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規範企業治理結構,加強財務治理,建立健全企業財務控制制度。
通過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可以創造良好的控制環境,有利於進行財務控制。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建立內部董事與外部董事結合的制度。內部董事是股東大會選舉產生,是股東的代表。外部董事是由聘任的具有特殊經歷、背景,以及專業技能的專家型人員組成,可以彌補內部董事不“董事”的缺陷。(2)積極培育經理市場。在市場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基本上形成比較成熟的經理市場,壹方面給經理提供晉升的機會,另壹方面也帶來了被取代風險。如果企業經營效果不好,就可能成為被兼並的目標企業,從而經理人員被解職,而且很難在經理市場找到合適的職位。(3)實施經營者持股壹定比例的制度。經營權與所有權的分離使得所有者為了控制經營者必須支付成本,包括對經營者進行激勵的支出、進行監督的支出、經營者偏離所有者目標給所有者造成的損失。如果該成本超過給予經營者壹定的股權而付出的成本,則可選擇給予經營者壹定的股票期權,使經營者的目標與所有者目標趨同。
第二,完善企業集團的內部審計制度。
內部審計在企業理結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建立審計委員會來全面負責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監督公司經營規範化和保證財務資料真實、可靠性。具體方法包括:
(1)加強企業內部審計規章制度的建設;
(2)以強化企業資產控制為主線,建立審計網路;
(3)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子公司的內部控制機制的有效性進行評估,監督和完善子公司的內部控制制度;
(4)對公司的壹些工程專案、經濟合同、對外合作專案、等開展單項審計;
(5)實行離任審計制度,審查和評價公司責任主體的經濟責任履行情況。
第三,健全和完善內部控制制度。
建立組織機構,明確責任主體和責任人,其目的是為了進行協調與管理,而有效的協調與管理是不能通過人制來實現的,必須依靠法制來完成。就企業的財務控制而言,就是必須依靠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來完成的,而不是靠人的權力。內控制度包括組織機構的設計和企業內部采取的所有相互之間協調與管理的方法和措施。這些方法和措施目的是保護企業的財產保值和增值,檢查企業會計資訊的準確性、可靠性,提高經營效率,促使有關人員遵循既定的管理方針。內控制度的建立必須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進行,建立後的內控制度必須在試行的過程中不斷地修訂和完善,這樣的內控制度才能具有實用性和可操作性,才能發揮應有的效能。
總之,企業財務控制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在壹定程度上,我們可以認為財務控制是企業集團管理的核心,因為對企業來說首要的是控制權,其次才是控制收益權,這兩者的結合就是財務控制。所以,企業壹定要正視企業存在的種種財務問題,並找出癥結,進壹步完善企業集團的財務控制制度體系。
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為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風險防範能力,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加強企業財務內部控制,是企業管理科學的重要內容之壹。財務資訊的正確反映和歸集,是加強內部控制和進行內部績效考評的前提。要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以及內部考評,必須正確合理地構建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按照公司治理結構中權責關系及內部財務與會計控制目標的內容進行分層設計,並與內部考評結合起來,分層次、分步驟實施,才能實現企業內部財務控制、完善內部控制體系,最終達到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本文從企業建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原則、目標、要點、框架及作用進行如下探討:壹、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的原則企業建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既要以《會計法》、《公司法》、《會計基礎工作規範》、《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範》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又要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便於企業有效增強內部管理,防範經營風險,保護單位財產,保護國家、集體和職工三者利益,增強企業效益。建立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我認為要符合以下原則: 1、合法性原則。企業必須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準繩,在國家的規章制度範圍內,制定本企業切實可行的財務內控制度。這是企業建立內控制度體系的基礎,在大量的違法違規的企業中,壹則是因為不依法辦事,更重要的是因為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本身就脫離了國家的規章制度,任意枉為,最後給國家給企業造成了損失,給社會帶來了不良影響。 2、整體性原則。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必須充分涉及企業財務與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既要符合企業的長期規劃,又要註重企業的短期目標,還要與企業的其他內部控制制度相互協調。我們在工作中通常存在著很多局限性或“近視癥”,往往就事論事,僅從財務單方面出發考慮問題,結果顧此失彼,與其他內控制度執行相互矛盾,造成制度 “名存實亡”,因此,在建立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時應把握全域性,註重企業的整體實施效果。 3、針對性原則。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要在企業的實際情況基礎上,針對企業財務會計與工作中的薄弱環節,針對企業容易出現錯誤的細節,制定企業切實有效的內控制度,將各個環節和細節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業的財務會計水平。目前我們很多企業沒有壹整套根據企業實際制定的財務會計制度與規範,從而造成會計工作薄弱,財務管理混亂。 4、壹貫性原則。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必須具有連續性和壹致性,不能朝令夕改,隨時變動,否則就無法貫徹執行。我們在制定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時,要高度重視這壹點,要力求制度盡可能連續,保證會計工作的嚴肅性。5、適應性原則。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應根據企業的變化情況及財務會計專業的發展及社會發展狀況及時補充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適應性可分為兩個方面,壹方面是對外部的適應性,另壹方面是對企業內部的適應。外部適應性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要適應國家的巨集觀經濟發展,產業的發展和對企業競爭對手機制的適應。而內部適應性是指要適應企業本身的戰略規劃、發展規模和企業的現狀。企業要把握這兩個方面,制定適時適用的財務內控制度,並將企業財務會計水平向更高、更好的方向發展。6、成本效益原則。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要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就是說在運用過程中,從經濟角度看必須是合理的。壹項制度的制定是為控制企業的某些環節、關鍵點,並最終落實到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及增加效益上,若違背了這個觀點,就變得得不償失 7、適用性原則。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應便於各個部門、職工實際運用,也就是說企業財務控制制度的操作性要強,要切實可行。這是制定財務內控制度的壹個關鍵點。企業內控制度的適應性可概括為 “內容規範、易於理解、便於操作,靈活調整”。 8、發展性原則。制定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要充分考慮巨集觀政策和企業的發展,密切洞察競爭者的動向,制定出具有發展性或未來著眼點的規章制度。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是企業的壹項重要制度,它能促進企業財務會計水平的提高,為此,我們要具有戰略的高度把它引向更完備的發展方向。二、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的目標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是為企業的經營目標服務的,我認為制定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必須達到以下五個目標:1、保證業務活動按照適當的授權進行。2、保證所有交易事項的正確性,在恰當的會計期間及時記錄適當的賬戶,使財務會計報告的編制符合有關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的要求。3、保證對資產和記錄的接觸、處理均經過適當的授權。4、保證賬面資產和實存定期核對相符。5、保證財務會計監督的及時性和準確性。三、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控制的要點及框架建立(壹)控制要點: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要達到服務於企業經營目標,要達到對經營活動的控制,必須使財務內控制度對每個環節進行控制,控制好各個要點。實行企業財務部控制要實現以下要點: 1.明確管理職責、縱向與橫向的監督關系;2.職責分工,權利分離,相互制約;3.交易授權,建立恰當的審批手續;4.設計並使用適當的憑證和記錄;5.資產接觸與記錄使用的授權;6.資產和記錄的保管制度;7.獨立稽核,例行的復核與自動的查對;8.制訂和執行拾當的會計方法和程式;9.工作輪換;10.獨立檢查,包括外部和內部審計等。 (二)框架建立:在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指導下,在解決了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建立的前提下,按照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建立的原則、目標、要點的要求,企業應建立本單位的完備的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我認為企業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應包括以下七個方面的基本財務會計控制制度:⑴可靠的憑證制度;⑵完整的簿記制度;⑶嚴格的核對制度;⑷合理的會計政策和會計程式;⑸科學的預算制度;⑹定期的資產盤點制度;⑺適時適用的監督考核制度。具體地講,財務內控制度體系框架可分為以下五個方面:1、基礎管理制度(1)會計核算控制制度: ⑴會計核算的體制;⑵主要會計政策;⑶會計科目名稱和編號;⑷會計科目使用說明;⑸會計報表種類及其格式;⑹會計報表編制說明。(2)財務管理控制制度:⑴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系;⑵貨幣資金管理;⑶往來結算管理;⑷存貨管理;⑸短期、長期投資管理;⑹固定資產管理;⑺在建工程管理;⑻無形資產、遞延資產管理;⑼其他資產管理;⑽銷售收入管理;⑾成本費用管理;⑿盈利及分配管理;⒀財務會計報告與財務評價管理;⒁借款管理;⒂擔保管理;2、綜合性管理控制制度⑴財務處理程式制度(對會計核算基本流程,有關會計事項處理的必需手續以及具體操作規範性作出規定);⑵財務預算管理制度;⑶會計稽核制度;⑷內部牽制制度(根據需要,對會計核算中需強調的內部牽制、制約程式做出集中的規定);⑸財產清查制度;⑹財務分析制度;⑺會計檔案管理辦法;⑻會計電算化管理辦法;⑼對子(分)公司等所屬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辦法。 3、財務收支審批報告控制制渡⑴財務收支審批管理辦法;⑵重大資本性支出審批與授權審批制度;⑶重大費用支出審批與授權審批制度;⑷財務重大事項報告制度。 4、財務機構與人員管理控制制度⑴財務管理分級負責制;⑵會計核算組織形式;⑶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⑷內部會計人員管理辦法(含會計工作崗位輪換管理辦法、會計人員委派管理辦法等);⑸對違反財經紀律及企業財會規章制度事項的處罰規定;⑹會計人員培訓管理辦法。 5 、成本費用控制管理制度 ⑴費用報銷管理辦法;⑵成本核算辦法;⑶成本計劃管理辦法;⑷成本控制管理辦法;⑸成本分析管理辦法;⑹成本費用考核管理辦法。 四、企業財務內部控制體系建立的作用執行良好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是正確處理企業利益相關方關系、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證。公司治理結構分為外部治理結構與內部治理結構。公司外部治理結構受資本市場、融資市場、經理市場等因素的影響,內部治理結構受各利益相關方權利制衡的影響。例如,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債權人、工會等是代表各利益相關方的權力機構,它們之間權力的制衡構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內部財務控制是這些權力制衡的重要手段。 健全有效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有利於中小股東的利益,能夠解決股權高度集中和所有者缺位的問題。有效的內部財務控制可以規範單位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堵塞漏洞、消除隱患,防止並及時發現、糾正錯誤及舞弊行為,保護單位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單位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這樣,眾多的中小投資者可以信賴企業的財務資訊,投資者通過買賣股票,淘汰惡意侵害中小股東利益的公司,實施對公司的間接控制。 健全有效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有利於所有者和經營者權力的制衡。對於企業所有者來說,他們期望獲得真實的財務與會計資訊,並據此客觀評價企業的經營成果、正確估計其財務狀況以進行未來投資決策;他們還希望能夠控制會計政策使其向維護所有者利益方面傾斜,比如貫徹謹慎性原則,足額並加速補償固定資產成本等。而對於經營者來說,則可能因其不會過多地關心企業長遠發展而采取與所有者相反的會計政策,因為在多數情況下他們會更看重短期經營效益給自己帶來的利益,這種短期利益驅動體現在會計上則為張揚或誇大受托經營成果,掩蓋決策失誤和經營損失,侵占或者損害所有者利益,如提前確認收入,不足額提取費用,產生過度的職務消費等。健全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使真實、公允的資訊的產生成為可能。有利於雙方權力制衡。 綜上所述,良好執行的內部財務控制體系有利於企業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能夠有效地解決企業內部管理松弛、管理漏洞等,實現責、權、利的有效結合。必將促進企業有序、科學的管理和良性發展。
如何建立企業財務控制制度建立財務體系內控七原則
1.合法性原則,就是指企業必須以國家的法律法規為準繩,在國家的規章制度範圍內,制定本企業切實可行的財務內控制度。
2.整體性原則,就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必須充分涉及到企業財務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業的長期規劃,又要註重企業的短期目標,還要與企業的其他內控制度相互協調。
3.針對性原則,是指內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針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制定企業切實有效的內控制度,將各個環節和細節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業的財務會計水平。
4.壹貫性原則,就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必須具有連續性和壹致性。
5.適應性原則,指企業財務內控制度應根據企業變化了的情況及財務會計專業的發展及社會發展狀況及時補充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
6.經濟性原則,是指企業的財務內控制度的建立要考慮成本效益原則也就是說企業財務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強,要切實可行。
7.發展性原則,制定企業財務內控制度要充分考慮巨集觀政策和企業的發展,密切洞察競爭者的動向,制定出具有發展性或未來著眼點的規章制度。
如何完善企業財務風險內部控制制度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範是指企業在充分認識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前提下,運用各種手段和措施,對各種財務風險加以預計、防範、控制和處理,以最小的成本確保企業資本運動的連續性、穩定性和效益性,以實現企業既定財務管理目標的壹種理財活動。中國集團化管理研究認為完善財務風險控制應從3個方面進行:第壹,要對風險損失潛在性的大小進行估算,並考慮企業所能承受的風險損失;第二,要對損失發生的機會多加考慮;第三,選擇合理的風險管理方法,用最小的成本獲取最大的風險管理收益。
如何完善企業財務內控體制的意義壹、企業財務內控體制障礙
1.財務管理基礎薄弱,財務管理功能缺乏
目前,企業的財務管理基礎仍比較薄弱,財務基礎管理水平與管理層對財務資料的要求有壹定的差距。如財務基礎資料的內控標準、審計機制、財務戰略管理、職位分離原則實施等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由於不少企業在實際管理過程中,認為財務對業務的監管和控制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財務工作僅流於形式,使財務內控沒有達到管理層的期望值。另外,許多有效的財務管理與內控工具未能獲得財務管理人員的有效運用,如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標
準、關鍵業績指標、財務預警機制等;企業財務人員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消耗在對財務資料收集整理、核算和編制財務報告等方面,在財務資料分類、預算控制、業績管理、成本削減和戰略管理等方面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2.缺乏優秀的管理文化
企業管理者素質不高,不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工作。許多企業忽視企業文化建設,或者僅僅流於形式,沒能將企業文化的內涵真正貫穿到企業管理的全過程,企業文化的強大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企業管理者素質較低,有的雖然具備較高的專業知識水平,但道德水準較低。有的企業長期存在嚴重的裙帶關系,人情味、裙帶關系太重,直接影響了企業內部控制環境的優化。
3.風險評估意識比較淡薄,企業內審工作薄弱
全球化、網路資訊化給企業帶來發展機遇與風險挑戰,不少企業還沒有真正建立起有效的風險評估機制,缺乏風險防範意識,使企業經營風險增大。許多企業的內審監督職能不強,不重視預算控制,超預算投資現象時常發生,構成了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薄弱環節,導致企業內審監督失效或內部稽核流於形式。
二、完善企業財務內控制度建議
1.強化財務管理基礎工作
完善企業組織機構是做好企業內部控制的組織保障。要按現代企業的要求,建立扁平式的企業組織機構,使機構更加精簡,職責更加分明,徹底消除內部人控制現象,形成良好的競爭與激勵機制。
要在完善各種企業內部會計管理制度下,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機制,使企業會計相關責任人職責和許可權更加明確。在此基礎上,充分運用企業先進的財務管理與內控工具,切實加強財務管理基礎工作,不斷完善內控資訊披露制度,確保會計資訊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不斷提高會計資訊的透明度,使公司治理與會計控制之間形成良性互動,滿足企業和投資者對內控資訊披露的需求。落實有效的企業內控評價,使企業管理者及時掌握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促進企業財務內控績效的提高;通過綜合評估,及時找出內部控制體系的不足,采取相應的考核、獎勵與懲罰措施,使企業各級經營管理人員的責任增強,企業財務內控環境得到全面優化。
2.構建優秀的管理文化
優秀的企業文化其同化感將使企業員工更自覺地遵守企業的核心價值觀念與行為準則,對企業財務內控也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應全力營造壹種“控制文化”,通過優秀文化導向、凝聚等功能,使企業董事會和高階管理層在道德和完整性上形成較高的標準,在優秀文化的氛圍中,企業員工思想和目標更加統壹。員工的潛力能充分發揮作用,願意為企業的發展貢獻其智慧和創造力,通過文化感化員工,提高凝聚力、向心力和歸屬感,最終形成對公司的忠誠。企業文化和內部控制環境的有效融合,將有效提高企業財務內控的控制力。
3.提高風險評估意識,加強企業內審工作
要充分認識企業財務內控與風險管理的關系,按照國際規範的內控原則和系統框架,建立適合的企業財務內控組織結構,明確各級人員的責任,對內外部風險做足研判。建立企業有效的內審制度,提高化解企業財務風險的能力,尤其是主要風險,監督部門應檢查高階領導層的內控態度、內部審計部門的有關工作和外部審計的檢查結果等等,采取有效措施處理不合規行為。內部審計部門要把工作的重心轉到對經營管理的內控系統進行有效的和全面的審計監督上,工作中註意保持獨立性,及時建議和敦促經營管理部門糾正控制的缺陷。
新巴塞爾協議對我國企業財務內控提出了新的要求,為適應財務內控新變化,本文分析了企業財務內控體制障礙,提出強化財務管理基礎工作、構建優秀的管理文化和提高風險評估意識,加強企業內審工作的完善企業財務內控制度建議,使企業能夠健康持續地發展。
企業如何建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企業如何建立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內部控制組織:內部組織是企業的基本保障,設定專職的內控部門是企業界關註的焦點,通常的設定方式包括三種:方式壹:單獨設定內控部門。方式二:由內部審計部門牽頭負責內控工作。方式三:在內部控制建設集中期設立內部控制建設辦公室。
內部環境的診斷與完善:內部環境是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與執行的載體,企業在建設內部控制機制時,首先要診斷與完善內部環境。壹方面,內部環境的完善可以為控制活動的設計與執行奠定基礎,另壹方面,內部環境的診斷可以加強控制活動與內部環境的匹配性,有利於控制活動的順暢執行。
動態的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內部控制體系化建設的重要表現,是後續內控措施設計的重要依據。
控制活動的設計:控制活動是內控體系實施的核心要素,企業在規範控制活動的過程中,應當形成內部控制政策與程式手冊。
資訊與溝通貫穿始終:資訊與溝通是指在內控建設中,保證在恰當的時機讓恰當的崗位獲取適當的資訊。
內部監督手段:內部監督置於五要素之末,是內控管理閉環的體現。
此外,績效考核強調將內部控制建設與執行的有效性納入企業的績效考核,以促進內控體系的實施。
企業財務控制和內部控制什麽關系內部控制包括財務控制
如何建立完善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從三方面去考察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就是人是不是用好了,財(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是不是管好了,物(流動資產與固定資產)是不是用好管好了,對壹個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只有圍繞這三方面去想去完善,壹定能成功。
如何建立企業財務內控體系壹、內控建設必須是自上而下貫徹,從公司高管到基層的每壹位員工。“可以尋求外部機構的專業幫助,同時也需要所有員工的配合推動。”
二、企業內部要有持續的培訓和宣傳,讓內控部門員工建立服務意識、各職能部門員工了解內控重要性。
三、借助系統類工具,比如審計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