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故事》的內容簡介:
孔子(前551壹前479)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是宋國貴族。少“貧且賤”,及長,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事。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學樂於萇弘,學琴於師襄。
聚徒講學,從事政治活動。50歲,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後又周遊宋、衛、陳、蔡、齊、楚等國,前後達1 3年。自稱:“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終不見用。
68歲時返魯。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並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壹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相傳先後弟子3000人,其中著名的有70余人。
其學以仁為核心,認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論點,即所謂“忠恕”之道。又以孝悌為仁之本,以為“仁”的執行要以“禮”為規範,他說: “克己復禮為仁。”?
“仁”以維護貴族等級秩序為目的,但也表現了對壹般人的重視。在世界觀上,相信有人格意義的“天”:“獲罪於天,無所禱也”,但又把天看成自然之物;重視祭祀,但又懷疑鬼神的存在:“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相信天命,強調“知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
但又重視人為,在生活和學習上取積極態度。在認識論和教育思想方面,承認“生而知之”、“惟上智與下愚不移”,但強調“學而時習之”,提倡“不知為不知”的求實態度。註重“學”與“思”的結合,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和“溫故而知新”等命題。
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並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但鄙視“學稼”、“學圃”。在美學上,主張“依於仁,遊於藝”、“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強調美與善的統壹。
擴展資料:
孔子是儒家的創始人,他有壹套雖不周密而相當完整的政治見解和思想體系。孔子思想中最光輝的壹點,是提倡“仁”,仁就是“愛人”。
這反映了當時社會的現實,反映了由於奴隸制的漸趨瓦解而產生的當時庶人(廣大人民)的擡頭。孔子首先把文化知識普及到人民中間去,就是這種現實以及反映這種現實的人道精神的具體表現。
《孔子的故事》中的孔子並不因為李長之在文獻上的言必有據而顯得古板無生氣,恰恰相反,在他的筆下,兩千五百余年前孔子栩栩如生的面影經常活躍在字裏行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