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是報關單上的金額。
2.(1)借: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有出口貨物的,電子口岸中有出口資訊)
(2)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出口產品退稅率差進項轉出,不得免抵稅額要計入成本)
3)借:其他應收款-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4)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這兩個是收到國稅返還的出口申報匯總表,有當期應退稅額和當期免抵稅額。
(5)借:銀行存款
貸:其他應收款-出口退稅(收到退稅款)
出口退稅會計處理做賬方式相同,
原幣金額 匯率 本幣金額
借:銀行存款 50000 6.83左右 ****
貸:預收賬款 50000 6.83左右 ****
等總金額的發票開出去,再做壹個收入,同時沖銷預收賬款。
做賬其實沒什麽不同,只是有壹個匯率的問題,這個匯率依據公司情況而定,我們壹般是使用上月底的匯率入賬。到月末再調整匯兌損益。
出口退稅的會計處理簡單的說,出口退稅不予抵減,是指退稅率低於17%的出口商品,需要將進項稅額減掉征退稅差.比如:某商品增值稅率17%,出口退稅率13%,在出口申報時後,就要將進項稅額減掉(出口貨物FOB*(17%-13)),做進項稅額轉出,在申報時填到附表2:免抵退貨物不得抵扣稅額.
例如:本期出口FOB:10000元,就要轉出:10000*0.04=400元,這400元做進項稅額轉出.
某生產企業出口10000的貨物(不含稅),采用“免,抵,退”稅收管理辦法,800 3、出口退稅申報確認退稅率為9% 借:應收補貼款-退稅 900 貸:應交稅
壹、歸納起來,“免、抵、退”稅的計算可分為四個步驟:
(1)計算當期應納稅額
當期應納稅額=當期內銷貨物的銷項稅額-(當期進項稅額-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上期末留抵稅額
若應納稅額為正數,即沒有可退稅額(因為沒有留抵稅額),則仍應交納增值稅;若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期末有未抵扣稅額,則有資格申請退稅,但到底能退多少,還要進行計算比較。
(2)計算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材料價格×(出口貨物征收率-出口貨物退稅率)
相關會計處理為:
根據“當期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計算免抵退稅額
免抵退稅額=出口貨物離岸價×外匯牌價×出口貨物退稅率-免抵退稅額抵減額
免抵退稅額抵減額=免稅購進原料價格×出口貨物退稅率
免稅購進原料包括從國內購進免稅原料和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其中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公式為:
進料加工免稅進口料件的組成計稅價格=貨物到岸價+海關實征關稅和消費稅
(4)確定應退稅額和免抵稅額
1、若應納稅額為零或正數時,即:沒有留抵稅額,當期應退稅額為零;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免抵退稅額全部作為“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相關會計處理為: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2、若應納稅額為負數,即:有留抵稅額時,則可以免抵退稅額為限享受退稅:
(1)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則:當期應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當期免抵稅額=免抵退稅額-期末未抵扣稅額。
相關會計處理(根據稅務局“免抵退審批通知單”)為:
借:應收補貼款 -出口退稅 ?(與通知單上所載“應退稅額”壹致)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與通知單上所載“免抵稅額”壹致)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與通知單上所載“免抵退稅額”壹致)
(2)若期末未抵扣稅額≥免抵退稅額,可全部退稅,則:當期應退稅額=免抵退稅額;當期免抵稅額=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0。
相關會計處理為:
借:應收補貼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轉出未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金———未交增值稅
“應收補貼款”所對應的金額,才是真正的退稅,根據“當期應退稅額”的計算過程可得知,退的是期末未抵扣完的留抵進項稅額。
應收補貼款科目在會計上屬於過渡科目,不應結轉利潤,待補貼款到賬後,該科目余額自然歸零。
由此可見,“出口退稅”貸方專欄核算的是“當期免抵稅額”與“當期應退稅額”之和,即稅法中規定的“當期免抵退稅額”(=出口銷售額*退稅率)。
而出口貨物實際執行的“超低稅率”計算的“銷項稅額”被計入了“進項稅額轉出”貸方專欄。如果將該部分數額與“出口退稅”貸方專欄數額相加,其實也就是內銷情況下,應當交納的銷項稅額。在內銷情況下,增值稅(銷項稅)應由購買方支付,但由於出口實行免稅政策,購買方免於向銷售方支付增值稅款(這就是免稅的結果),對此,國家以“出口退稅”的辦法進行補償。在這個意義上講,出口退稅就相當於銷項稅,其目的就是用於進項稅的抵扣,抵扣有余的部分則給予退還。
在免抵退稅的計算方法中,計算“當期免抵稅額”主要是為了賬務處理的需要。免抵稅額即為“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科目的數額,如果不計算出免抵稅額,在財務處理時將無法平衡。
(壹)計算免抵退稅不得免征和抵扣稅額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二)核算出口貨物應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三)當期若有出口貨物應退稅額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四) 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
關於出口退稅的會計處理1、貨物出口:
借:應收帳款-XXX 1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0000
2、出口免抵退不得抵扣額轉出為8%
借:庫存商品 800 (不得抵扣額計入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轉出 800
3、出口退稅申報確認退稅率為9%
借:應收補貼款-退稅 900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退稅 900
出口退稅的具體會計處理有出口貨物的企業,其出口退稅分為以下兩種情況處理:
壹、實行“免、抵、退”辦法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生產企業,
1、按規定計算的當期出口貨物不予免征、抵扣和退稅的稅額,計入出口貨物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2、核算出口貨物應免抵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3、當期若有出口貨物應退稅額
借:其他應收款-應收出口退稅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應退稅額)
4、收到退稅款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補貼款-出口退稅
二、未實行“免、抵、退”辦法的企業
處理辦法不壹樣……(略)
出口退稅的會計處理(會計分錄)借:庫存商品(到岸價+關稅+消費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銀行存款
出口退稅如何進行會計處理?增值稅方面。企業出口適用零稅率的貨物,不計算銷售收入應繳納的增值稅,企業向海關辦理報關出口手續後,憑出口報關單等有關憑證,向稅務機關申報辦理該項出口貨物進項稅額的退稅。企業在收到出口貨物退回的稅款時,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科目。 實行“免、抵、退”辦法的企業,按規定的退稅率計算出口貨物的應退稅額,先抵減內銷產品的應納稅額,在規定期限內不足抵減的,不足部分可按有關規定予以退稅處理。 1.企業貨物出口銷售後,結轉產品銷售時,借記“產品銷售成本”科目,貸記“產成品”科目。 2.按購進原材料等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記載的增值稅額與按照退稅率計算的差額借記“產品銷售成本”,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3.按規定退稅率計算的出口貨物的進項稅額抵減內銷產品的應納稅額。借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抵減內銷產品應納稅額),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4.特殊情況下,確因出口比重過大,在規定期限內不足抵減的部分可按規定退稅。借記“銀行存款”,貸記“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出口退稅)”。 消費稅方面。生產企業直接出口應稅消費品或通過外貿企業出口應稅消費品,按規定直接予以免稅的可不計算應繳消費稅。 通過外貿企業出口應稅消費品時,如按規定實行先征後退的,按下列方法進行會計處理:委托外貿企業代理出口應稅消費品的生產企業,應在計算消費稅時,按應繳消費稅額借記“應收賬款”科目,貸記“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實際繳納消費稅時,借記“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應稅消費品出口收到外貿企業退回的稅金,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應收賬款”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