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淺析構建企業集團財務風險防控體系

淺析構建企業集團財務風險防控體系

淺析構建企業集團財務風險防控體系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加快,企業面臨著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經歷著各類風險的考驗。企業需要通過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加強日常管理,做好風險預警及應急處理等,在內部建立完善的財務風險防控體系,保證企業資金鏈安全、現金流通以應對危機,促進企業平穩健康發展。

 關鍵詞:財務風險;預警防控;應急處理

 全球金融危機與國內周期性結構的調整使企業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經濟形勢,遭遇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面臨空前復雜的經濟形勢,防範、化解好處置企業財務風險,保證資金鏈安全好現金流暢通,已是企業面臨的首要任務。而企業集團因成員單位多、產業跨度大、產業鏈長、管理層級多,需要構建更加完善的財務風險防控體系有效防控財務風險。

 根據企業集團的特點,實際工作中,企業內部可以按以下幾個方面為重點,著手構建財務風險防控體系:

 壹、提高控制財務風險的認識

 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企業經營範圍和規模逐步擴大,面臨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面對的風險因素不斷增加,宏觀經濟形勢更加多變,提高財務風險控制認識、加強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要求也越來越迫切。

 通過財務風險控制可找出企業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和缺陷,促進企業完善各項內部控制制度,實現科學決策、科學管理,形成完整的決策機制、激勵機制好制約機制,提高風險敏感度,做到及時分析,準確評價和有效控制公司的財務風險。

 通過財務風險控制可促進企業樹立現金至上意識,正確分析,科學應對復雜經濟形勢,優化資本結構,保持資本的流動性。通過財務風險控制,促進企業增加收入,節支降耗,壓縮應收財款與存貨資金占用,及其他非生產性支出,以保障現金循環順暢,實現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通過財務風險控制,建立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及時發現財務風險的征兆,及時采取風險處理措施,避免和挽回財務風險帶來的損失,保證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和經營活動高效有序進行。

 二、加強對控制財務風險的組織領導

 企業應成立財務風險控制工作小組,負責組織開展企業的財務風險防範、預警和處置工作。財務風險控制工作小組由企業總會計師或財務總監牽頭,各責任部門負責人參加。財務風險控制小組應按以下四項原則開展工作:

 (壹)統壹領導,分級負責。集團型企業母公司應全面負責財務風險控制的組織、協調和領導工作。各所屬公司分級負責管轄範圍內的財務風險控制工作。

 (二)及早預警,及時處置。對財務風險應做到早發現、早報告,並采取果斷措施,及時控制和化解,防止風險擴散和蔓延。

 (三)各司其職,團結協作。企業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積極籌劃落實各項防範、化解和處置財務風險的措施,相互協調,***同防範,化解和處置風險。

 (四)防化結合,重在防範。加強對財務風險的監測,督促企業各級財務風險責任部門及時提供相關信息,監控要做到及時有效,以提高應對各類突發性風險的能力。

 三、加強控制財務風險日常管理

 (壹)強化現金管理

 規範資金預算網絡化申報及審批流程,加強付款審批和資金集中管理,確保企業資金鏈安全並實現良性運轉。

 (二)加強全面預算管理

 堅持壹切經營活動受控於預算管理,擴大預算控制範圍,健全預算預警機制,規範預算調整行為,完善預算管理手段,強化預算過程控制,凡預算外資金壹律不準支出。

 (三)強化兩金占用管理

 除正常長期戰略用戶滾動結算外,其他用戶壹律不得賒銷。嚴禁為確保開工組織生產,為確保銷售進行賒銷,對客戶信用品質進行評價並建立信用檔案,分類管理。動態調整客戶的信用等級。在企業主管部門統壹協調下,與司法機關配合開展法律清欠工作,主動采取財產保全和強制執行工作。做好存貨管理工作,分析存貨結構,分清正常儲備及非正常儲備。實行市場決定生產原則,以銷定產,避免產品積壓;嚴格追究產品殘次責任人責任。

 (四)嚴格成本費用控制

 全面實施成本費用定額管理,積極運用信息化手段強化成本費用監控,以單耗管理為總抓手,做好主要產品成本控制工作。

 四、做好控制財務風險的預警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是控制財務風險的重要內容,決定著財務風險控制系統的運行質量。企業應對所屬公司進行分類指導、重點監控、定期報告。通過分析財務風險形成過程,采用定性預警分析和定量預警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建立切實有效的防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做到早發現、早啟動、早處理。

 (壹)分類指導,重點監控,定期報告

 根據盈虧和現金流情況,集團型企業可將所屬公司分為壹般風險單位、較大風險單位、重大風險單位、特大風險單位四類進行財務風險控制。

 通過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企業對較大、重大和特大風險單位進行重點監控。對於較大風險單位財務風險情況采取月度報告制度,對於重大和特大風險單位的財務風險情況采取每周報告制度。

 (二)預警信息收集和傳遞

 企業應以信息化系統為信息收集和傳遞的平臺,及時掌握財務風險預警所需的各類資料,資料的來源應是開放式的。預警信息系統不僅包括預警資料的收集, 還要包括對收集資料的加工處理、分析判斷和防範、處置措施等信息診斷企業潛在的財務風險並及時消除財務危機的專家咨詢系統。對收集、加工、分析和整理後的資料和措施建議等信息,要及時逐級匯總和上報企業財務風險控制小組。對需企業批準的事項應逐級進行上報和批復。

 (三)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預警指標體系

 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應采用定性指標主要包括:經營活動現金凈流量出現負數、主要財務指標顯示財務狀況惡化和部分定量預警指標對財務風險進行預警監控。定量預警主要指標包括:限定速動比率、已獲利息倍數、資產負債率等。各單位可結合單位實際,適當增加壹定數量的定量預警指標,提高預警質量。

 企業要根據自身實際,參照國家行業標準對上述指標進行細分和量化,以滿足財務風險預警的質量要求,確保財務風險預警的準確性。

 (四)預警分析

 預警分析人員首先通過預警分析快速排除影響小的財務風險,將分析人員的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有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財務風險上。有重點地分析財務風險的成因,評估其可能造成的損失。根據財務風險成因,針對性的制訂處置財務風險的應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