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效率和效果是提升人生算法的核心目的。
這是我對吳伯凡《認知方法論》和商業社會發展歷史從體會到的。
人類社會從農耕文明到工業革命到以互聯網為標準的信息時代,演變過程中蘊含著壹個規律:商業服務的效率和效果越來越高和越來越好!可以進壹步推演:進步的標準就是效率和效果。
高手與普通人的區別就是處理信息的效率和效果的差別。
效率和效果中,效果更為重要,因為如果方向不對,效率越高錯得越厲害,效果正是衡量做事後的結果是好還是壞,好有多好,壞有多糟。因此效果比效率更重要。
效率和效果的組合可能有以下四類:
1、效率高、效果不好。方向不對,越做越錯
2、效率低、效果不好。快速消費類行業就是如此,效率低還是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3、效率高、效果好。正是上述的反例情況。
4、效率低、效果好
類似幣圈大牛們低成本拿住比特幣之後壹直不動算不算是效率低、效果好的例子?還有就是巴菲特說的壹生之中只做24次投資決策,看了很多文章說過,巴菲特在遇到查理芒格之後將投資策略做了調整,從格雷厄姆提出的“撿煙頭”策略轉變為選擇好有價值有發展潛力的公司並壹直等待合適的機會購入並持續持有以享有長期的增長收益,例如對可口可樂公司投入了10億美金後來獲得了130億美金的收益。
比這兩個概念更重要的是影響世界的不變規律。
吳軍在《中心房價、李嘉圖定律和IT時代的應對策略》中提及到“李嘉圖定律”,又被稱為“租金定律”。我大學專業是土地資源管理,在土地資源利用的理論中,我們就學習過這個理論。但吳軍說的這個理論在信息時代和互聯網時代有了新的應用:壹個是對能夠比較出的優勢進行定價,比如針對不同老師輔導的學生考試成績不壹樣,那麽成績好學生的輔導老師就如同值錢的土地壹樣,他的勞動會獲得比同行更高的溢價。第二個情況是,信息越透明,越對稱,流動性越好,李嘉圖定律導致的勢差越大。吳軍提出隨著互聯網將壹切變得透明,李嘉圖定律帶來的勢差是不斷地被放大,例如:絕大部分IT服務,比如各種App不僅不能掙錢,而且是倒貼錢請人使用的,但是,好的App幾年能掙上億美元;無論是電商、移動支付還是O2O的服務,第二名永遠無法拿到第壹名的估值,第三名之後價值幾乎等於零;在半導體行業任何壹個細分市場,第壹名拿走了幾乎全部利潤,第二名勉強能盈利,第三名之後都在虧損;任何專業人士(律師、會計師、投資經理等等),壹等水平的人的收入是行業平均水平的幾倍到十幾倍。
在此推演之後,吳軍還做了預言:將來好學校、好醫院、好地段的房子,會越來越緊缺,而不是稀缺性問題得到緩解。
對於這個規律,吳軍始終奉行“世界上真正的老大是上帝”的原則。作為凡人,能做的就是按照這些定律所說的辦,作為人,如果不能做到比周圍人明顯高出壹截,那麽勞動都是免費的、不值錢的。處在信息時代,就要了解它的定律,並且把它們寫入我們的行動指南。
從這篇文章中,我對於“李嘉圖定律”的理解,認為與二八定律和馬太福音等,強者更強,只有大幅超過超過市場平均水平才能在行業中立足腳跟。這也讓我想起了《從零到壹》中提及到的:只有妳的產品為用戶帶來的體驗超過同行產品的十倍,妳才能實現壟斷地位。
因此,在提升提高效率和效果的同時,必須深刻體會和順應影響世界的那些不變規律,這樣才能保證人生算法的順利運行和叠代。
參考文獻:
1、吳軍,《中心房價、李嘉圖定律和IT時代的應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