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分析法是分析財務報告的常用方法。通過比較企業不同時期的財務指標,從指標的變化中發現問題,找到原因,達到改進工作的目的。通過分析連續幾個時期的趨勢變化,可以評價企業的管理水平,預測企業未來的發展趨勢。通過與行業指標的對比,判斷企業在行業中的位置,通過與同類先進企業的對比,找到差距,達到吸收先進經驗的目的;通過與預算或計劃指標的對比,分析企業完成預算的程度,揭示差異原因,找出管理漏洞。
(壹)、單表分析
單表分析是分別分析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及其附表。
1,資產負債表分析
(1)打開資產負債表後,先瀏覽總資產,結合利潤表中的銷售額和統計指標中的員工人數,判斷企業的經營規模。單從資產總額來看,4億元以上為大,4000萬元以下為小,介於兩者之間為中(資產總額作為衡量企業經營規模的指標只適用於工業企業和建築企業)。然後看資產的來源,即負債總額和所有者權益總額,把握企業負債和凈資產的大小,再通過計算資產負債率或產權比例來分析企業的財務風險。
(2)了解整體情況後,分析資產結構,計算流動資產和長期資產占總資產的比重,判斷企業類型。長期資產比率大的企業壹般是傳統企業,而高科技企業壹般不需要大量的固定資產。
(3)通過計算各項在流動資產中的比重,了解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和資產質量。壹般情況下,存貨占50%,應收賬款占30%,現金占20%,但先進管理行業不執行這個標準。
(4)計算項目在長期資產中的比重,了解企業資產的狀況和潛力。長期投資的金額和比例反映了企業資本經營的規模和水平。固定資產凈額和比例反映企業的生產能力和技術進步,進而反映其盈利能力。如果凈額接近原值,說明企業要麽是新的,要麽是老企業的老資產通過技術改造變成了優質資產。如果凈額少,說明企業技術落後,資金匱乏。無形資產的數量和比例反映了企業的技術含量。
(5)負債方面,計算流動負債與長期負債的比率。如果流動負債比率顯著,反映企業償債壓力較大;如果長期負債比率顯著,表明企業的財務負擔較重。此外,還需要計算信用債務和結算債務在總負債中的比例以及臨時債務和自發債務在流動負債中的比例,以判斷債務結構是否合理;計算長期負債與總資本的比率,分析總資本對長期負債的保護程度,計算長期負債與所有者權益的比率,分析債權人的風險。
(6)在所有者權益方面,實收資本反映的是企業所有者對企業利益索取權的大小,資本公積反映的是投入資本本身的增值,留存收益(即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是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資本增值。如果留存收益大,說明企業自我發展潛力大
(7)最後,分析資產期末數和期初數的差異。總資產的期末數大於期初數,表明資產增值了。結合負債和所有者權益,資產增值的原因是借入資金、投資者投資或自我積累。如果借入資金和投資人投資金額大,自積累轉移小,可能是企業在擴大規模。如果自我積累轉移量大,說明企業自我發展潛力大。
(8)在把握整體變化後,結合賬簿、賬戶匯總表分析資產和權益類項目期初差異變化的具體原因。
2.損益表分析
分析利潤表首先要分析當期利潤總額及其構成;其次,將企業本期利潤率與目標值進行橫向比較,找出差距和努力方向;然後,對該報告最近幾期的相關項目進行縱向比較,分析企業的發展趨勢。
(1)利潤總額及其構成分析
利潤總額由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組成。分別計算營業利潤、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收支凈額占利潤總額的比例,判斷利潤結構是否合理;通過分析主營業務利潤和其他業務利潤占營業利潤的比重,可以判斷營業利潤的結構是否合理。如果處置資產的收入與投資收益的比例過高,或者其他業務的利潤比例過高,說明企業的經營狀況不正常,必須采取補救措施。
(2)分析企業本期利潤率指標與目標值的差距。
利潤率作為壹個相對指標,可以和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進行比較。常用的利潤率指標有銷售毛利率和銷售凈利潤率。銷售毛利是企業利潤的直接來源,所以銷售毛利的分析是利潤表分析的重中之重。毛利率太低,就要考慮價格低還是成本高。如果是價格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調價的利弊再做決定。如果是成本因素造成的,就要分析企業在降低成本方面是否挖掘了潛力。如果銷售價格和成本沒有調整的余地,不如按照薄利多銷的原則增加銷量。銷售利潤率也要分析。對於利潤率低的商品,要分析毛利低還是成本高。如果成本太高,就要在成本控制上下大力氣。
(3)縱向分析利潤表中的項目。
縱向比較損益表中的項目是壹種常用的方法。通過比較,可以找出企業經營軌跡的變化趨勢,並分析這種變化的原因。
列出幾個期間的利潤額,在歷史數據中選取正常年份的指標作為基期,計算各項目經營成果(按利潤表中項目順序排列)實現額相對基期的增減額和增減率,分析本期完成情況是否正常,業績是增是減。
將當期的營業收入構成和營業成本結構與合理的基期指標進行比較,計算項目結構的增減,分析結構變化的原因,判斷結構變化是否正常,是否有利於企業發展。
分析現金銷售收入和賒銷收入的增減情況,分析企業營銷策略和收款策略的合理性。
《企業會計制度》實施以來,利潤表附表——銷售利潤明細表不再對外報送,但要認真分析。通過分析該表,可以詳細了解企業的經營情況,掌握其暢銷產品和滯銷產品的銷售量和營業額,掌握每種產品的營業利潤及其靈活空間,在摸清市場的基礎上做出最佳的業務結構決策。
3.現金流量表分析
分析現金流量表,首先要分析現金流入和現金流出的結構以及流入流出比率,判斷現金收支結構的合理性。壹個健康成長的企業,經營現金流量凈額應該是正的,投資現金流量凈額應該是負的,融資現金流量凈額應該是正負的。
其次,利用現金流量表主表中的數據,結合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用經營性現金凈流入與投入資源的比率來計算企業獲取現金的能力。這些指標包括銷售現金比率、每股凈現金流量(或凈資產現金回收率)和總資產現金回收率。
銷售現金比率=經營現金凈流入÷主營業務收入,反映每元銷售收入獲得的現金凈額。
凈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量÷凈資產×100%,其中凈資產平均使用量。反映企業獲得每元凈資產現金的能力。
總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總資產×100%,這裏也用總資產的平均值。反映企業每元總資產獲得現金的能力。
最後,根據現金流量表附表中的相關數據計算凈收益營運指標和現金營運指標,並據此判斷收益質量。
現金流量表附表的作用是將凈利潤調節為經營現金流量凈額。表中調整項目包括非現金費用、營業外收入、經營性資產凈減少(增加)和無息負債凈減少(增加)四部分。公式為:凈利潤+非現金費用-營業外收入+經營性資產凈減少(-經營性資產凈增加)+無息負債凈增加(-無息負債凈減少)=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
其中,非現金費用=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固定資產折舊+無形資產攤銷+長期待攤費用攤銷(執行企業會計制度的企業還應加上待攤費用的減少和預提費用的增加);
營業外收入=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的凈收益(凈損失以“-”號填列)-固定資產報廢損失-財務費用+投資收益(損失以“-”號填列)+遞延稅款貸項-遞延稅款貸項(執行企業會計準則的企業還應增加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或減少公允價值變動損失);
經營性資產凈減少(增加)額=存貨減少(增加)額+經營性應收款項減少(增加)額;
無息負債凈增加(減少)主要是指經營性應付款的增加(減少)。
凈收益的經營指標是凈營業收入占凈收益的比重,這裏的凈收益是利潤表中的凈利潤。但這裏所說的營業外收入凈額並不是利潤表中的營業利潤,因為營業外收入中的固定資產盤虧、罰沒支出、捐贈支出、非常損失、債務重組損失、資產減值準備和固定資產盤盈、罰沒收入、非貨幣性交易收入、補助收入都包含在營業外收入凈額中。凈收益運營指數的計算公式為:
凈收入經營指數=營業凈收入/凈收入=(凈利潤-非營業凈收入)/凈利潤
該指標越低,營業外收入和投資收益的比重越大,說明收益質量不好,經營狀況異常。
現金經營指標是凈經營現金流量與到期經營現金的比率,該指標的計算公式為:
現金運營指數=凈運營現金流量÷運營現金到期=收到的運營現金÷運營現金到期。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營業收入+非現金費用=凈利潤-凈營業收入+非現金費用。
指數小於1,說明企業收益質量不好。壹方面,部分收益尚未收到現金,停留在實物和債權資金的形式。債權能否完全實現尚有疑問,實物資產更有貶值風險。另壹方面,企業的營運資金增加了,反映出企業為獲得同樣的收入占用了更多的營運資金,獲得收入的成本增加了,說明同樣的收入代表著績效差。
(2)、綜合分析
綜合分析是指結合所有財務報表計算相關比率,通過縱向比較和橫向比較,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營運能力。
1.分析償付能力常用比率指標的含義和計算公式。
企業的償債能力指標除了資產負債率和產權比率外,還包括利息保障倍數、流動比率、速動比率、流動資產與總負債的比率、凈現金流量與到期負債的比率、凈現金流量與流動負債的比率、凈現金流量與總負債的比率。
相關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資產負債率=總負債÷總資產×100%
產權比率=負債總額÷所有者權益總額×100%
註意,兩個公式的分子都是總負債;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流動負債
現金比率=(貨幣資金+短期投資+應收票據)÷流動負債
需要註意的是,這些公式中負債是分母,流動負債是分母。
利息保障倍數=(利息總額+利潤總額)÷利息費用
利息保護倍數反映了稅前利潤和利息對總利息的保護程度,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可以反映企業的短期償債能力。該指標的合理值因行業不同而異,建議企業選擇行業平均水平作為比較依據。由於負債最終將以現金償還,凈現金流量與到期債務的比率、凈現金流量與流動負債的比率以及凈現金流量與總債務的比率最直接地反映了償債能力和借入新債務的能力。
現金流量凈額與到期債務的比率=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當期到期債務。
本期到期債務是指本期到期的長期債務和應付票據。
凈現金流量對流動負債的比率=凈經營現金流量÷流動負債
凈現金流量與總債務的比率=凈經營現金流量÷總債務
2.分析盈利能力中常用的比率指標的含義和計算公式。
從經營指標來看,盈利水平體現在銷售的毛利率和利潤率上;從投入與回報相結合的角度來看,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標包括總資產報酬率、凈資產收益率、資本利潤率和每股凈收益;從現金流的角度來看,盈利能力的指標有每股現金流量凈額、凈資產現金回收率和總資產現金回收率。
相關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1)總資產回報率=息稅前盈利中的平均總資產×100%。
其中息稅前收益=利潤總額+利息支出。
平均總資產=(期初總資產+期末總資產)÷2
(2)銷售成本=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
(3)銷售費用率=期間費用÷主營業務收入×100%。
這裏所說的期間費用不僅包括營業費用、財務費用和管理費用,還包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4)銷售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100%
(5)凈資產收益率(也叫凈資產收益率)=凈利潤÷平均凈資產×100%。
平均凈資產=(期初所有者權益總額+期末所有者權益總額)÷2
分解權益凈利率後,公式變為
權益凈利率=銷售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 1(1-資產負債率)
(6)資本利潤率=利潤總額÷實收資本總額×100%。
如果資本在會計期間發生變化,則使用公式中的平均資本。
平均資本余額=(期初實收資本余額+期末實收資本余額)÷2
資本利潤率反映了投資者對企業資本投資的獲利能力。比率越高,資本的利用效果越高,企業資本的盈利能力越強。反之,比率越低,資本的利用效率越低,企業資本的盈利能力越弱。
(7)凈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凈資產×100%,其中采用平均凈資產。
(8)總資產現金回收率=經營現金凈流入÷總資產×100%,此處也用總資產的平均值。
3.分析營運能力中常用的比率指標的含義和計算公式。
營運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凈營運資金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相關指標的計算公式如下:
業務周期=庫存周轉天數+平均回款周期。
(1)平均收款期=360天÷應收賬款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應收賬款
而平均應收賬款=(期初應收賬款總額+期末應收賬款總額)÷2。
(2)庫存周轉天數=360天÷庫存周轉率
存貨周轉率=主營業務成本÷平均存貨
而平均庫存=(期初總庫存+期末總庫存)÷2。
(3)營運資金周轉天數=360天÷營運資金周轉率
應收賬款周轉率=主營業務收入÷平均營運資金;平均營運資本=(期末流動資產總額-期末流動負債總額)+(期初流動資產總額-期初流動負債總額)÷2凈營運資本周轉率是銷售收入與平均占用凈營運資本的比率,凈營運資本是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差額,是流動資產中由長期資金來源供給的部分,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不斷使用的資本。資金越充裕,越能保證短期債務的及時償還,反而越有利可圖。周轉越快,其運作越有效。
毛利大於0時,應收賬款周轉率和存貨周轉率越快,利潤越多;當毛利小於0時,應收賬款和存貨的周轉率越快,虧損越多。流動資產的周轉率越快,相應的節約了流動資金,相當於相對擴大了資產投資,增強了企業的盈利能力。總資產周轉率越快,企業的銷售能力越強。企業可以通過薄利多銷的方式加快資產的周轉,從而帶來利潤絕對額的增加。
第二,財務報表的真實性
經過審計的財務報表可以被人為優化或詆毀,但不會毫無根據地完全虛假。因為:
(1)企業年度審計報告必須由會計師事務所的兩名會計師簽字,即他們對審計報告負責。
(2)審計報告中的每壹筆重要賬目都會留下憑證,有依據。
因此,閱讀和研究審計報告對於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具有現實意義。
第三,財務報表的完整性
審計報告,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財務報表附註等,建議盡可能由自己或他人完整閱讀。因為:
(1)壹個具體的財務數據可以被操縱,但整個財務報表不能被操縱。完整的閱讀有利於理解壹個財務指標,尤其是營業收入、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真實變化的原因。
(2)和廣州那麽多大大小小的會計師事務所打過交道,我想任何壹個聰明的會計師都會在粉飾過的審計報告的附註裏提示。
所以,為了全面了解企業的情況,最好花半個小時閱讀企業的審計報告。
四。財務報表的連續性
根據項目經驗和別人的交流經驗,我認為壹個企業的財務數據應該是看過去三年的,而不僅僅是看過去壹年的。因為:
(壹)看企業近三年財務數據變化的幅度,進而了解財務數據變化背後的因素,有利於快速識別影響企業經營的重要因素。
(2)成熟企業的財務績效是壹致的,影響企業經營的因素也是可以識別的。了解企業三年的財務實現情況,有利於預測企業未來的財務業績。
所以我建議妳還是看公司連續三年的財務表現。
總之,財報分析不是為了分析,而是為了找到公司成長的關鍵,否則辛苦的內容會讓人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