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繼續教育,即《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實行定期年檢制度。是指以提高政治思想素質、業務能力和職業道德為目標,對從事會計工作並取得或受聘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職稱)的會計人員進行再培訓和再教育,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這是會計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壹項全新的事業,是壹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
會計繼續教育的特點:
1,強制,嚴格要求
財政部發布《會計人員繼續教育暫行規定》。學習內容和學時由財政部會計司擬定,由各級財務會計管理部門批準的學校和單位組織具體實施。其運作模式是由各級財政部門對培訓單位進行培訓並頒發證書。每個會計每年都必須接受壹定時間的繼續教育。如果連續兩三年不參加,將受到資格考試、會計證年檢、評先表等方面的處罰,直至被吊銷資格。
2.在職和等級性質
會計繼續教育按會計專業技術資料(職稱)分為高級、中級、初級三個層次,按文化學習、專業知識、操作技能、工作水平的層次和差異進行劃分。
3、大量大規模
全國有12萬會計,壹個縣壹般有1000多名會計。兩三年內所有會計都要輪訓,這是史無前例的。
4、長期性、周期性
會計繼續教育是壹項長期的周期性工作,既要有漸進性、周期性和持久性,又要在師資、教材、場地、質量、制度、管理等方面進行長期規劃、短期安排和綜合。
5.新穎和專業化
第壹,工作是新的和專門的。繼續教育在西方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但在中國是壹項新興工作,沒有經驗可尋。壹是內容新而專,要向以會計知識更新為主要內容的技能操作方向轉變。
6.開放性和實用性
會計繼續教育以自學為主,培訓為輔;以專業培訓為主,其他學習形式為輔。可以是拿畢業證的學位,也可以是會計專業技術職稱的資格;可以考會計證,會計電算化證,從事會計學術課題研究,考註冊會計師;可以全日制學習,也可以半工半讀,這是壹種長期和短期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屬於開放式學習模式。
7.社會性和服務性
堅持屬地為主,分級管理為輔的原則。壹般來說,高級培訓的權限在中央和省級,中級培訓的權限在地市級,初級培訓在縣級。培訓按照財政和財務管理系統的屬地原則進行。在培訓中,既要傳授知識,又要進行咨詢,解決日常學習和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提高會計服務水平。
8.現代性和多樣性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學習模式也在不斷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