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求關於銀行方面論文的參考文獻

求關於銀行方面論文的參考文獻

論文文獻資料篇名---銀行危機的社會學解釋

相關摘要本文主要從社會學角度來研究系統性的銀行危機。 銀行危機內生於銀行的構建,其承擔的儲蓄轉投資的功能決定了銀行的脆弱性。隨著銀行業的發展,其在社會經濟中的地位逐步提高,銀行危機對政治、經濟、社會的沖擊和影響也加大。 中國作為壹個轉型國家,整個金融體系是從大壹統的銀行體制變革開始起步,到目前為止,銀行仍居金融業的主導地位。四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在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居於舉足輕重的地位,維系著國民經濟命脈和經濟安全。由於四行在我國轉軌過程中,把不斷增加的儲蓄轉投給了國有企業,在國有企業虧損面擴大和增加的情況下,形成和出現了大量不良資產。東南亞危機後,由於我國經濟金融與發生國的諸多相似,國際上壹些著名的機構和學者主要依據四行超過20%的不良資產率和不足8%的資本充足率,紛紛預測中國很快就會發生嚴重的金融危機,有些學者甚至設計好了危機爆發的過程,就等中國實際的驗證。然而,事實與預言相距太大,四行不僅沒有遭到擠兌而倒閉,而且存貸款仍保持高增長。東南亞風暴沒有登陸比鄰的中國,而是刮到俄羅斯、巴西。為何中國能抵禦這場危機?四行為何沒有出現典型的銀行危機——擠兌存款,甚至還排隊存款呢?這說明,在關心中國的機構和學者看到中國與東南亞國家,或歷史上危機發生國類似情況的同時,中國還有許多與危機國不同的因素在體內發揮作用,這些不同的因素是什麽?全文圍繞此展開分析和研究。本文認為銀行作為儲蓄轉投資的中介,實際形成了以銀行為中心的信任鏈。這個信任鏈由兩段構成,壹段是存款人與銀行,壹段是銀行與借款人。銀行把從存款人那裏得到的信任集中後,轉給了借款人。短存長貸、債權約束是這個信任鏈的特征。任壹段信任鏈的斷裂都可能使整個信任鏈無法維持。這樣,就可以清楚銀行危機為何既可能是存款人集中擠兌造成,也可能是貸款人違約造成。四行為中心的信任鏈已經出現了相當大比例的斷裂,但危機沒有發生。從信任鏈數量對比上看,是由於存 款大於貸款的增長拉得住部分斷裂的信任鏈。其根本原因在於決定這 些變化的社會系統。 全文由緒論和七章組成。 緒論部分主要說明了為什麽進行此研究;綜述了已有的研究和介 紹了本文的研究。從社會學角度研究銀行危機,從學科領域看,本文 具有壹定的前沿性。 第1章,主要回顧了20世紀以來國際上發生的不同國家的銀行 危機,主要是:發生在美國的兩次危機,阿根廷兩次時間相隔不長的 危機,俄羅斯的危機,東南亞國家的危機,以及中國在1998年關閉 海南發展銀行。這些史實,是本文實證分析時的主要資料。 第2章,研究了銀行為中心的信任關系,從科爾曼對信任的研究 出發,構建出以銀行為中心的信任鏈。導致銀行危機的原因很多,但 結局只能是銀行無法維持信任鏈的運轉。聚集到信任鏈上後,就可以 發現信任鏈的存在與維持不是僅從信任鏈上摘取幾個指標就能做出 危機是否發生的判斷,政治、經濟、社會中壹些難以量化的因素左右 著這個信任鏈。借助 AG模式解釋銀行危機將有效克服原有銀行金 融危機理論在解釋危機時以偏概全的缺陷,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第3章,分析了四行的特殊信任結構,這種結構正是我國與危機 發生國的不同。不良資產率高,資本充足率低確是嚴重的問題,但國 有獨資性質使得社會公眾相信國家信用支撐國有銀行,從而使存款人 與銀行信任鏈的穩定和擴大拉住了因扭曲銀企關系而造成損失的銀 行與借款人的信任鏈。 第壹章,主要研究貨幣穩定問題,這實際是中國防範東南亞危機 的第壹道防火墻。人民幣互動的制度選擇,對內對外都成功地保持了 幣值的穩定。 第5章,具體分析了東亞危機後居民儲蓄增加的原因,因為信任 的存在並不代表信任的增加。教育、住房、社會保障制度等在黨的十 五大和新壹屆政府成立後集中出臺,改變了居民心理預期,導致儲蓄 因預防性動機增強而增長。儲蓄的增長和存差的擴大保證了四行不會 回流動性不足而導致危機。 第6章,分析了東南亞危機後政府的救助措施和效果,以及中國 政府強有力的控制,這是吸取東南亞危機教訓,在危機末公開化時的 搶先行動,表明了政治系統在包括銀行系統在內的社會系統整合中時 機把握、手段運用都比較成功。 第7章,研究對未來銀行危機的防範措施,加入們 將引致中國 銀行業和其它社會系統的深刻變化,原先存在的有利因素可能失去, 不利因素逐漸增加。借鑒羅斯福新政和韓國的成功經驗,中國完全可 以把事後的行為轉為事前的防範,從而減輕危機發生可能造成的巨大 代價。銀行安全網和社會保障安全網是兩個最為重要的,可以減輕或 控制危機成本的制度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