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商標查詢大全網 - 會計培訓 - 經濟利潤,會計利潤,正常利潤,超額利潤的異同~誰知道?

經濟利潤,會計利潤,正常利潤,超額利潤的異同~誰知道?

經濟利潤: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給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凈資產與期初凈資產相減以後的差額。例如,某企業期末凈資產為80000元,期初凈資產為76000元,在沒有與所有者交易的情況下,其收益為4000元(80000-76000)。如果期內增加發行股份10000元,並支付股利8000元,則利潤為2000元[(80000-76000)-(10000-8000)]。凈資產(或資本)是企業財富的某壹時刻的儲存量,利潤是某壹時期內從該項財富中流出的數額。只有超出儲存量的流出數額才可以視為利潤。

會計利潤:計利潤是指企業所有者在支付除資本以外的所有要素報酬之後剩下的利潤。計算的基本方法是,按照實現原則確認企業在壹定會計期內的收入,按照配比原則確定在同壹期間內的費用成本,將收入與相關的費用成本相減,即為企業在這壹會計期間的利潤。

正常利潤:在微觀經濟學中,正常利潤是作為投入資本的機會成本,這樣,按照“收入-成本=利潤”的定義,正常利潤就不算利潤。亦即總收益等於總成本時的利潤水平。

超額利潤:微觀經濟學中所謂的“利潤”,實際上經常是指超額利潤。當某壹廠商或因為領先采用新技術,或擁有某種市場權力,或其他原因而使其成本低於其他廠商或其產品價格高於其他廠商時,它便可能有獲得高於正常水平的利潤,即獲得超額利潤。超額利潤在競爭性行業中只可能在短期內存在,而在壟斷性行業中,它則無論在短期內還是長期都可能存在。

從上可以看出的結論是:

正常利潤是壹種隱形成本,這裏是按照經濟學上的解釋來定義隱性成本,可理解為是壹種機會成本活機會收益

經濟利潤和會計利潤的計算公式都是:利潤=總收入-總成本。區別在於,經濟學中的總收入、總成本與會計學中的總收入、總成本都不是壹樣的。

(總收入的區別)例如:某企業年初資產10萬元,年末升值為12萬元,本年營業收入5萬元,則經濟收入為7萬元,而會計師認為總收入為5萬元,2萬元資產升值不算收入。理由是:它沒有通過銷售實現,缺乏客觀的收入證據。所以很多企業利用會計的這壹缺點,通過虛假交易可以改變收入的做法,達到操縱利潤的目的。

(總成本的區別)再例如:王某是某公司銷售部經理,年薪8萬元,存入銀行可得利息0.5萬元。現決定開壹百貨超市,將自己所擁有的壹店面房作為超市營業用房,原店面房租收入3萬元,還需要雇用5名員工,經營1年後,賬目如下:總收入:25萬元;成本:6萬元;雇員工資:3萬元;水電雜費:1萬元;總(顯性)成本:10萬元;會計利潤:15萬元。

但是這壹會計利潤不能準確顯示企業的經濟狀況,因為它忽略了隱性成本:王某提供了金融資本、店面和勞動力,發生了隱性成本(放棄的收入),則經濟利潤:會計利潤:15萬元;放棄的薪金收入:8萬元;放棄的利息收入:0.5萬元;放棄的租金收入:3萬元;總隱性成本:11.5萬元;經濟利潤:3.5萬元。

於是可以得出:

會計利潤=總收入-顯性成本

=經濟利潤+正常利潤

=經濟利潤+隱性成本

經濟利潤=會計利潤-隱性成本

=總收入-所有投入的機會成本

=總收益-(顯性成本+隱性成本)

=總收益-(會計成本+隱性成本)

=總收益-(會計成本+正常利潤)

以上等式裏面的“隱性成本”都是采用經濟學上的解釋!更多優質會計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