹級控股公司、42家二級控股公司和91家運營企業中資

產重估增值的總額高達15億美元, 其中許多增記金額完全

是企業隨意確定的[ 2 ] 。這促使會計職業界、理論界對企圖改

變歷史成本計量模式進行反思。

1929—1933年發生的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雖然是資本

主義私有制與生產社會化的矛盾, 但直接原因卻是“證券市

場上投機詐騙盛行, 企業財務報表嚴重失實。大危機過後迫

使美國政府加強對市場經濟的幹預。1933年和1934年, 美

國國會通過了證券法和證券交易法, 規定所有證券上市企業

都必須提供統壹的會計信息, 並授權SEC負責制訂統壹的會

計規則”[ 3 ]。SEC設計了壹些規範公司財務資料披露的表格,

其中最重要的是表10和表A - 2。這些表格的披露要求及其

執行指南是SEC為廢除“資產重估增值”而采取的壹項措

施。通過這些表格, SEC要求進行資產重估增值的公司必須

提供重估的充分證據和資料。從而導致這些公司登記延後或

增加成本。為了避免登記延後和增加成本, 大多數公司後來

就放棄資產重估, 轉而采用歷史成本報告其資產、負債、權

益和經營業績。於是歷史成本又重新成為主流的財務會計計

量屬性。

21物價變動對歷史成本的沖擊

經濟危機過後會計理論家們漸漸認識到“會計計量是會

計系統的核心職能”⑦。Edwards和Bell ( 1961) 支持現行成

本, 因為它能使企業重視維護其運營能力[ 4 ] ; Chambers(1966) 認為脫手價值體現了企業對經濟環境變化的反映能

力[ 5 ] ; Sterling (1970) 認為市場價值具有客觀性[ 6 ] ; 而Ijiri

(1975) 仍認為歷史成本是基於實際交易和事項的會計計量

屬性, 具有決策相關性, 歷史成本可能提供關於資產過去物

理變化情況的有用信息, 而市場價值則不包括這些信息③。

但這些爭論只存在於理論界。在會計實務界, 由於SEC和美

國的準則制訂機構不願輕易改變歷史成本計量模式, 並沒有

對歷史成本會計計量屬性變動產生什麽太大的影響。對歷史

成本產生比較大的影響應該是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的持

續性的通貨膨脹。

20世紀50年代以後, 持續性通貨膨脹使歷史成本會計

計量在理論和實務上第壹次受到了嚴重的沖擊。理論界認為

歷史成本計量在理論和實務上難以消除物價變動的影響, 無

法滿足企業的持續經營和投資者進行準確決策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