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收入如何使用?
根據新所得稅會計準則的要求,在資產負債表日,企業首先按照稅法規定調整稅前會計利潤,按照調整後的應納稅所得額計算應納所得稅,然後按照資產或負債的賬面價值與稅法計稅基礎之間的暫時性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資產或遞延所得稅負債,最後通過回滾計算所得稅費用。(壹)當期所得稅的計量在資產負債表日,當期所得稅是指按照稅法規定,企業應當向稅務機關繳納的所得稅金額。即:應納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所得稅率,其中應納稅所得額=會計利潤+永久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轉回-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發生+納稅暫時性差異的轉回。(二)遞延所得稅的計量資產負債表日,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按照預計收回資產或清償負債期間適用的稅率計量。確認的遞延所得稅分別計入遞延所得稅資產和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資產=可抵扣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稅率遞延所得稅負債=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所得稅稅率資產的計稅基礎是指在收回資產賬面價值的過程中,計算應納稅經濟利益時可以扣除的金額。如果這些經濟利益不納稅,資產的計稅基礎是其賬面價值。通常情況下,資產的賬面價值與取得時的計稅基礎相同,後續計量可能由於會計準則和稅法的差異而導致賬面價值與計稅基礎的差異(即暫時性差異)。負債的計稅基礎是指負債的賬面價值減去未來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按照稅法規定可以扣除的金額。壹般來說,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等負債的確認和償還不會影響當期損益和應納稅所得額,其計稅依據是賬面價值。在某些情況下,負債的確認可能涉及損益,從而影響不同期間的應納稅所得額,造成計稅基礎與賬面價值的差異,產生暫時性差異。企業應當根據每個資產負債表日形成的暫時性差異的重要性,確認所得稅資產、遞延所得稅負債和相應的遞延所得稅費用。(三)所得稅費用的計量在計算確定當期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後,利潤表中的所得稅費用為兩者之和。即:所得稅費用=當期應納所得稅+遞延所得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