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的基本目標是滿足會計信息的需求,因此會計系統必須向信息用戶提供那些不遵守公認會計準則但與信息用戶相關的信息。滿足信息需求也是非財務信息披露的基本目標。會計對象即會計核算、監督的內容。非財務信息的披露仍然是對特定主體的生產經營進行反映和監督,仍然遵守會計主體假設。因此,對於反映通貨膨脹和國家產業政策的信息就應被排除在外。
與財務信息相比,非財務信息具有以下特點:
①空間上的廣泛性。非財務信息可以來自企業內部,也可以來自企業外部,而財務信息主要來自企業內部。在網絡時代,由於信息的交流變得更為通暢,獲取非財務信息的途徑也進壹步得到擴展;
②時間上的延續性。非財務信息可能與企業過去事項有關,也可能與現在甚至將來的事項有關,而財務信息壹般只與企業過去事項有關;
③非貨幣性。非財務信息壹般不以貨幣形式出現,而且大多是壹種定性地描述;
④真實性。由於非財務信息多而雜,外部對它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企業刻意去修飾它的可能性比財務信息要小。特別是外部的財務信息,就更加真實可信,壹般不是企業所能控制的。
由於非財務信息不受公認的會計準則約束,所以其形成並不像財務信息那樣規範,不必完全遵守確認、計量和報告的程序。非財務信息壹般通過對原有數據資料的統計分析加工、調查問卷等方法形成。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反映和監督。會計的反映和監督應該是面向企業全部的經濟業務,不能只停留在對那些能夠用財務信息反映的經濟業務進行反映和監督。因此,非財務信息的任務是反映主體的經濟業務活動,監督主體對既定目標的運行及其生產經營活動的合規性和合法性。
非財務信息包括:
(1)背景信息
企業經營總體規劃和戰略目標;企業經營活動和資產的範圍與內容,所處行業的特點、產品壽命周期及產品結構。
(2)經營業績說明
經營活動指標、成本指標、關鍵經營業務指標、關鍵資源數量與質量指標。
(3)管理部門的分析討論
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業績變化的原因和未來的發展趨勢。
(4)前瞻性信息
企業面臨的機會與風險;管理者的計劃,包括影響成功的關鍵因素;將實際經營業績與以前披露的機會與風險進行比較。
(5)社會責任
環境責任指標,包括處理廢水、廢渣、廢氣的情況,對社會環境治理提供的服務,減少耗用稀有及不可再生資源的措施與效果;人力資源信息,如企業員工構成情況信息、員工安全和健康信息、員工培訓、員工福利和社會保障信息;企業經營對當地社會影響,包括對帶動地區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情況,對居民居住環境和社會穩定的影響及措施。
(6)核心競爭力及持續發展
研究與開發創新能力;員工能力;資源利用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