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會計主體。會計主體是指會計所服務的特定單位,它定義了會計工作的空間範圍。?《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本準則適用於位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所有企業。”實質上,這意味著所有實行獨立核算的企業都是會計主體,核算企業發生的壹切財務收支和其他經濟業務。?
2.連續操作。《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核算應當以企業持續、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為基礎。”不管企業會不會破產。它定義了會計工作的時間範圍。?
3.會計期間。企業經濟活動的連續性決定了會計活動的連續性。如何以階段性成果的形式反映企業持續的經濟活動,及時向企業、政府和所有者提供企業經濟和經營狀況的信息,涉及到會計期間的劃分。《企業會計準則》規定:“會計應當劃分會計期間,分期結賬,編制會計報表。會計期間分為年、季、月,年、季、月的起止日期采用公歷日期。”?
4.貨幣計量。在會計中,可能會涉及許多貨幣。由於各種貨幣單位之間的匯率是不斷變化的,這就要求企業會計建立壹個貨幣單位進行記賬,其他所有的貨幣、實物、債權債務都可以通過它進行計量、比較和審計。這種貨幣單位稱為“記賬本位幣”。
擴展數據:
會計又稱會計反映,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手段,反映會計科目的財務運動。主要是指對會計主體已經發生或已經完成的經濟活動進行事後核算,即會計工作中記賬、核算、報銷的總稱。
合理組織會計報表是做好會計工作的重要條件,對於保證會計工作質量、提高會計工作效率、正確及時地編制會計報表、滿足相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具有重要意義。
現代會計的會計職能不僅僅是事後反映經濟活動,還包括事前會計、事中會計和事後會計
預核算的主要形式有預測、參與計劃和決策;
會計在事件中的主要形式是幹預經濟活動;
事後核算的主要形式有記賬、報賬和核算。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