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退市步伐加快,財務組合指標和審計意見的力量凸顯。據證券時報電子記者統計,有27家公司的退市原因涉及“非標準”審計意見。其中,10 * ST公司,“審計意見類型”成為觸發退市的唯壹指標,堵住了傳統的保殼手段,進壹步促進了資本市場的“優勝劣汰”。
最大壹波退市潮來了。
自4月底2021年報收盤以來,滬深兩市加快了退市步伐,擴大了收到終止上市決定的公司規模。截至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發稿時,交易所已向40家上市公司發出終止上市決定,其中深市24家,滬市16家。總數已超過去年a股退市公司,且主要觸及財務指標和非標準審計意見退市。
其中,廣信退、丹邦退、聖萊退均提交了聽證申請;*ST天壽、ST邦訊、*ST當代、*ST中盈、*ST寶德也披露提交了陳述和申辯材料或聽證申請,但近期均收到了交易所終止上市的決定。
“聽證會後,我們的努力已經完成,沒有通過其他方式解決退市的空間。安全穩健地把股票送到三板,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ST天壽證券事務部人士表示。“現在企業官司還是很多的,風險很大。”
資本市場律師對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從近兩年的案例來看,通常上市公司收到交易所終止上市的決定,基本意味著面臨退市;即使是程序上的申訴也很難通過。綜合來看,退市制度對於a股優勝劣汰是非常必要的。
2020年底退市新規出臺後,上市公司若當年財報觸及退市新規,將於2021年實施*ST。如果2021仍觸及財務退市,取消暫停上市,相關公司將於2022年強制退市。所以今年是退市新規下財務退市指標集中的壹年。
根據Wind的統計,剔除b股公司和新三板公司,今年和去年共有27家a股公司退市;如果考慮到今年已經收到終止上市決定的上市公司,2021退市新規實施以來,預計退市公司數量將達到60家,基本相當於新規實施前十年a股退市公司數量的總和。
從a股過往退市數據來看,2001至2018,每年退市公司約6家,年均退市率為0.36%,合並、換股、私有化退市等原因占比高;2019以來,a股退市速度明顯加快。2019至2021,退市公司數分別為10、16、20家,同比增長率分別為100%、60%、25%,財務指標退市。
與此同時,審計師的話語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上市公司與年審機構的矛盾也浮出了水面。據證券時報記者統計,今年收到終止上市決定的上市公司中,退市中新、退市西水等超過半數公司在其2021年報發布後無法發表意見。
*ST天首在董事會報告中公開“炮轟”審計機構。退市新規出臺後,*ST天壽新成立子公司開展粘合材料業務,但在收入抵扣專項審計意見中,大蓮會計師事務所以難以形成穩定的業務模式為由,抵扣了這部分收入。公司2021年收入最終不足1億元。同時為公司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由此,*ST天首在“凈利潤加營業收入”和“審計意見類型”兩項指標中觸及退市情況。
“收入的確認和非標準意見的確認都是公司的訴求,但沒有得到交易所聽證會的認可。”前述*ST天壽證券部人士表示。
對於上市公司將退市矛頭指向審計機構的行為,資深投行人士王告訴記者:“不規範只是結果,不是原因。不是無緣無故產生的非標準審計報告,而是公司的情況導致非標準的結果。會計師事務所出具導致退市的非標準意見更為謹慎。”
此外,投資者的心態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過去對退市股票的炒作有所收斂。雖然長期退市的公司、暢遊、羅頓的股票近期大幅上漲,部分股東甚至通過股權拍賣的方式進行了增持,但整體統計顯示,今年收到終止上市決定的上市公司中,超過壹半的公司最近壹期股東數量有所減少。
私募人士告訴記者,投資者炒作退市在所難免。另壹方面,目前的退市更多的是從財務和審計的角度出發,法律方面並不充分。退市後需要進壹步落實相關問責機制。
“非標退市”走向常態化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進壹步統計,今年以來滬深交易所發布的“退市令”中,有27項退市原因涉及“非標準”審計意見。其中有10 *ST公司,“審計意見類型”成為觸發其退市的唯壹指標。
著名財稅專家、高級註冊會計師劉誌庚告訴記者,退市新規後,“非標退市”公司數量激增,是退市新規進壹步完善市場化、常態化退市機制,凈化資本市場生態,維護證券市場秩序,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的有效體現。也是會計師事務所強化風險意識,嚴格遵守執業規範的有效體現。應該說,“非標退市”政策是市場化、常態化退市機制中非常重要的壹環。
在單純觸及“非標退市”的10家a股公司中,收集了關於“非標退市”的各類審計意見。其中,2021財報中“無法表示意見”的公司數量最多,包括*ST中盈、獅退、科迪退、丹邦退、*ST當代、*ST巨龍、*ST數碼知識、退市習水。
值得壹提的是,三來推被出具否定意見,2021財報僅被壹家a股公司“否決”;相比之下,新光推是帶保留發行的,將成為a股首家在新規下因“保留”而退市的公司。
審計意見分為五類:標準無保留意見、帶事項段的無保留意見、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和否定意見,反映財務報告可靠性從高到低,後四類均為非標準審計意見,即“非標準意見”。
但根據退市規則,“非標準意見”中的“帶項無保留意見”不觸及退市,“保留意見”是退市指標的分水嶺。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前者只是在無保留意見的基礎上增加了強調項,但並沒有改變無保留意見的性質,而後者屬於非無保留意見。
從“非標退市”規則的演變來看,2012之前,a股財務退市主要涉及財務數據指標,不考慮審計意見類型。
2012將無法表示意見和否定意見的“非標準意見”納入暫停上市指標。暫停上市後第壹年的財務報告被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或者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的,將被強制退市。
2018,首個非標退市a股-* ST烯碳出現,“非標退市”之門真正打開。
*ST烯碳自2014至2016連續三年為負,自2017年7月起暫停上市。2018年4月,因2017財務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ST烯碳被迫退市。
但在以往的退市實踐中,“非標退市”需要連續觀察三個會計年度。在連續兩年虧損或凈資產為負而被警告退市風險後,壹些公司通過各種“財務手法”在下壹財年實現“報表型”盈利。因此,即使年度審計機構因上述情況出具無法表示意見,公司股票也可以避免退市。
直到2020年底,滬深交易所發布修訂後的退市規定,簡化了退市流程,審計意見等財務退市指標的交叉適用,極大地限制了上市公司規避退市的操作時間和操作空間。
修改後的財務退市指標包括:凈利潤加營收、凈資產、審計意見類型等綜合指標。上市公司因上述情形之壹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的下壹年度報告披露後,觸及上述情形之壹的,本所將決定終止該公司股票上市。具體到“非標準退市”,上市公司被給予退市風險警示的,第二年的財務報告將被出具保留意見、否定意見或者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其將被退市。
封堵和突擊外殼保護
“3月份,廣信金融的掌門人還在增持,這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4月28日的變更公告還是在說實際情況和業績預告沒有大的出入。29號晚上就宣布要退市了,我們散戶怎麽講得通?”壹位投資人在新光推互動平臺上留言。
廣信撤退是廣信遠成2016借殼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之壹周曉光曾被稱為“浙江女首富”。
今年3月,新光推海陽財務總監再次增持公司股份,完成了去年9月啟動的增持計劃。到今年3月16,海陽買入31萬股,平均漲幅4.19元/股。
雖然上市公司通過債務豁免等措施,2021年末凈資產轉正,避免了財務指標退市,但新光推仍未能順利“落地”。2021年,新光推實現營業收入654.38+0.756億元,凈利潤706.5438+0億元;期末凈資產為654.38+0.92億元。但中興華會計師事務所為公司2021財務報告出具了“保留意見”,廣信退市。
6月1日,新光推進入退市整理期。在沒有價格限制的第壹個交易日,廣信下跌了87.58%。次日,該股跌停,當前價格為0.35元/股,相比財務總監的持股成本已浮虧90%以上。
關於財務控制人增持壹事,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近日致電新光推,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公司凈資產確實已經轉正,我們也不知道外部審計師會出具保留意見。直到4月28日開會才拿到,至少我個人不知道。”
“目前公司該做的努力都做了,該給的材料都給了。”該人士補充道。
除了廣信退休、雄獅退休、*ST中盈等以債務豁免方式“保殼”的公司,也未能避免退市。
今年年初,夢石退休披露,去年底12債權人免除公司34億元債務。債權人在緊要關頭的慷慨紓困,使獅大大在2021年實現了凈資產扭虧為盈,但公司財務報告未得到審計機構認可,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
其中,債務豁免是獅子被“非標”的壹大原因。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表示,未能就債權人對獅門科技的債務豁免獲得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此前,深交所也曾就豁免協議是否涉及“抽屜交易”、真實性、商業合理性等展開壹系列質疑。
*ST當代花式護殼之路也遭遇了“非標退市”的阻礙。
由於2020年末凈資產為負,*ST當代股份被戴上了星星和帽子。此後,*ST當代多方布局,嘗試了1元拍賣不良影視資產、相關股份捐贈、實控人捐贈資產等多項“自救”操作。其中,2021、1年2月,*ST當代實控人王玲玲的企業向上市公司捐贈資產,將增加公司資本公積321萬元。正是有了這筆捐贈,*ST當代2021年末凈資產轉正。
雖然實際控制人突擊捐贈資產使得公司財務數據指標合規,但*ST當代2021財報仍被出具了“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事實上,基於無法表示意見,審計機構仍認為公司持續經營能力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對於“非標退市”現象,劉誌庚也表示,突擊保殼是壹種短期行為,即相關財務指標雖然看似合規,但不具有持續性和穩定性。
“如果真的屬於突擊彈,那就堅決退出市場,堵住突擊彈的漏洞。而如果屬於非突擊保殼,各項財務指標都是真實的,能否對其財務狀況和經營狀況的改善增加壹個可持續的評價(當然監管部門需要出臺評價標準)來區分是否屬於突擊保殼,建議再給壹個過渡期,比如延長壹年的退市風險警示,這樣既可以挽回上市公司和股東的信心,穩定市場,也可以對未來不規範的突擊保殼行為起到壹定的作用。劉誌庚說。
想實時了解更多財經新聞,請關註我們。