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唐代《元和縣誌》記載:“付逸鹽井在縣城西南五十步(古制:每步約6古尺)”..................................................................................................................................據宋代元記載,撫順有十三個城鎮...鼓井(建西60裏)、彭井(建西80裏)、鄧井(建西50裏——當時是15的壹個失誤)。也就是說,在唐朝元和元年(506年)到北宋元豐元年(1075年)之前,當地壹個叫鄧的人就開始在這裏挖鹽井了。因為姓鄧的井是制鹽最繁華的地方,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而這個地方又是運鹽的必經之地,人們就在這裏建房經商,到了宋代才以為據點設立鎮,隸屬富順監獄。
至明熙慶十八至三十三年(1539-1554),付逸鹽井及縣城東部各井因地質原因“淡水泛濫,棗定陶老井得到補償”。此時,自流井區的新井正在不斷發現鹵源,挖掘新井。正如西京禮部博士熊果在《答李陵關於稅收、糧鹽放行的政策書》壹文中所言:“付逸、鄧晶已崩久。其新開自流井如課程,可補原額。”此時,自貢的井鹽生產中心開始從富順、鄧井關向西部的自流井轉移。此時的清初,恰逢吳三桂欲重見天日,與清軍連年交戰。鄧關也是兩軍交戰的戰場之壹。再加上當地盜匪不斷,導致這裏人煙稀少,荒無人煙。康熙時期叛亂後,“湖廣入川”移民來到這裏定居,發展生產,繁衍人口。鄧晶雖已消失,但鄧晶鎮水運繁忙,鹽商雲集,因此與自貢井鹽同步繁榮。
清初設鄧,轄15A。乾隆元年(1736),徐州府建武司總判部遷至鄧晶,稱為奪鹽總判部,鹽政在鄧晶設立海關征收鹽稅。"自貢鹽船從榕溪下西洋,在這裏接受檢閱."任何運往國外的井鹽,都必須經過這裏的檢查站檢查驗證後,才能加蓋“檢查站”圖標和“出口”字樣。因此,它被命名為“鄧靜觀”,目的是鄧井管理和“檢查站”。
1912年登關鎮將有大河和小河兩條,在關東和關西設置兩個團。那時候的大河街和小河街建築很多,形成了自己的街道,如玉宮巷、慈靈庵巷、沙坊巷、王葉廟巷、長興巷、觀音閣、青龍北寺,很多巷、廟,非常熱鬧。不久,關東團和關西團合稱為登關鎮。鎮上的行業很多,其中“提數”(運鹽人)最多。其次是專門經營造船、修船、船棚等木竹產品的木材商,也經營桐油、竹麻、鐵釘等。登京關有1008木鹽船,從自流井下來的運鹽船必須在這裏轉船,然後上沱江運,資陽、上海、重慶到巫山。1930年,張守義領導了壹個駁船工會(原稱運鹽工會),非會員船只不得運鹽。所以必須有1000以上的船東參與。工會有主席、職員、調度員、稱重員、會計、出納、接收員和勤雜工等。工會專門負責從過去的井裏運鹽,改舵派船去接,與鹽船結算運費,買賣船只,發放執照。
鄧竟關是個賺鹽錢的地方。當時瀘州21的首席策略師陳蘭庭也把手放在這裏,是他設置的,不允許私人打開。而他的四個經理之壹的戴希厚,卻被派到鄧敬官那裏,壟斷生意,不受控制地調整鹽價。當時人民對他恨之入骨,稱他為“金融寡頭”。
1934,鄧(鄧關)井(自流井)公路開始建設,兩年後建成通車。耿立即修復了鄧(鄧關)至富(撫順)公路。從此,載鹽的汽車、人力車、滑板車、畜力車絡繹不絕。接著,自貢鹽管監運處派人修建了“吉運”水閘,解決了冬季不能航行的問題。水陸交通四通八達,河中風帆如林,停泊船只千艘,成為自貢鹽場進出物資轉運樞紐。如《撫順縣誌》所述,登京關“直接與沱江相連,十分壯觀,是撫順水陸最高的聚集地。”可以看出,當時沿河的街道上,到處都是船和船,已經是壹個繁華的水陸碼頭了。
如今,登京關已經從單壹的鹽轉運井和造船業,轉變為輕工業非常發達的重鎮,名聲不減。但是,說到鄧竟冠的前任,特別是鄧晶在哪裏,那是壹個秘密。據老人介紹,這裏經營鹽井的鄧姓有三口,壹口是大河街鬥牛廟旁邊的井,壹口是官房壩門口、現醫院廚房的井,壹口是高石村石井溝10古鹽井之壹。三口井的主人都姓鄧,是哪家的?只有後人來驗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