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報人在教育教學改革,教學科研創新,教學科研思路等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壹、教師為什麽要做課題研究?1、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時代發展很快,教育改革的步伐也很快。在信息化的社會裏,要立足就必須有不斷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能力;要適應素質教育對我們老師提出的新要求:教育、教學工作的模式由“經驗型”轉向“科研型”。實踐表明:壹線教師在教育教學上能積極參與教科研的實踐,自覺學習理論,更新教育觀念,以科研帶教研,以教研促教改,對提高教師自身的素質大有裨益。許多名師成了搞教育科研的最大受益者(如桃花江小學就因此出了九位特級教師,益陽市壹中更是由教科室主任帶領12人團隊參加這次培訓),完全可以說:“教師參加教育科學研究,是提高自身素質的重要途徑。”2、解決實際問題的需要。做課題研究主要是為了解決在教育、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及遇到的困惑。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學實踐的問題,有學生行為習慣、道德表現的問題,有學校教育的問題,還有學校管理模式的問題。但要註意,壹線教師脫離教學實踐做研究,做那些大而空的課題,徒勞無益。3、有助於養成嚴謹的工作作風。課題研究的嚴密性,也促使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系統化。4、有助於形成科研教學意識。我們都知道,做課題時少不了要查閱大量的資料。當妳閱讀了大量的有關教育、教學的書籍後,就有利於形成自己的教學理念。教科研實踐活動不但轉變了教師的教育觀念,重要的是使我們養成壹種用新的教育理念去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的習慣;自覺地去改進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反思。綜上所述,教育科研是當代教師工作的基本方式之壹,是當代教師進行學習的方式之壹。課題驅動、行動研究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提高的基本方法,教師職業化要求我們必須研究教育,必須由“教書匠”向科研型教師轉變。二、課題研究的壹般途徑(壹)課題研究的過程與階段劃分課題研究壹般是按照以下流程來實施的:選題——學習與查閱資料——課題申報與課題評審立項——開題論證——開展研究——中期評估檢查——完成研究報告,申請結題——評獎推廣(二)關於選題1、選題的基本原則:壹是前瞻性原則,對象要新,視角要新;二是科學性原則;三是可行性原則,選題要與客觀實踐相符,可實現;四是價值性原則,要能夠運用於教學實踐,有指導教學實踐的意義;五是明確性原則,選題能夠準確反應各研究要素的內涵和外延。2、選題註意事項:壹是從實際出發,在研究中實踐,在實踐中研究;二是不要貪大求全;三是註重平時積累,從小處著手,要有問題意識,做教育教學的有心人,在平時教學中發現問題,總結教學經驗;四是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3、選課題從哪些方面入手⑴從有關部門發布的課題指南中得到課題每個地方都有教育科學研究管理機構或教育科研規劃領導小組(比如湖南的是“湖南教育科學規劃網”,安化縣教育局的“微型課題研究”),這些機構或部門在壹定的時間範圍裏都會定期或不定期地發布壹些教育科研課題指南。對這些《指南》中的課題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進壹步具體化,提出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問題來。當然,這些問題是否有研究的價值,還得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論證。⑵從教學實際所急需解決的問題中提出課題在妳的工作中哪些問題是急需解決的?是學校的教學常規管理問題,是學校課堂教學質量不盡人意,還是學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像這樣壹些問題中往往就有妳要找的課題。例如,有些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很有成效,特別是對壹些“搗蛋”的學生的教育管理很有壹套,於是有教師就提出:“運用非常規性方法進行班級進行管理的研究”的課題。⑶從平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課題對於壹般的人來說,天天完成的教學工作和所看到的現象好像沒有任何特別的感覺,對這些工作和現象似乎都已成為了壹種習慣,甚至也不願意多考慮它壹下,因為它太平常、太普通了。然而,壹個具有敏銳思維的人往往可以看出其中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正是值得我們研究的、有價值的課題。比如,有些教師通過大量的聽課發現,教師在課堂上所講的很多話學生並沒有註意聽,也沒有認真地去聽,而在老師看來這些話又是對學生的學習有影響的,於是就提出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傾聽能力的研究”的課題。⑷從其他領域的先進經驗和方法中移植和借鑒而提出課題人們常說: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不同學科、不同領域的先進經驗、方法應用在不同學科和不同領域將會產生什麽樣的效果和作用呢?這恐怕也是壹個很具有吸引力的問題。例如,能不能采用寫作文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英語教學中特別註重情境教學和對話,這是為了加深學生對語法和詞匯的理解和應用,如果將它應用到語文教學中來又將會有壹個什麽樣的結果呢?像這樣的問題很多,只要妳放開思路,大膽地設想,就不愁找不到妳所關心的、有價值的問題,只要妳能提出問題,課題也就會很容易得到了。(三)關於方案設計壹個詳盡的課題方案,是課題研究成功的保障。曾不止壹次地聽搞科研的專家說:課題方案制定好了,課題也就做好了壹半。設計方案的基本框架:(1)課題名稱(2)問題的提出(3)研究的依據和研究假設(4)研究的內容(5)研究的方法(6)研究對象(7)研究步驟(8)研究保障(9)成果預測(10)課題組的組成及分工(11)經費預算(12)資料附錄(四)課題研究的方法任何科學研究除了要應用哲學方法和壹般科學方法之外,都還要有具體的研究方法、技術手段。這裏介紹幾種課題研究的方法。調查法即通過問卷、訪談等方式,搜集研究對象的現實狀況的有關材料,以此發現問題,探索規律的方法。基本步驟為:選擇課題→確定調查對象→選擇調查方法→制定調查方案→開展調查→分析調查資料→撰寫調查報告。文獻法文獻研究法就是對文獻進行查閱、分析、整理,從而找出事物本質屬性的壹種研究方法。文獻包括圖書雜誌、電子資源、檔案文件、會議資料等。基本步驟為:確立課題→搜集文獻→閱讀文獻、做好摘記→分析文獻→得出結論、提煉觀點。實驗法借鑒自然科學的實驗方法,在教育實踐中采取的“假設—求證”活動。基本步驟為:提出研究假設→選擇實驗對象→進行前測→開始實驗→進行後測→對檢測結果統計分析→撰寫實驗報告。案例法以具體的事例、題例、課例為研究對象,在了解、認識、分析的基礎上,尋找出壹些更為積極的教育方法的過程。基本步驟為:確立案例(比如教學設計)→呈現案例發生的過程(比如教學實錄)→分析和診斷案例(比如教學反思)→歸納結論、得出啟示。行動研究法行動研究是由社會情境(教育情境)的參與者,為提高對所從事的社會(教育)實踐的理性認識,為加強對實踐活動及其所依賴的背景的理解而進行的反思研究。步驟:計劃→行動→觀察→反思。行動研究可以理解為,從實際工作需要中尋找課題,在實際工作過程中進行研究,由實際工作者或與研究者***同參與,使研究成果為實際工作者理解、掌握和應用,達到解決實際問題,改變社會行為的目的。做到“沒有無行動的研究,也沒有無研究的行動”。敘事研究法所謂敘事研究就是抓住人類經驗的故事性特征進行研究,並用故事的形式呈現研究結果的壹種研究方式。其基本步驟為: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對象→進行觀察訪談(記述事件)→整理分析資料→撰寫研究報告(教學反思)。敘事研究可以使教師看到平時司空見慣的事情的意義,通過對自己遇到了什麽問題、怎樣對待這個問題和怎樣解決這個問題的敘述,達到反思自己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重建自己的教育生活的目的。必須註意,在教育科研中,僅用單壹的方法進行研究難以得出科學研究結果,每壹種方法都有其優點與局限性。采用單壹的方法,往往只能獲取部分信息,而遺漏許多其它有用信息,難以做出全面準確的結論。因此提倡使用綜合的方法,或幾種方法並用,或以壹種方法為主,其它方法為輔進行研究。例如進行某項調查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以得到大量數據,但也要輔之以訪談調查,以使結論更加可靠,材料更加豐富。(五)課題研究的成果呈現形式課題研究的成果分為報告類和行動實踐類。報告類主要包括:1、結題報告:結題報告是壹種專門用於科研課題結題驗收的實用性報告類文體。它是研究者在課題研究結束後對科研課題研究過程和研究成果進行客觀、全面、實事求是的描述,是課題研究所有材料中最主要的材料,也是科研課題結題驗收的主要依據。2、哲理型論文:用深刻的哲理和嚴密的邏輯論證來說明問題,壹般應用於理論性研究成果。要求論點明確,論據確鑿,論述嚴密,清楚展示理論觀點和體系的形成過程。也稱學術論文。3、實驗報告:在教育科研活動中,針對某個做法或某個教育問題,運用以實驗為主的研究方法對其進行觀測、分析、綜合、判斷,如實、系統、科學地將其過程和結果記錄下來,寫成文章,就是教育實驗報告。4、經驗總結:對教育經驗活動及經驗認識進行分析、加工、制作、整理,形成較為系統的、合乎邏輯的認識,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論的高度,從而揭示教育實踐的客觀規律。5、調查報告:根據教育實踐的需要和預期的目的,運用觀察、測量、采集、詢問等調研手段對有關教育問題進行研究後寫出的書面報告。研究者可以進入現場考察,也可間接調查。6、教育評論:對教育教學思想、現象和個案進行評論的文章。行動實踐類主要包括:1、研究日誌:記錄的是教師所觀察到的、所感受到的、所解釋的和反思的內容。2、教育敘事:教師在行動研究過程中用敘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簡短的記錄,也指教師在行動研究中采用敘事方法寫作的成型的研究成果。3、教育案例:教師將發生的事例經過壹定的思維加工,以案例的形式表現出來,是重新認識,整理自己思維的過程。4、教學課例:強調對上課事實進行詳細的羅列以及加上簡要的評析或反思。5、教學反思:對教學過程中壹段教學經歷的批判性思考,肯定其中可取的做法並分析原因,找出其中存在的問題並對其成因加以分析。6、音像作品:在研究過程中錄制或攝制的音像材料。三、消除當前教育科研的壹些不良現象1、前緊後松,無影無蹤。壹些課題立項後並沒有開展實質性的研究,形成開題放“響炮”,研究放“空炮”,結題放“啞炮”的局面。2010年安化在市裏立項的課題多達47項,最終只有3項參與結題,數據壹公布,全場嘩然,但這3項中有我們清塘課題組的《走進清塘校本教材的開發和利用》順利結題並在網上公投評為市三等獎。2、人浮於事,兩手空空。課題立項後,課題組成員沒有落實分工。人浮於事,課題組名存實亡,只有壹兩個人做點事,其他人都是空掛名享受成果,到結題的時候手上幾乎沒有有價值的資料。3、註重形式,忽視過程。據了解,很多課題就是匆匆開題,迅速結題,沒有過程,結題報告中的結論是事先都有了的。通常的做法是:做幾節課,寫幾篇文章,到網上找幾篇相關文章東拼西湊,據為己有,甚至把過去做的事情拿來炒炒冷飯,套上新的理念,貼個新標簽,升華壹下,就宣稱解決了重大難題,意義深遠,徒有其名,而無其實,這種課題往往難以結題,即使勉強結了題也沒有多少價值。4、跟風而上,創新不足。課題研究要有創新,創新不是跟風,著作要讀,專家的理論要學,研究的方法要學,但不能總停留在“復述”的層面上,要想法使專家的理念、方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就必須使課題研究的內容貼近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遇到的真實問題,範圍不宜太寬太泛,目標不宜太高太玄。研究的方法最好是以解決具體問題為主的微觀研究,研究過程應該與改進和提升教師自己的教學能力密切相關,策略、方法應該方便教師與自己的教學實踐建立關聯,使而後生成的東西可以成為校本研究的對象和過程,不能讓教師望而卻步。壹旦“校本”的東西實實在在了,這個研究才有了存在的價值。5、閉門造車,缺乏引領。我們看到壹線教師做課題壹般是孤軍奮戰,沒有形成研究團隊。我認為,要使研究具有生命力,就要獲得各個方面的支持。壹個成功的課題研究,離不開專家的支持。課題最終是否成功,最現實的是妳做的課題是否獲獎,要得到專家的認可。因此,做課題還要去找教研員、科研專家等進行溝通,盡可能得到他們的指點,使研究的課題更具有嚴密性、科學性。“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寫壹句空。”範文瀾先生這幅對聯告訴我們,做課題研究首先要有坐十年乃至二十年冷板凳的思想準備,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去克服常人難以想像的困難,要樹立堅定的信心和決心。這正是我們做課題研究應當具備的精神,讓我們以此***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