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詳細介紹:
劉伯承,原名趙明,1911年2月4日出生於四川開縣趙家場。
宣彤三年(1911),加入響應辛亥革命的學生劉伯承軍隊。
1912考入重慶軍政府總校。
第二年,他在四川加入了袁世凱軍隊。
1914加入孫中山領導的中國革命黨,在保國護法戰爭中,任連長、團長。
1965438+2006年3月,他率領四川護國軍攻占豐都時,頭部中彈,右眼殘廢。
1923討伐吳期間,任東路賊寇軍第壹路前敵總指揮,屢戰屢勝,被譽為蜀中名將。1926年5月加入中國* * *產黨。
1926、12年,與楊闇公、朱德等人在湖洲、順慶(今四川南充)發動起義,任總司令,率部抗擊四川軍閥,策應北伐。
1927年受中共中央指示,調往南昌。與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領導南昌起義,任中共前敵委員會參謀長。失敗後,他被從香港調到上海。
1928留學蘇聯。
1930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19年2月回國,協助周恩來處理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1932 1進入中央蘇區,任中國工農紅軍學校校長兼政委。
1932 10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協助朱德、周恩來指揮第四次反“圍剿”。第五次反“圍剿”中,從* * *生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被撤職,調任第五軍參謀長。
1934年底,改任參謀長兼中央縱隊司令員,指揮先遣部隊強渡烏江,智取遵義。
1935、1年6月,他出席遵義會議,支持毛澤東的主張。會後,協助毛澤東、周恩來指揮中央紅軍四渡赤水。
5月4日,1935,指揮幹部團占領宛平渡,確保北渡金沙江全軍安全。隨後他擔任先遣隊的指揮官,政治委員聶榮臻為全軍帶路。
進入大涼山時,他堅決執行中國* * *產黨的民族政策,與彜族部落首領小結盟,使全軍順利通過彜族地區,在當地留下了民族團結的佳話。壹、四方面軍會師後,作為參謀長與朱德壹起在紅軍總部左路軍。他和朱德堅決擁護中央北上抗日的方針,同張、的分裂活動進行了鬥爭。
抗日戰爭爆發後,任八路軍129師師長,組織部隊在陽明堡進行夜襲,在山西七鬥村進行伏擊戰鬥。
1938後,與政委、副司令員許等指揮員在長勝口、神頭嶺、向塘鋪等地戰鬥,沈重打擊了日軍。
隨後取得了晉東南反九路圍攻和冀南反十壹路掃蕩的勝利,建立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1940年,組織部隊參加百團大戰,攻打鄭太平漢資興晉城、大同周浦鐵路交通線。
1943九月去了延安。
1945年6月當選為第七屆中共中央委員。
1945年8月20日任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
1945年9月至11年9月,他和政委鄧小平指揮上黨戰役和邯戰役,粉碎了國民黨軍隊控制晉東南、打通平邯路的企圖。
1946年6月,與鄧小平政委主力壹起,在十個月內組織了隴海、定陶、巨(野)金(鄉)魚(臺)、豫北等九次戰役,殲敵12萬余人,挫敗了國民黨軍的全方位進攻。
1947年6月,他和鄧小平率12萬大軍突破黃河,指揮魯西南戰役,然後躍進千裏進入大別山,重建大別山根據地。
1947 10蔣介石派白崇禧指揮33個旅圍攻大別山。65438年2月,劉鄧決定與鄧小平等先頭部隊繼續在大別山進行內部鬥爭,劉伯承率部渡淮河動員敵人。與進軍豫皖蘇的陳(義)蘇(豫)野戰軍和進軍豫西的陳(庚)謝(富治)團配合作戰。經過十個月的艱苦戰鬥,擴大了中原解放區,迫使國民黨軍隊進壹步被動。
1948年5月,任中原軍區司令員。
1948 165438+10月,與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組成總前委,指揮淮海戰役華東、中原野戰軍。
1948 65438+2月15、鄧小平、陳毅指揮中原解放軍在蘇仙縣以南雙堆集地區殲滅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
1949年2月,中原野戰軍改稱第二野戰軍,劉伯承任軍長。
1949年4月,與總前委其他領導壹起指揮渡江戰役,直接指揮第二野戰軍解放皖南、浙西、贛東北、閩北廣大地區。
同年冬,指揮第二野戰軍、第四野戰軍主力,在第壹野戰軍配合下向西南進軍,實行長途迂回包圍政策,解放了川、滇、黔、西康四省。
1949 65438+2月,任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
1950年冬,領導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任校長兼政委。
65438年至0954年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軍委訓練總監部部長。
1955年被授予* * *中國元帥軍銜。
1957年9月任高等軍事學院院長、政委。
1958被錯誤地批判為教條主義。
1959後,負責中央軍委戰略研究工作。他是中國共產黨第八屆至第十壹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1966 1擔任副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他也是第二至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1982年,因年事已高,辭去黨政軍領導職務。
1986 10於10月7日在北京去世。
二、人物評價:
劉伯承的壹生經歷了中國革命戰爭的全過程。準確判斷敵情,精心籌劃戰鬥,善於出奇制勝,以精於算計,足智多謀而著稱。朱德元帥曾稱贊劉伯承“仁、信、智、勇、嚴的軍事素質和古代名將的風範,使他成為國家不可多得的大將”。
陳毅元帥留下了著名的壹句話,“論新孫吳,守古而範漢”。鄧小平同誌在悼念伯承的文章中寫道:“伯承同誌是我黨我軍偉大的知識分子和戰略家。劉伯承的軍事指揮藝術和軍事理論造詣,國內外少有。”"伯承對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榮譽和貢獻面前,我在臨終前謙虛地說:“如果說我這輩子還有壹點成績,那是黨和毛主席的領導給我的。沒有黨,什麽事都辦不成。因此,我願意在黨的領導下做毛主席的學生,為中國人民盡我最大的努力。如果妳死了,在墓碑上刻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大字,將是妳最大的光榮。”主要著作收入《劉伯承軍事文選》。翻譯的著作有《蘇聯步兵戰鬥條例》和蘇聯的《契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